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描述:
|
恶性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网状系统的一种恶性实体瘤,与免疫系统功能密切相关。恶性淋巴 |
瘤分为何杰金病和非何杰金淋巴瘤两大类。与病毒感染、理化因素、免疫缺陷及遗传因素有 | |
关。何杰金病与遗传的关系比非何杰金淋巴瘤更为密切。 | |
症状描述:
|
淋巴结肿大为本病的特征,多好发于颈部,其次为腋下,腹股沟,肿块坚硬而有弹性,无疼 |
痛,深部淋巴结肿大可引起局部浸润及压迫症状。病变如在扁桃体、鼻咽部可有吞咽困难、 | |
鼻塞、鼻衄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如在胃肠道可见腹部包块、腹痛、腹泻、腹水等;如在肝、 | |
脾,可见肝、脾肿大,肝区疼痛及黄疸等;如在呼吸道可发生咳嗽、咯血、胸闷、胸水等; | |
如在骨骼可以在局部骨痛、压痛、病理性骨折;如在神经系统可见头痛、颅压增高、截瘫、 | |
癫痫样发作;如在皮肤可有肿块、结节、斑丘疹、皮肤瘙痒及带状疱疹等。全身症状如发热 | |
、畏寒、乏力、盗汗、消瘦、皮肤瘙痒、食欲减退等,晚期贫血及恶病质。 | |
体症描述:
|
检查浅表淋巴结,检查咽淋巴环,肝脾有无肿大,有无腹块,有无胸、腹水。 |
发病原因:
|
EB病毒可引起人类B淋巴细胞恶变。可能还与免疫功能损害或缺陷、电离辐射、基因突变 |
、细菌感染、遗传因素等有关。 | |
诊断要点:
|
发病慢,临床以进行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症状。 |
除有局部压迫、浸润邻近脏器所产生的各种症状外,也可有全身症状,如体重减轻、发热、 | |
盗汗、贫血及皮肤瘙痒等。 | |
按淋巴结受累的范围分期,目前仍采用Ann Arbor (Cancer Res 1 | |
971;31:1860)分期方案:★ Ⅰ期:病变涉及一个淋巴结区,或一个淋巴结以 | |
外的器官或部位。★ Ⅱ期:病变涉及膈肌一侧的两个或更多的淋巴结区或一个以上淋巴结 | |
区伴发一个结外器官或组织的局部侵犯。★ Ⅲ期:病变涉及膈肌两侧的淋巴结区或伴发结 | |
外器官或组织局部侵犯,或脾脏的侵犯,或两者都受侵犯。★ Ⅳ期:在淋巴结、脾脏、咽 | |
淋巴环之外,一个或多个结外器官或组织的广泛侵犯,如骨髓、肺实质、胸膜、肝脏、骨骼 | |
、皮肤等。 | |
各期还按无或有下列全身症状而分为A或B:★ 体重减轻:在就诊前6个月内无其他原因 | |
体重减轻10%以上。★ 发热:经常发热在38℃以上。★ 盗汗:夜间或入睡时出汗。 | |
血液学检查,NHL易并发淋巴肉瘤细胞白血病,血片中可找到淋巴肉瘤细胞,在HD骨髓 | |
涂片上可能找到R-S(Reed-Sternberg)细胞。 | |
有条件者可进行淋巴管造影,肝、脾及骨骼核扫描,胸腔及腹腔CT,以检查深部肿瘤。免 | |
疫学检查有助于进一步分类。 | |
淋巴结病理组织学检查为淋巴瘤的确诊依据。HD的组织学检查必须发现R-S细胞,其典 | |
型形态为巨大双核或多核细胞,直径25-30μg,核仁巨大而明显。HNL以淋巴结正 | |
常结构消失,为肿瘤细胞所代替,恶性增生的淋巴细胞形态的异形性及淋巴结包膜的侵犯为 | |
特征。 | |
实验室检查:
|
血、尿、粪三大常规,血沉、骨髓穿刺,血清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肝肾功能等。其中 |
,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常提示骨髓侵犯。乳酸脱氢酶升高与病情有关。 | |
病理切片活检,针吸活检查恶性淋巴瘤细胞。 | |
X线检查胸部正侧位片。 | |
CT检查。 | |
双侧下肢淋巴造影。 | |
超声波检查。 | |
MRI和^6^7Ga扫描。 | |
内腔镜检查:对食道、胃肠、肺门及膀胱等原发或浸润性淋巴瘤病人诊断有重要意义。晚期 | |
可因骨髓受累发生骨髓病性贫血。 | |
疾病辨析:
|
慢性淋巴结炎。 |
淋巴结结核。 | |
淋巴结转移瘤。 | |
巨大淋巴结增生。 | |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 | |
急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 |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 |
波浪热。 | |
回归热。 | |
败血症。 | |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 |
风湿热。 | |
红斑狼疮。 | |
治疗方法:
|
痰湿凝滞 |
证候:颈项耳下或腋下鼠蹊有多个肿核,不痛不痒,皮色如常,坚硬如石,推之不移,不伴 | |
发热,形寒肢冷,面色少华,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 |
治法:滋补脾肾,活血化瘀,化痰消积。 | |
主方:金匮肾气丸合膈下逐瘀汤加减。 | |
用法: | |
加减:出血明显者,去肉桂、附子、桃仁、红花、川芎,加仙鹤草30g,茜草20g;腹 | |
胀者加砂仁、6g,枳壳12g;便溏者去桃仁,加薏苡仁20g,莲子肉12g。 | |
气郁痰结 | |
证候:颈项腋下鼠蹊有多个肿核,不痛不痒,皮色不变,按之结实,畏寒,发热,口苦咽干 | |
,头晕耳鸣,纳呆,心烦善怒,便干尿黄,舌质红,苔微黄,脉弦数。 | |
治法:舒肝解郁,化痰散结。 | |
主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 |
用法: | |
加减:若便干可加大黄3g;面赤喜怒加栀子10g。 | |
肝火犯肺 | |
证候:胸胁疼痛,咳嗽气逆,胸闷气短,烦躁易怒,心悸喘息,口苦咽干头晕乏力,舌质红 | |
,苔薄白或微黄,脉弦数。 | |
治法:清肝泻肺,解郁散结。 | |
主方:黛蛤散合泻白散加减。 | |
用法: | |
加减:若胸闷可加瓜蒌10g;若气逆咳嗽加旋覆花10g。 | |
血瘀症积 | |
证候:消瘦腹胀,颈部腋下有肿块或胸腹内有包块,腹痛纳呆,有时咳嗽气逆,有时恶心呕 | |
吐,胸闷,午后潮热,便干或黑便,舌质暗或有瘀斑,脉沉弦或弦涩。 | |
治法: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 |
主方:鳖甲煎丸加减。 | |
用法: | |
加减:腹痛明显者可加白芍、10g,甘草10g;伴呕吐者可加半夏12g,竹茹12g | |
;出血明显者可加仙鹤草15g,三七3g。 | |
肝肾阴虚 | |
证候:头晕目眩,胁痛耳鸣,颈项肿核累累,坚硬如石,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腰膝酸软, | |
遗精或月经不调,舌红,苔少,脉细数。 | |
治法:滋补肝肾,软坚散结。 | |
主方:杞菊地黄汤加减。 | |
用法: | |
加减:若阴虚火旺,手足心热可加知母10g、黄柏10g;盗汗甚者加牡蛎15g,浮小 | |
麦30g。 | |
气血两虚 | |
证候: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苍白,气短乏力,颈项腋下肿核累累,坚硬如石,推之不 | |
移,或腹内肿块,食欲不振,唇色淡白,怕冷,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 |
治法:益气养血。 | |
主方:八珍汤加减。 | |
用法: | |
加减:若贫血明显可加阿胶10g;纳差可加焦三仙30g。 |
经论书籍: | 《经络全书》 | 《四圣心源》 | 《内经评文》 | 《灵枢悬解》 | 《素问悬解》 | 更多>> |
伤寒金匮: | 《伤寒说意》 | 《伤寒心法要诀》 | 《伤寒悬解》 | 《伤寒寻源》 | 《伤寒医诀串解》 | 更多>> |
诊治书籍: | 《脉诀刊误》 | 《脉诀乳海》 | 《脉理求真》 | 《脉确》 | 《脉象统类》 | 更多>> |
本草书籍: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纲目》 | 更多>> |
方言书籍: | 《洪氏集验方》 | 《华佗神方》 | 《回生集》 | 《本草分经》 | 《急救便方》 | 更多>> |
内科书籍: | 《中国医籍考》 | 《中风论》 | 《重订灵兰要览》 | 《重订广温热论》 | 《止园医话》 | 更多>> |
妇科书籍: | 《产宝》 | 《产鉴》 | 《妇科秘方》 | 《妇科秘书》 | 《妇科问答》 | 更多>> |
儿科书籍: | 《保婴撮要》 | 《保幼新编》 | 《慈幼便览》 | 《慈幼新书》 | 《达生编》 | 更多>> |
外科书籍: | 《金疮秘传禁方》 | 《救伤秘旨》 | 《立斋外科发挥》 | 《伤科补要》 | 《伤科大成》 | 更多>> |
五官书籍: | 《白喉全生集》 | 《白喉条辨》 | 《包氏喉证家宝》 | 《喉科秘诀》 | 《喉科指掌》 | 更多>> |
针灸书籍: | 《针经指南》 | 《针灸大全》 | 《针灸甲乙经》 | 《针灸聚英》 | 《针灸神书》 | 更多>> |
医论书籍: | 《思考中医》 | 《四圣悬枢》 | 《塘医话》 | 《推求师意》 | 《外经微言》 | 更多>> |
医案书籍: | 《马培之医案》 | 《奇症汇》 | 《三家医案合刻》 | 《邵兰荪医案》 | 《孙文垣医案》 | 更多>> |
综合书籍: | 《急救广生集》 | 《景岳全书》 | 《明医杂着》 | 《明医指掌》 | 《儒门事亲》 | 更多>> |
养生书籍: | 《食疗方》 | 《寿世传真》 | 《寿世青编》 | 《心医集》 | 《服食导饵》 | 更多>> |
其它书籍: | 《本草问答》 | 《疯门全书》 | 《厘正按摩要术》 | 《医暇卮言》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