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中医之乡"尴尬 大师渐少乡医难找
    

岐黄密室:"中医之乡"尴尬 大师渐少乡医难找

核心提示>>>

   ●像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硕士全忠一样毕业后就离开专业的学生不是个别。据了解,中医院校毕业生中从事中医的不到60%,工作一段时间后离开的更多。

  ●有人曾用一个菱形来形容我省目前中医人才的现状。这个菱形的上端是缺失的中医大家,而作为低端的农村乡镇也同样面临着人才短缺。

  ●没有良好的成长环境,中医不中,西医不通,造成专业中医药人才断层。

  ■本报记者石小宏3月29日,周末,成都青城山鹤鸣山庄。国医大师王静安去世后第一个清明时节,鲜花摆满这位名中医的墓地,亲人、弟子正在祭奠。附近踏青的游人,得知他们熟悉的“王小儿”长眠于此时,不约而同来到墓前默默地鞠躬。

  成都老人陈碧玉家里三代人都找王静安看过病。她深情地说,大师生前为无数病人看过病,让许多人重新过上健康生活。她问:“今后还会有‘王小儿’吗?”

  陈碧玉的担忧不无道理。

  “50年前,我省的中医名家可谓占了全国半壁河山,正因如此,四川享有中医之乡的美誉。时间流逝半世纪后,再看我省的中医大家,能在全国有影响的极少。”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杨殿兴感叹。

  中医人才的缺失,已体现在“整个链条”上。中医药专业毕业生大量流失,急需中医的农村对专业人才没有吸引力,中医大师正渐行渐少。政府一头“热”在振兴中医,而担此重任的中医师们却去意渐多。问题出在哪———

  一个中医学硕士的去留
  全忠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硕士

  2007年,全忠顶着中医学硕士的头衔毕业。离开这个全国知名的中医培养摇篮,他没去找与中医临床有关的工作。并非没有机会,而是压根就不想。放弃中医临床,他有自己的想法,中医要想有所成就,成为公众和业内公认的名家,需要很长的时间和丰富的经验去堆砌。这一点,不是所有学中医的人都能做到。经过一番思考,他决定考公务员,如果考不上,就去公司应聘。“绝不去干中医临床。”他坚决地说。

  全忠所在的中医学班有36名硕士毕业生。他告诉记者,目前从事中医临床的约20人。“工作没多久,他们中有的人已生去意。”

  在我省,病人素有看中医的传统。即便如今西医占据绝对主导,人们仍然对中医抱着极大的兴趣。成都凯来广告公司的朱凯,便热衷中医。每次生病,他首先想到的是看中医。在他看来,中医不仅同样可以看好病,还没太大副作用。不过,他也有困惑,要找中医名家们看病,还真不方便。

  4月3日一大早,省医院中医科肖挹的门诊室,早早排起了长龙。这位同样被称为“小儿”的中医名家,每周有五次上午和一个晚上的门诊时间,每次要为100多位患者看病。即便这样,也是一号难求,头一天就得排队。省中医药研究院的王成荣,我省首届十大名中医之一,这位以妇科见长的中医大家每周一次门诊,挂他的号得提前一周预约。

  中医仍然备受关注,但中医大家的缺失正考验着这一国粹。

  “中医是一个需要经验的学科,要成为一名中医大家,不仅需要执着,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领悟,还需要临床不断摸索和对上辈的传承。”国医大师王小儿生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的确,他自己便是9岁从医,直到晚年才成大师。

  现状却让中医师等不起。越来越多的中医学生开始转行。

  像全忠这样毕业后就离开中医专业的学生不是个别。据了解,中医院校毕业生中从事中医的不到60%,工作一段时间后离开的更多。
  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党委副书记谭生奎告诉记者,上月,他到荥经县中医院进行毕业生回访,让他没想到的是,两年前从该校毕业到这家医院工作的3名学生,已有2人辞职,从事别的职业。

  最需中医的农村最缺中医武正林遂宁市大英县回龙镇文武村医生

  当村医20多年了,武正林有了越来越多的“本领恐慌”。在部队当卫生员时学过一些基本医学知识,所掌握的西医和中医技能,以前为村民看个常见病没有太大问题。但自从去年底,县里搞了卫生、计生和药房“三合一”式的基层卫生改革后,到他这里看病的村民非常多。武正林有点着急,过去参加的总是几天时间的短期培训,学不到相对系统的知识,去正规院校学习,他又付不起较昂贵的学费。

  平均每张中医处方较西医处方节省7元———省中医药管理局提供的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

  中医在我省农村受到普遍欢迎,这不仅因为中医在农村的传统影响力,更重要的是中医比西医便宜。省中医药管理局的统计同时显示,去年,全省农村医疗门诊人次中,中医门诊量达5409万人次,占总门诊量的近37%。按每张中医处方较西医处方节省7元,中医为农村居民节约费用达3.78亿元。

  然而,有人曾用一个菱形来形容我省目前中医人才的现状。这个菱形的上端是缺失的中医大家,而作为低端的农村乡镇也同样面临着人才短缺。

  相关调查表明,中医药大学毕业的学生中,自愿到农村的几乎为零。他们普遍认为,去农村医疗机构服务前途不好,待遇也不高。去年从成都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的吴中楷,选择了成都一家医疗单位从事行政工作而放弃了临床。他所在的班上,一半人选择读研究生,另一半中有部分从事中医临床,却没有一人到乡镇一级卫生医疗机构。这样的就业选择,在同级毕业生中是普遍现象。

  另一个可资佐证的例子是,2006年,遂宁市曾面向社会公招乡镇卫生人员,要求仅是中专以上医学学历,中西医均可,没想到,报名人数比公招名额还少。

  一方面是学中医的大学生不愿到基层,另一方面是土生土长的乡村医生们不能接受进一步教育。中医需要一定的古文基础,也需要一定的理论素质,但能够扎根农村的一些自学或家传中医乡村医生,囿于文化素养不足,在中医理论和临床上无法提高。

  专科学生下不去,乡村医生上不来,基层中医人才两难。

  除学生就业意愿以外,人才机制不通、出口不畅是制度性原因。2006年,省中医药管理局曾针对部分地区基层人才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开办专业培训班,很多毕业生表示愿意回到家乡服务。但由于政策限制,他们都无法安排正式工作,只好作罢。

  针对中医待遇不留人的现状,从事中医教学和临床20多年的谭生奎建议:“能不能为中医人才实行保底工资,以保证中医生的生活条件?”

  他认为,提高基层中医待遇,还能吸引更多学生到乡镇一级卫生机构服务。也可采取政府出资,为农村定向培养中医,让那些有一定中医基础的乡村医生到大专院校学习,保证农村中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大师难成,不只因守不住寂寞张配某药企医药代表

  2002年从成都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张配在一家县级中医院工作了两年,那时他也曾想做一名好中医,受同行尊重,得患者喜欢。可两年后,他的想法变了。与那些学西医和从事其它行业的同学相比,他不仅收入低很多,而且学校学的东西也很难适应实际工作。他最终选择了离开中医院,到成都干起了医药代表。

  中医大家需要在长时间临床工作中吸收经验,但不少中医学生却选择离开,无形中让中医大家的培育土壤更显瘠薄。一位业内人士认为,中医专业学生并非人人都能成大家,但他们中有很多好苗子,只因种种社会因素或个人的经历,中医没有成为他们的职业。他认为,中医人才流失,主观因素是耐不住寂寞。客观因素中医整体收入低,很多学生一旦有机会就可能转行跳槽。

  然而,更深层次地看,现行中医教育方式难以担此重任。

  在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处处长张大鸣看来,现有的教学方法和用人单位脱节,实用性人才跟不上。中医药教学模型少,实习、见习不规范,使学生概念模糊,实际工作中难以上手。

  另外,中医药人才有西医化趋势。因为用西医手段往往比中医见效快,收费也高,相当多的中医院为了赚钱,也为迎合病人的医疗需求,打中医的牌子走着西医路子。但这些医院中许多人员西医知识层次又难以应付临床要求。没有良好的成长环境,中医不中,西医不通,造成专业中医药人才断层。

  他认为,作为基层群众乐见的中医,应把培养人才的触角更多地伸向农村和社区,以县级中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站为网底,建立健全农村中医药散剂服务体系,在社区卫生中心全部建立中医科室。探索国家补偿机制,建立激励中医临床骨干成才机制。

  [相关链接]
  中医人才培养政府加温

  去年,我省相关部门在高端和基层两个层面对中医人才进行了重点培训。

  高端层面,完成四川十大名中医继承人的遴选,继承人已入岗跟师学习。目前,通过名医继承,已培养国家级继承人93名、省级54名。面向基层,1159名中医药临床骨干人员接受了乡村医生中医专业学历教育。

来源: 四川日报
-----------可笑,中医只配给农民看病.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