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黄帝内经》的秘密……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的秘密……

中医书籍目录 更新:2013-12-14 医学论坛
注意:本文系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转贴。
民间郎中  http://yiwuyi.blog.hexun。com/12844822_d.html
                真正的《黄帝内经》带给人的是兴奋,不会像现在的《黄帝内经》只会带给人困惑。
                现在的《黄帝内经》的理论实际上是五行学,可以发挥的余地好像不是很大,因为有很多东西差不多都是突然中断,不知道怎么接下去。跟易扯上关系的,实际上都没怎么发挥,传世的《黄帝内经》跟传世的《周易》应用区别不大,都是以五行为主线,如果没有了五行的内容,《黄帝内经》至少要缩水一半以上;这还只是初步估计,实际上应该缩水2/3以上 ,  虽然不至于像传统的周易那样没有什么价值,但是也很少。
                现在传世的《黄帝内经》是在原来跟易有关的部分内容或残篇的基础上由后人整出来的。后面的人不知道前面的人说什么,只要是跟五行学有关,就把它往那方面扯。 而真正跟演易扯上关系的内容又不多,很少,所以想通过学易来破解或更全面地读解《黄帝内经》,我觉得很难行得通。
                我建议学子们不要在这方面浪费时间和金钱,名人的话基本上都是屁话!他们懂易吗?不懂!根本就不懂!!!
                医和“易”是相通的,但是现在的《黄帝内经》的理论实际上是五行学,而不是易的阴阳学。 那又为什么那么多人说:“易医同理”呢?那是因为跟“易”挂上了钩才显得是“正统”啊 !!孔圣人都推崇周易,说明这“易”是一面很不错的旗子啊 !!呵呵!!这也许就是古人的跟风吧。
         阴阳—寒暑—燥湿的变化,这才是黄帝内经的正理、正道。
               黄帝内经的基础在我看来源于圆形演易的五爻之象,主讲行气。把那些五行生克的东东去掉,才是真正的黄帝内经。第六爻,那是中心的阴阳大象,在应用中是不用的;五爻,则时四时变化的之象,跟人所处的环境气候相同,黄帝内经的理论就依此产生。
六十四卦实际上是阴阳变化的六十四种形态,演易,演的就是阴阳的变化。仔细都读过《黄帝内经》的,都应该知道黄帝内经里有关燥湿、冷热,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辩证方法。实际上很多人也注意到,黄帝内经里有关病症的论述,多以“阴阴、阴阳、阳阴、阳阳”的形式出现,从这方面来看,黄帝内经的理论完全脱胎于演易的。
  
                老子演易的方法则是对周文王演易方法的创新,周文王排演的是生命的繁衍,老子排演的是宇宙(他称之为“道”)的变化。
               《黄帝内经》的“卫气之行”应该就是老子演易那个时候的产物,因为“卫气之行”说的就是圆形演易的五爻之象。先有十六卦,然后有八卦,有八卦就可以组合成六十四卦。周文王演易之前,八卦、六十四卦,是分拆组合而成的。
                周文王演易,八卦、六十四卦才是一阴一阳交替变化而成。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没有这一步,就不会有《易经》(即易的爻辞卦辞)。当然,也就不会有份封建制的周朝。
                现在传世的《黄帝内经》是在原来跟易有关的部分内容或残篇的基础上由后人整出来的。只有“卫气之行”一篇是完整的。

-----------都是外层空间生命留的文字片段
-----------呵呵,张仲景依内经而作“伤寒论”,但你看他里面有五行没有?没有,有的只有阴阳。至于注解伤寒论里出现的有关五行的论述那是后人注解时加上去的。
-----------提取精华理解之。
-----------楼主以为阴阳与五行是格格不入的两回事么...?
-----------
原帖由 黎小裕 于 2007/9/26 20:04 发表
呵呵,张仲景依内经而作“伤寒论”,但你看他里面有五行没有?没有,有的只有阴阳。至于注解伤寒论里出现的有关五行的论述那是后人注解时加上去的。


我相信只有阴阳,而没有五行。
-----------很高深,看不明,最好不要尽说理论,直接论述就好啦。
-----------五行也是阴阳的五种状态
-----------木明白,学了2个月内径了
-----------五行也分阴阳。

阴阳是中医里最重要的理论,也是最重要的基础。其他的理论,概莫能如它重要。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