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神明首重切脉。然其精微要渺,后人学之竟转募转失,致使“治未病”、“决死生”之大好脉学成为不传之绝学。叹!
鉴于此,熊
猫自不量力而“戏说之”。
1,“戏说之脉”为后世脉法的脉名与脉形。盖《内经》、《
伤寒》等古脉法往往有脉名而无脉形,而后世脉法自《脉经》后对脉形有较明确之形容。故熊猫想以通俗易懂极浅显文字描述脉形。
2,脉学需要深厚医理支撑,绝非有任何捷径可图。学脉首要明脉名与脉形,熟悉脉形后再学主病。然脉之主其精髓在于“辩已病”、“治未病”、“决死生”。故脉之精髓在《内经》、在《伤寒》,而不在后世脉法。
3,脉学虽“胸中了了,指下难明”,难明不等于不能明。只要心无所疑,自为深造,终有得心应手融会贯通之时。
4,熊猫所引前贤论脉皆注明出处,熊猫所见特意标出。毫不敢以熊猫一己之见混迹于前贤之中而撞骗招摇。
-----------如果把《脉经》作为一个界点,《内》、《难》、《伤寒》称为古代脉法,《脉经》以后的称为后世脉法。我们是容易看出二者的联系和区别的。《内》是遍诊法,包括三部九侯诊法、十二经诊法、人迎气口诊法等。《难》则完成了独取寸口,但是没有划分出寸关尺的具体位置,只是把“关”作为一个分界点,寸以侯阳尺以侯阴,对脏腑则用浮沉法。《伤寒》也没有划分出“关”的具体位置,且把“关”称为“关上”,并在诊法上常与少阴、阳明、趺阳等参照。而《脉经》则完成了寸关尺具体位置的划分、与脏腑对应关系的确定,规范了脉名、脉形、脉象及其主病。并成功的完成了《内》“三部九侯”、“察独”等内容的更换。一些脉形也与古脉法不尽相同,比如“洪”一定要有“大”,“弱”一定要有“沉”等。
古代脉法对脉象主病是与“证”结合起来以辩病位、病理、病机、病之进退转归的,尤以辩病机为重点。后世脉法则是将脉象与主病确定了对应关系,由此形成了后世脉法的定例,使灵活多变的脉法成为固定僵化的模式,失去了古脉法的精髓。
内经》脉法之特点:
1,以阴阳为纲认知脉象;
2,强调四季脉象,如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反复强调四季脉以突出“天人和一”之思想。
3,强调脉诊与色诊的结合。如“---故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4,脉侯十二经之气,故为遍诊法。如十二经诊法、三部九侯诊法、人迎气口诊法等。
5,善于对比。
6,有脉名大约50种左右,部分被传承。
以上几点可引经文实在太多,因熊猫笨笨打字实在太慢,经文就不贴出来了。只贴出三部九侯和十二经的具体部位。
三部九侯诊法 此法见《素问.三部九侯论》,其具体部位为:
上部天:两额之动脉,在额两旁足少阳经。
上部地:两颊之动脉,鼻两旁近于巨(LIAO二声)阳明经。
上部人:耳前之动脉,耳前陷者中手少阳经。
中部天:手太阴,寸口。
中部地:手阳明,合谷。
中部人:手少阴,神门。
下部天:足厥阴,毛际外羊矢下一寸半陷中,五里之分,卧而取之,女子取大衡在足大指本节后二寸陷中。
下部地:是少阴,在足内踝骨上陷中,太溪。
下部人:是太阴,在鱼腹上趋筋间,直五里下箕门之分,宽巩足单衣沉取乃得之,侯胃气当取足跗之上冲阳之分。
十二经诊法 即各取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中具有代表意义或便于诊察的动脉,以诊察动脉(脉气)的方法。其具体部位为:
太渊:肺,寸口。
阳溪:大肠,手合谷上。
冲阳:脾、腹下前股沟缝。
阴郄:心,神门内。
天窗:小肠,喉旁。
委中:膀胱,(guo二声)宛。
太溪:肾,踝里旁穴。
劳宫:色络,掌心。
和(LIAO二声):三焦,耳与目之间。
悬钟:胆,外廉踝之上。
太冲:肝,足大指上跗。
-----------,不诊脉的几种情况:求诊者刚喝完酒不诊;刚输完液不诊;刚吃过饭不诊。除去不诊者,求诊者的用药情况必须问清。因为镇静药、抗
心律失常药、抗
癫痫药、抗抑郁药可能造成缓脉或迟脉(这些药有减慢心律的作用);一些解肌止痛类(如
莨菪硷)可能造成数脉(增加心律);激素类可能造成尺脉的虚浮大等。
2,时间和体位:经云:“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虽不必拘泥于此,但这个原则应当注意遵守。关于体位大家所见习以为常了。需要指出尽可能让求诊者面南背北而坐,易于理解左为阳升、由尺至寸;右为阴降、由寸至尺。假如求诊者必须卧位,则注意侧卧时被压一侧可能出现无脉或沉弱细小等阴脉。另外《脉诀勘误》还指出:“南北二证之岁,三阴司天在泉,尺寸或有不应者,反其诊则应矣。”反其诊则为覆手诊,既患者手心向下而诊其脉。
3,对诊者的要求:经云:“持脉有道,虚静为保。”“是以诊有大方,起坐有常,出入有行,以转神明。”“积神于心,以知往今。”等论述,理解为虚静才能排除干扰,才能聚精会神,才能调呼吸为匀细绵长,才能指下有神。
4,该下指了。一般习惯用三指齐下,以中指定关位,食指和无名指则视患者高矮而适度疏密。(《难经》:“尺寸始终,一尺九寸”,其一尺九寸是患者的同身寸)《重订诊家直诀》又介绍了侧指、挽指、辗转指、移指和一指直压法。熊猫尚见过双手诊法和弹指法。熊猫推崇弹指法,因为可以察之三指缝隙之间,而不遗漏有重要价值的脉象信息。(其实移指法和三指齐下的推寻同样可以达到不遗漏三指缝隙的目的。所以如何用指只是形式,依个人情况而定。)至于先诊左右手,虽李东垣有“大抵男子先诊左手,女子先诊右手”之说,临床似乎意义不大。
5,下指后如何诊,那就是指法的运用:三指齐下诊法者,无疑应当遵守“三部九侯法”。三部,寸关尺;九侯,每部位均浮中沉取。(建议有兴趣的初学者把每个部位的浮中沉的脉象都记录下来,不要怕麻烦)然后移指诊察三指缝隙部位。浮中沉既为“举按推寻法”的举按寻法,举既浮、寻既中、按既沉。可按浮中沉的顺序取之,亦可先定中侯如《三指禅》所言:“定之以中,则浮沉郎若观火,三部九侯无不了然”。三部九侯之后还有一个重要指法:推法。
推法:最早见于《皇帝内经》:“推而外之,内而不外,有心腹积也,推而内之,外而不内,身有热也,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头项痛也。”这是推法的准则。所谓内外,《内经》指的是表里,后世有补充脉管的左右,既以脉管的外侧为外,内侧为内;所谓上下,《内经》时没有寸关尺的分法,是尺寸总的推寻,后世则发展为将寸关尺三部的每部又分为前中后三部份,以前为上后为下,前部侯阳、候气,后部侯阴、侯血。
一般说,临诊时先用三部九侯法诊察阴阳、气血、脏腑、经络以把握人体的基本体质和整体的变化,然后再用移指法或弹指法以推法诊察寸关尺各个部位的变化,了解各个脏腑的阴阳气血的变化。
关于指法,《读书随笔》(周学海)的一段描述值得仔细玩味。“脉有单诊、总按之不同者,或单诊强而总按弱也,或单诊弱而总按强也,或单诊细而总按大也,或单诊大而总按细也。凡单诊按弱总按强者,此必其脉弦滑。一指单按,气血畅行,无所搏击。三指总按,则所按部位大,气行不畅,而搏击矣。此脉本强,而总按更强于单按也。单按强而总按弱者,此必其脉本弱,但食指较灵,但按指下较显,名中二指较木,总按既不显其振指也。此脉本弱,而总按更弱于单按也。单按强总按大者,是其脉体弦细而两旁有晕也。总按指下部位大,而晕亦鼓而应指矣。单按大而总按细者,必其人血虚气燥,脉体细弱,而两旁之晕较盛也。食指灵,而晕能应指,名中二指木。而晕不能应指矣。更有单按浮总按沉,单按沉总按浮者,其浮既晕也。”“大抵单诊总按,而指下显判大小强弱之有余不足者,其有余总属假象,在无病之人固为正气衰微,既有病之人亦正气不能鼓载其邪,使邪气不全漏其形于指下,而微露此几希也。”晕,傍于脉而非为脉。
-----------1,临床中脉象变化繁多,如何执简驭繁,前人们有着很好的见解。清周学海指出:“脉有四种,位数形势而已”,“浮沉尺寸也;数者,迟数结促也;形者,长短广狭厚薄粗细刚柔,犹算学家之有线面体也;势者,敛舒伸缩进退起伏之有盛衰也。势因形显,敛舒成形于广狭,伸缩成形于长短,进退成形于前后,起伏成形于高下,而盛衰则贯穿于诸势之中,以为纲领者也”。可以理解为:诊脉时先定位,以分寸关尺、浮中沉;然后数息,以定迟数结代;再后辩形,以定大小弦滑;最后审势,确定阴阳进退、虚实盛衰。
《诊家枢要》则指出:“察脉须识上下来去至止六字。上者为阳,来者为阳,至者为阳;下者为阴,去者为阴,止者为阴。上者由尺部上于寸口,阳生与阴也;下者自寸口下于尺部,阴生于阳也。来者自骨肉之分,出于皮肤之际,气之生也;去者自皮肤之际,还于骨肉之分,气之降也。应曰至,去为止”。这是一个简单而实用的方法,因为“上下来去至止”把变化繁多的脉象概括无余。
2,关于平脉。后世脉学欠缺的是没有正常人的“平脉”系列,所论述的都是病脉。然关于“平脉”的散论很多。《内经》论述的四季脉和《伤寒论》的“辩脉法第一”,“平脉法第二”基本相似。熊猫以为平脉条件有二,一为脉应四时,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不应四时者为病;二为脉的胃、神、根。
胃:经曰:“有胃则生,无胃则死”。张景岳解释说:“胃气既人之阳气,阳气衰则胃气弱,阳气散则胃气败,此既死生之大本也”。然胃气无形,《脉里求真》曰:“胃气中和,旺于四季,其在春宜微弦而和,夏宜微洪而和,秋宜微浮而和,冬宜微沉而和”。一般讲,健康人的胃气不必求形,病人的胃气则要在从容和缓、至数匀齐之中求得。故《三指禅》云:“将缓字口咏之,心维之,手摩之,反复详玩,久久缓归指上,以此权度诸脉,了如指掌”。
神:“善为脉者,贵在察神,不在察形。察形者,形千形万不得其要,察神者,惟一惟精,独见其真也”。神,多数医家把“胃气”看做神,也有把至数匀齐和脉有力看做神。
根,《医宗必读》曰:“两尺为肾部,沉侯之六部皆肾也。然两尺之无根与沉取之无根,总之,肾水绝也”。可见,尺部为根,沉取也为根。
3,“察独”。经云:“察九侯、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此虽为遍诊法的察独,然《难经》已经把她悄悄的移到寸关尺之上了。张景岳把“独”分解成部位之独、脉体之独、脉气之独三部分。“部位之独,谓诸部无恙、唯此稍乖,乖处藏邪,此其独也。脏器之独也,不得以部位为拘也,如诸见洪者,皆是心脉,诸见弦者,皆是肝脉,肺之浮、脾之缓、肾之石、五脏之中各有五脏,五脏互见,独乖者病,乖而强者,既本脏之有余,乖而弱者,既本脏之不足,此脏气之独也。脉体之独者,如经所云:独小者病,独大者病---”。可说把“察独”解释的明明白白。
-----------象秦始皇统一疆域、货币、度量衡一样,《脉经》的杰出贡献是统一了脉名、脉形、寸关尺与脏腑的配属以及主病,解决了《内》《难》《伤寒》等有脉名而无脉形的弊端。才使我等后学依照脉形去体会揣摩脉象。关于脉名后世一直有着分歧,《脉经》是24种,《濒湖脉学》是27种。熊猫只是一个临床大夫,没有能力删补前人的什么,所以只有按照比较公认的27种脉名来说了。
27种也不少了,一般人是很难记的(至少熊猫以为如此)。前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事半功倍的方法,就是“分类”。古脉法是以阴阳分类的,后世的分类法很多,如清周学海以“位数形势、微甚兼独”八字表示:“位数形势者,正脉之提纲也”,“微甚兼独,变脉之提纲也”。熊猫以为还是下面的分法似乎理想一些。
1,以位置分:浮、沉、伏。
2,以形状分:滑、涩、弦、紧、革、牢、动、散。
3,以速率分:数、缓、迟。
4,以节律分;结、代、促。
5,以宽窄分:洪、细。
6,以力度加位置(或宽窄)分:实、芤、虚、濡、弱、微。
至于长短则不必分了。
脉象的分类是为了便于掌握,切忌把别人的分类当成什么圣旨之类的东西,学脉者真正应该自己分类才能体会更深。熊猫的又一谬论是:学会了27脉临床未必会诊脉,因为脉象很少按照脉书的 描述出现,出现的多为相兼脉和复合脉;但是不掌握27脉肯定不会诊脉。
-----------寸关尺与脏腑的配属:
1,与脏的配属基本一致:左寸--心;关--肝;尺---肾。
右寸---肺;关-脾;尺---肾、命门。
右尺的配属稍有区别:《脉经》《千金方》《脉理求真》《脉确》《医宗金鉴》〈医宗必读〉等为肾、〈脉如〉〈脉确 〉〈濒湖脉学〉〈四言举要〉等为命门。
2,与腑的配属有一些分歧:左寸:小肠、
心包络、(tan)中;
左关:胆;
左尺:膀胱、大肠、小肠、小腹、腰膝。
右寸:大肠、胸中、膈;
右关:胃;
右尺:三焦、命门、大肠、小肠。
此分歧在大小肠和三焦,因文字较多,各家观点不再一一转录。〈景岳全书〉曰:“两寸部所谓上以侯上也,故凡头面咽喉口赤颈项肩背之疾皆侯于此。两尺部所谓下以侯下也,故凡腰腹阴道及腰膝之病,皆侯于此”。多数医家以为寸口侯的是五脏之气,而非为五脏之位,所以当以脏腑表里关系分侯为宜。故为心包络在左寸、三焦配属右尺。两经相表里内寄相火,厥阴之火宜降,三焦之火宜升。大小肠两腑皆为至阴之腑,腑气宜通而忌实,经气宜清而忌热,故大小肠应侯在尺。
熊猫以为不宜拘泥:太阴下利时可于尺部见,然心火下移小肠时可于左寸见;
痔疮时也可见于右寸等,说明〈脉经〉确也不是无的放失。临床当以病症结合来看。
人迎气口脉的诊法和主病是医家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内》是喉旁的人迎与寸口的对比,《脉经》“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人迎侯外感,气口侯内伤。争论的焦点:一是关前一分的位置到底何在,是把寸关尺各三等份的关前一分还是关入寸部;二是外感与内伤的区别。不在赘述。
值得提出的是左右对比的诊法还是具有实用价值的,如王氏所言:“凡左脉弱,右脉强,主汗多,
遗精,肝郁等证;右脉弱,左脉强,主易怒,
腹痛----”。当脉诊稍有基础后应当观察左右强弱的对比。
熊猫体会:西医胆囊疾病(炎症、结石)、
糖尿病、乳腺(增生、癌证)疾病、可于人迎侯之;食道疾病(如食道炎、食道息室、食道癌)可于气口侯之。
-----------熊猫以为28脉很难完全掌握,因为有的脉象作为个体的一个医生可能一辈子也没有机会遇到。但是临床常见的熊猫以为是纲领的八脉是完全能够熟练掌握的。既;浮、沉、数、迟、滑、涩、虚、实。
1,浮脉。《内》描述季节脉称浮脉为毛脉。其脉形之描述很多,如如落榆荚、如风吹毛、如水漂木等等。《脉经》“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比较公认。需要与“无根”相鉴别:浮脉是“按之稍减而不空”,按之力减是芤脉和虚脉,无根是按之突然消失的感觉。
熊猫体会:用一根木筷子放在水盆中体会浮脉,用一根葱管或止血带体会芤脉。
用现在的白话说就是:浮脉只是表示脉体的位置浅表,没有其他任何别的(诸如力度、脉体的宽窄、节律、速率等)因素参与。只要找好浮脉,那沉脉也就掌握了。
浮脉可以和很多脉构成相兼脉,如浮数、浮细、浮洪、浮弦紧等。原则上不与沉脉相兼,但不同部位可以互见,如伤寒的“阳浮而阴弱”。
-----------沉脉。沉与浮是一对应脉。《内》在描述季节脉称沉脉为石脉,所谓“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前人对沉脉的论述基本一致,大体宗《脉经》:“举之不足,按之有余”。与“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形成对比。
白话说就是沉脉与浮脉一样,也是只表明脉的位置深,在下,近于筋骨。没有其他任何别的因素的参与。因为没有其他因素的参与,所以可以和浮脉以外的任何脉构成相兼脉。
-----------伏脉。与沉脉相同性质,只是比沉脉位置还要深一些。历代文献对此分歧不大,基本宗《脉经》之说:“极重指按之,著骨乃得”。
自此重指著骨乃得为伏脉的定说。
白话说:伏脉虽与沉脉同类,但与沉脉还是有着一些区别:伏脉比沉脉的位置更深,需重按至骨;伏脉一般比较细小,与其它脉构成兼脉的机会不多。
-----------脉从速率上分为数--常--缓---迟。常为平脉,数、缓、迟为病脉。这三种脉都是单纯的速率的快慢,没有其它因素的参与。
古人没有钟表,所以以医者的呼吸记数患者的脉搏,医者的一呼一吸为一息。一息六至为数、一息五至为常、一息四至为缓、一息三至为迟。
一息六至,实际包括六至以上,所以古人还有“六数、七极、八脱、九死、十归墓”之说。一息三至,实际还包括三至以下,“三至为迟,二至为败”。
熊猫以为,临诊时还是以西医记数脉搏的方法好一些:次数/分钟。抛开数、迟的描述(或在数、迟的描述之后),直接记录脉搏次数。
熊猫推算了一下,大概脉搏次数的数值与数脉、迟脉的关系:大于85次/分钟为数脉;85--60次/分钟为平脉;60--50次/分钟为缓脉;小于50次/分钟为迟脉。
强调:数、缓、迟脉只是速率(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的不同,没有其他任何因素的参与。
强调:以每分钟脉搏的次数分别数、平、缓、迟只是为了更好的理解,临床千万不可拘泥。需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区域、季节、体质等因素。因为一个重体力劳动者他的正常脉在50多次或60次,他到70次就应该算是数脉;相反一个养尊处优者平脉在70多80多次,他在60次时就应该算迟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