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中医内科学 消渴 上课笔记
    

中医内科学教程:消渴

口渴多饮,善饥多食,小便量多,尿有甜味,消瘦无力。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类。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病证。病因与五志过极、耽饮、多嗜肥美、渔色房劳有关,部分病人有遗传因素。病机多与肺、胃、肾三脏有关系。一般而言:上消多肺燥、中消多胃热、下消多肾虚。    病的虚…

口渴多饮,善饥多食,小便量多,尿有甜味,消瘦无力。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类。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病证。病因与五志过极、耽饮、多嗜肥美、渔色房劳有关,部分病人有遗传因素。

病机多与肺、胃、肾三脏有关系。一般而言:

  • 上消多肺燥、中消多胃热、下消多肾虚。
  • 病的虚实相对:上轻、中重、下危。
  • 上中燥热为标、下焦肾虚为本。
  • 上、中、下三消可能互相传变、转属、合并发病。
  • 病变中心以肾虚为最重要。无论肾经自病,或与上、中二消合病,病既及于下,即当以肾为主。
  • 肾有水火阴阳,消证肾虚精耗,火浮为多;久病年老亦有阴衰及阳,火不蒸动的寒化证。

治疗方面:

  • 重视调养补元,因病多虚证,虽有火燥,不可过投苦寒攻下。以峻剂图功,反蒙其害。
  • 上消清肺医学招聘网润燥,久则益气养阴;中消泻火清胃,久则健脾摄精;下消滋肾降火,久则补肾固精;阴虚及阳,气不化水者,补精温养,蒸腾水气。
  • 本病最多三消合病、并见,当注意补肾。久病脾虚土败,当注意扶土摄精,以交心肾。

消渴与普通口渴证鉴别简表(p576)

病名 病机 证候 渴与小便情况 治法
常病渴饮 胃火内生水液不足 暴泻 渴,小便少 恣饮可安、
水足渴止
胃家实 胃肠积滞阻碍转输 烦渴引饮 渴,小便少,大便秘 攻下,便通则火泄津通,渴饮可止
水逆 蓄水不化水不上输 渴欲饮,水入即吐 口干,小便不利 利水则膀胱气化,津液上潮而渴止
消渴 胃中燥热 大渴,久渴,恣饮渴不止 渴而小便多,随饮随溲 非恣饮可安,慎攻下(多无结滞)止宜清火育阴

消渴辨证鉴别简表(p587)

上消 燥热伤肺 烦渴多饮,尿多舌赤,苔薄黄,脉数 清热润燥
生津止渴
消渴方
中消 火消 消谷善饥,口渴多饥溲数,形体消瘦,苔黄燥,脉滑实有力或兼便秘 清胃,润燥 白虎汤
胃气虚 消饥、饥不能食或虽能食,稍饥则馁。渴饮不多、溲清体乏无力、或兼肿,便溏、舌淡、脉弱 益气摄精 白术
下消 肾虚火亢 尿频多,口干、腰膝酸软,尿浑浊、甜。或兼烦躁、遗精失眠、舌红、脉细数 滋阴固肾 左归饮
阴虚及肠 小便多,甚至饮一溲二,尿清如水,或见浑浊如膏、口渴少饮、面色黧黑、憔悴、耳轮耳干、浮肿或少尿。或兼五更泄泻、腰膝酸软,形寒肢冷、阳萎早泄、苔白淡嫩、脉沉细 引火归元
蒸腾水气
八味丸
兼证 经络不利、血气壅滞 医.学全在线热解毒
益气解毒
五味消毒饮
黄耆六一汤、
犀黄丸
肿胀 土不制水、转输无力 实脾利水 参苓白术饮
聋、 肝肾精耗 滋养肝肾 杞菊地黄

    重点思考:
    1. 对中医消渴病认识过程做出突出贡献的医家,主要有哪些?简述其主要论点。
    2. 消渴病的中医诊断依据是什么?它与普通渴证如何鉴别?
    3. 消渴病的主要病变部位在哪些脏腑?各有什么病机特点?
    4. 治疗消渴病有哪些主要治法?它们各适用于哪些病机?具体应用上应注意哪些问题?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