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数据库 >> 正文:硬皮病 中医治疗方法/实验室检查
    

硬皮病

一般描述:  
皮痹是因营卫不和,风寒湿邪或热毒乘虚凝结皮肤,阻滞经络,内舍于脏腑。以局部或全身
皮肤进行性肿硬、萎缩,严重者可累及脏腑为主要表现的痹病类疾病。
症状描述:  
发病原因:  
多因营卫不和,风寒湿邪或热毒乘虚凝结皮肤,阻滞经络,内舍于脏腑,以致肌肤气血运行
不畅而瘀滞,皮肤失却气血濡养,从而出现皮肤肿硬、萎缩,严重者病变累及脏腑,出现咳
喘、心悸、腹胀便秘、少尿等脏器受损的症状。
本病局限性者预后良好,泛发兼喘悸、少尿等症者预后不良。
诊断要点: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多见于青年女性及新生儿。
皮损可为斑状、带状和点滴状(局限性),亦可为先有手、足、面部或躯干部皮损,继之渐
向周围及全身蔓延(系统性)。病始于四肢末端及面部者,多呈对称性发病。其皮损变化均
具有肿胀、硬化、萎缩三个阶段。
★ 肿胀期:皮肤紧张变厚、浮肿,按之不没指,皱纹消失,皮色苍白或淡黄,或为淡红、
紫红色斑疹。
★ 硬化期:皮肤变硬,表面有蜡样光泽,触之韧硬,如按皮革,不能用指捏起,依据受累
皮肤部位不同而有手指发紧变硬,屈伸受限,指尖变细,面部表情固定呈假面具状,张口及
闭眼困难,鼻头变尖,舌活动受限,胸部紧束感等症。
★ 萎缩期:皮肤萎缩变薄,硬化减轻,病损部位溃破糜烂,皮肤红丝隐现。
常有肌肉轻度疼痛、萎缩,可伴有关节肿痛,活动不利,或强直挛缩畸形。
症状内舍脏腑组织者,可有不同表现:
★ 脾系症状:可有吞咽困难、呕吐、胃脘饮胀、灼痛、纳呆、腹胀痛、便秘或腹泻等。
★ 心系病症:可有气急喘促、咳嗽、胸闷、心悸怔忡胸痛、脉结代等。
★ 肾系症状:常有多尿或少尿,尿混浊等。
★ 脑神病症:可有震颤抽搐失眠头痛及性格改变等。
★ 少数患者可表现为指趾遇冷即变白变紫,伴麻木疼痛,十数分钟可自行恢复正常(即合
病血痹)。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可有类风湿因子阳性,抗核抗体阳性,血沉加快,血清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
加。皮肤感觉时值测定延长。前臂伸侧皮肤活检可见本病特征性的胶原纤维束肿或纤维化,
血管壁组织活检亦与其相似。X线检查示软组织广泛钙盐沉积阴影。
疾病辨析:  
肌[肉]痹:眼睑周围有水肿性深红色至紫红色丘疹斑块,并伴有明显的肌肉乏力、疼痛和
触痛。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及尿肌酸量明显增高,无泛发性皮肤浮肿、硬化、萎
缩。
血痹:以肢端遇冷即变白、冷麻疼痛为主症,无皮肤浮肿、硬化、萎缩。可以合病。
蝶疮流注:红斑在两颧和鼻梁间形成蝶翼形,日光或紫外线照射敏感,有明显发热及关节与
肌肉疼痛,多脏器损害程度较重,皮肤可捏起,疮细胞阳性。
治疗方法:  
热毒蕴结肌肤证
证候:皮肤发硬,关节疼痛红肿,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
主方:五味消毒饮
用法:
加减:可加黄连丹皮赤芍等;发热明显,加石膏栀子知母
寒湿阻络证
证候:皮肤发硬,形寒肢冷,遇寒尤甚,关节疼痛,面色淡白,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散寒祛湿。
主方:当归四逆汤
用法:
加减:可加黄芪鸡血藤等。
痰湿阻络证
证候:皮肤肿胀,韧硬而不能捏起,身体困重,胸闷,苔白腻,脉滑。
治法:燥湿化痰。
主方:平陈汤
用法:
加减:可加桂枝白芥子等。
瘀血阻络证
证候:皮肤硬化,麻木不仁,关节酸痛,肤色紫暗,面色晦暗,口唇色紫,月经不调,情志
抑郁或躁急,便溏,舌紫或有斑点,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
主方:四物汤
用法:
加减:可加丹参水蛭等。
痰瘀互结证
证候:皮肤硬化,麻木不仁,肢端青紫,面色晦暗,口唇色紫,胸闷恶心,舌紫或有斑点,
苔白腻,脉涩或滑。
治法:祛痰化瘀通络。
主方:桃红饮
用法:
加减:可加蜈蚣蕲蛇等。
肾阳亏虚证
证候:皮肤硬化,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腰酸耳鸣,女子月经不调,男子遗精阳痿,舌淡胖
,脉沉细。
治法:温站肾阳。
主方:右归丸
用法:
加减:可加巴戟天、锁阳仙茅淫羊藿
气血两虚证
证候:皮肤硬化,麻木不仁,少气懒言,头晕眼花,面唇指甲淡白,舌质淡,苔薄白,脉弱
治法:补益气血通络。
主方:人参养营汤
用法:
加减:可加阿胶鸡血藤何首乌
其他疗法:  
增加营养,注意保暖,避免过度劳累,避免外伤。妇女应防止怀孕。
针炙疗法:
★ 七星针疗法:局部敲打。
★ 耳我疗法:可取肺、内分泌、肾上腺、肝、脾穴,留针20-30分钟或埋针。
★ 艾条炙疗法:可取足三里、合谷、胃俞、脾俞、肾俞、命门等,每日1次。
按摩疗法:于患处皮肤进行推拿,每日2次。
用红灵虎骨酒搽揉患部,每次10分钟,每日2次。
单方验方:发病初选用透骨草、石菖蒲川乌艾叶红花伸筋草、桂枝等各20g,煎
水趁热先熏后洗,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
西药可选用血管扩张药如胍乙啶,结缔组织形成抑制剂如青霉素秋水仙碱,肾上腺皮质激
素和免疫抑制剂等。
评   介: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
好转:症状、体征减轻,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未愈: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无改善。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评论加载中...
    网 名: (必填项)
    评论内容:
    经论书籍: 《经络全书》 《四圣心源》 《内经评文》 《灵枢悬解》 《素问悬解》 更多>>
    伤寒金匮: 《伤寒说意》 《伤寒心法要诀》 《伤寒悬解》 《伤寒寻源》 《伤寒医诀串解》 更多>>
    诊治书籍: 《脉诀刊误》 《脉诀乳海》 《脉理求真》 《脉确》 《脉象统类》 更多>>
    本草书籍: 《本草崇原》 《本草从新》 《本草撮要》 《本草分经》 《本草纲目》 更多>>
    方言书籍: 《洪氏集验方》 《华佗神方》 《回生集》 《本草分经》 《急救便方》 更多>>
    内科书籍: 《中国医籍考》 《中风论》 《重订灵兰要览》 《重订广温热论》 《止园医话》 更多>>
    妇科书籍: 《产宝》 《产鉴》 《妇科秘方》 《妇科秘书》 《妇科问答》 更多>>
    儿科书籍: 《保婴撮要》 《保幼新编》 《慈幼便览》 《慈幼新书》 《达生编》 更多>>
    外科书籍: 《金疮秘传禁方》 《救伤秘旨》 《立斋外科发挥》 《伤科补要》 《伤科大成》 更多>>
    五官书籍: 《白喉全生集》 《白喉条辨》 《包氏喉证家宝》 《喉科秘诀》 《喉科指掌》 更多>>
    针灸书籍: 《针经指南》 《针灸大全》 《针灸甲乙经》 《针灸聚英》 《针灸神书》 更多>>
    医论书籍: 《思考中医》 《四圣悬枢》 《塘医话》 《推求师意》 《外经微言》 更多>>
    医案书籍: 《马培之医案》 《奇症汇》 《三家医案合刻》 《邵兰荪医案》 《孙文垣医案》 更多>>
    综合书籍: 《急救广生集》 《景岳全书》 《明医杂着》 《明医指掌》 《儒门事亲》 更多>>
    养生书籍: 《食疗方》 《寿世传真》 《寿世青编》 《心医集》 《服食导饵》 更多>>
    其它书籍: 《本草问答》 《疯门全书》 《厘正按摩要术》 《医暇卮言》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1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