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脉循行路线起于小指之端,斜走足心出然骨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根中以上腨内 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肺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夹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经穴分布于足心、内踝后、下肢内侧后缘、腹部、胸部;起于涌泉,止于俞府,左右各27穴。 …经脉循行路线
- 起于小指之端,斜走足心
- 出然骨之下
- 循内踝之后
- 别入根中
- 以上腨内
- 出腘内廉
- 上股内后廉
- 贯脊属肺
- 络膀胱
- 其直者从肾
- 上贯肝膈
- 入肺中
- 循喉咙
- 夹舌本
- 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 |
经穴
分布于足心、内踝后、下肢内侧后缘、腹部、胸部;起于涌泉,止于俞府,左右各27穴。
穴名 | 取法 | 功能 | 主治 | 备注 |
涌泉 | 踡足时,在足底第二、三跖骨间凹陷处取穴。又法,在足底(去趾)前1/3处,当第二、三趾骨间取穴。 | 益肾调便、平肝熄风 | 咽喉痛、舌干、失音、小便不利、大便难、头顶痛、头晕、眼花、小儿惊风、癫疾、昏厥、霍乱转筋、足心热 | 井穴 |
然谷 | 在足舟骨粗隆前下缘凹陷处取穴 | 益肾固泄、导赤清心 | 月经不调、阴挺、阴痒、白浊、遗精、阳痿、小便不利、泄泻、胸胁胀痛、咳血、小儿脐风、口禁不开、消渴、黄疸、下肢痿痹、足跗痛 | 荥穴 |
太溪 | 皮齐内踝高点、当内踝后缘与跟腱内侧前缘之间凹陷处取穴 | 益肾纳气、培土生金 | 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耳聋耳鸣、咳嗽气喘、胸痛、咯血、消渴、月经不调、失眠、健忘、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腹胀 | 俞穴、原穴 |
大钟 | 太溪穴下0.5寸,当跟腱内侧前缘取穴 | 益肾平喘、通调二便 | 咳血、气喘、痴呆、嗜卧、二便不利、月经不调、腰脊强动、足跟痛 | |
水泉 | 太溪直下1寸,当跟骨结节内侧上缘 | 益肾清热,活血通经 | 月经不调、闭经痛经、阴挺、小便不利、目昏花、腹痛 | 隙穴 |
照海 | 在内踝中点下缘下1寸,当跟骨内侧下缘取穴 | 调阴宁神、通调二阴 | 痫证夜发、嗜卧、惊恐不宁、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阴梃、阴痒、疝气、小便频数、咽喉干燥、目赤肿痛、脚气、梅核气 | |
复溜 | 太溪上2寸,当腱内侧前缘处取穴 | 补肾益阴、通调水道 | 水肿、腹胀、腿肿、盗汗、泄泻 、肠鸣、脉细无力、腰脊强痛、发热无汗、舌干口燥 | 经穴 |
交信 | 在内踝高点上2寸,当胫骨内侧缘与跟腱内侧之内缘之间处取穴 | 益肾调经、通调二阴 | 月经不调、崩漏、阴挺、阴痒、五淋、睾丸肿痛、泻痢赤白、大便难、月专内廉痛 | |
筑宾 | 太溪直上5寸,当腓肠肌内侧腹下缘处取穴 | 益肾宁心、理气止痛 | 癫狂、疝痛、小儿胎疝、小腿内侧痛、吐舌、呕吐涎沫 | 阴维之隙 |
阴谷 | 在胫骨内踝后方,屈膝,腘窝横纹内侧,当半肌腱和半膜肌腱之间取穴 | 益肾兴阳、调理前阴 | 阳痿、疝气、月经不调、崩漏、小便难、阴中痛、癫狂、膝股内侧痛 | |
横骨 | 脐下5寸,旁开0.5寸,当耻骨联合上际取穴 | 益肾兴阳、清热利淋 | 阴部痛、少腹痛、遗精、阳痿、遗尿、小便不通、疝气、五淋 | |
大赫 | 在横骨上1寸,任脉(中极)旁开0.5寸,仰卧取穴 | 补肾固经、调经种子 | 阴部痛、阳痿、遗精、带下 | |
气穴 | 在横骨上2寸,任脉(关元)旁开0.5寸处,仰卧取穴 | 益冲任、调二阴 | 奔豚、月经不调、白带、小便不通、泄泻、痢疾、腰脊痛、目赤内眦 | |
四满 | 在横骨上3寸,任脉(石门)旁开0.5寸处,仰卧取之 | 理气导疝、调经种子 | 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不孕、产后恶露不净、遗精、小腹痛、脐下积聚疝瘕、水肿 | |
中注 | 在横骨上4寸,任脉(阴交)旁0.5寸处,仰卧取之 | www.med126.com/Article/ 调和月经、通调腑气 | 月经不调、腰腹疼痛、大便燥结、泄泻、痢疾 | |
肓俞 | 在脐中平齐,旁开0.5寸处,仰卧取穴 | 理气止痛、润燥通便 | 腹痛绕脐、腹胀、便秘、月经不调、疝气 | |
商曲 | 在盲俞上2寸,任脉(下脘)旁开0.5寸处,仰卧取穴 | 健脾和胃、消积止痛 | 腹中积聚、腹切痛、不嗜食 | |
石关 | 在盲俞上3寸,任脉(建里)旁开0.5寸处,仰卧取穴 | 攻坚消满、补肾种子 | 产后腹痛、腹胀、哕噫呕逆、小便黄、大便不通、妇人无子、心下坚满 | |
阴都 | 在盲俞上4寸,任脉(中脘)旁开0.5寸处,仰卧取穴 | 宽胸降逆、理气和胃 | 身寒热、心烦满气逆、疟病、肠鸣、腹绞痛、大便难 | 冲脉、足少阴之会 |
腹通谷 | 在盲俞上5寸,任脉(上脘)旁开0.5寸处,仰卧取穴 | 健脾和胃、宽胸宁心 | 腹胀、呕吐、心痛、心悸、暴喑、目巟巟、咳喘、口涡 | |
幽门 | 在盲俞上6寸,任脉(巨阙)旁开0.5寸处,仰卧取穴 | 健脾和胃、降逆止吐 | 呕吐、善哕、饮食不下、呕沫如涎、胸胁背相引痛 | |
步廊 | 在第五肋间隙中,任脉(中庭)旁开2寸处,仰卧取穴 | 宽胸理气、止咳平喘 | 胸痛、咳嗽、气喘、呕吐、不嗜食、乳痈 | | 执业医师
神封 | 在第四肋间隙中,任脉(膻中)旁开2寸处,仰卧取穴 | 宽肺止咳、降逆和胃 | 胸胁支满、咳嗽、气喘、呕吐、乳痈、不嗜食 | |
灵墟 | 在第三肋间隙中,任脉旁开2寸处取穴 | 疏肝宽胸、肃降肺气 | 咳嗽、气喘、胸胁胀痛、呕吐、乳痈 | |
神藏 | 在第二肋间隙中,任脉旁开2寸处取穴 | 宽胸顺气,降逆定喘 | 咳嗽、气喘、胸痛、呕吐、烦满、不嗜食 | |
彧中 | 在第一肋间隙中,任脉旁开2寸处取穴 | 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 咳嗽、气喘、痰壅、胸胁胀满、不嗜食 | |
俞府 | 在锁骨下缘,任脉旁开2寸处取穴 | 止咳平喘,和胃降逆 | 咳嗽、气喘、胸痛、呕吐、不嗜食 | |
点击查看:
<<经络学说>>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