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到脚说健康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08-09-30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曲黎敏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曲黎敏
著
1
人为什么会生病
《左传》记载着两个非常有名的医家故事,一个医家叫医缓,一个医家叫医和。在说到人为什么会得病这个问题时,医和认为,人得病的原因有三:一因鬼而得病(鬼病),二因食而得病(食病),三因蛊(gǔ)而得病(蛊症)。
所谓的鬼病,指的并不是鬼神之意,而是因果,从因果上说,人有什么样的不良生活状态、什么样的不良习性,就会引发什么样的疾病。因食而得病,顾名思义就是饮食不当、不节引发疾病。
还有一个是蛊症,就是被迷惑之病。《左传》里讲一个国王得了一种病,当时医和就说,这是蛊症,因为你太过分地接近女色、纵欲过度所致。国王反问:“难道就不能接近女人了吗?”医和谈了一个很深的道理,他说不是不能接近女人,而是要分时间和地点。女子为阴物,跟女子在一起的时候一定要在晚上,而且应该是晚上7时到9时,这个时候阳气将尽,阴气正盛,所以男女在一起可以“采阴补阳”,对养生有好处。
《
黄帝内经》认为病“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得之于阳中的“阳”指的是风雨寒暑,也就是说天地间的不正常的气候会造成人的疾病。如果天气原本邪气盛,你的身体此时又正值虚弱,就会得病。
《黄帝内经》中提到的这种得于阳的病是外感,是天地自然变化所造成的病。如果我们平素注意养护好身体的话,这种外感之病是可以避免的。总之,我们来谈养生,就是要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道理。《黄帝内经》提到的人得病的另外一种原因就是得于阴者。所谓“阴”是什么呢?就是三点:“饮食无节”、“起居无常”、“喜怒无常”。
◆饮食法地道
《黄帝内经》认为:饮食应该法地道。“地道”就是节气。“法地道”就是指人的饮食应遵循节气变化。人吃东西要按节气规律去吃,吃应季食品,这样才是最合理的养生之道。比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我们冬天也可以吃到美味的
西瓜,可西瓜性寒,按节气规律应该在夏季享用,以中和暑热,平衡阴阳;而在冬季食用,寒上加寒,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居处法天道
所谓“天道”,就是日升月落,也就是昼夜。居处应法天道,是说天亮了人就应该起床,人自身的阳气和天地的阳气一起生发,如果老睡懒觉的话,人就会没精神。天黑了人就应该睡觉,使阳气得以潜藏,用阴气来养阳气。这就是居处法天道,要求我们遵循着阴阳四季和昼夜寒暑来合理地安排个人的起居生活。
我们现在长期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居住的房子犹如悬在半空中的“
鸽子笼”,常年与空调相伴,这样我们就很容易得居处病(空调病)。
◆制喜制怒
喜怒无常、情绪不稳定,也会造成很多疾病。一个人的情绪波动不能太大,中医讲:过喜则伤心,过恐则伤肾,过怒则伤肝。所以大的情绪波动就会造成人体内五脏六腑的损伤,导致人生病。
头发的功能
◆保暖与散热
头发有什么用呢?一是可以保暖,二是可以散热。散热的功能容易被我们忽略了,其实头一直被我们视为整个身体中最阳的部分,它的阳气最足,所以需要头发来散热。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我们来看一张汉代的画像——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交尾图。这张图非常有趣,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礼仪规范。
为什么伏羲女娲的头发看上去很“规矩”?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人是不能赤身裸体的,这是礼貌性的问题,我们尽量用服饰来遮盖身体,同时我们的文明程度要在头发上表现。所以在头发上做足了功夫。
我们再来看一下这张图中伏羲和女娲手中分别拿了什么。左边是伏羲,他手中拿的是“矩”,规矩的“矩”。右边女娲手中拿的是“规”。这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两件绘图工具,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用来画方形,一个用来画圆形)。男人为什么要拿矩?因为男人要行“方正之道”,男人只要行方正之道,就不会生病。女人要拿规,行“圆融之道”。女人一定要圆融,越圆融越可以自我保护。
◆及笄(jī)和冠礼
在古代,男子满20岁要行冠礼,女子满14岁要行及笄之礼,就是通过发式的改变来标示一个成熟阶段的到来。男子在20岁的那一年会集体行冠礼,就是把头发梳上去,并插一根簪子,头上还要戴个冠,就是帽子。所以这就是古代文字中丈夫的“夫”字。而古人认为,男子20岁时虽已成年,但还体弱、单薄,不可以过性生活,所以叫“弱冠”。
◆经典励志发型——“削平四夷,定鼎中原”
传统文化中,头发代表一种礼仪,是礼貌、文明的象征。在刑法刚刚设立的时候,髡(kūn)刑是最严厉的刑罚之一,就是剃光犯人的头发。古语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剃光犯人的头发,就是警戒和提醒犯人,你是一个不行孝道的人,现在头发没了,在牢里好好呆着思过,改正了错误,长出了头发,才能重获自由。
我们还经常可以看到很多比较情绪化的人在自我惩罚的时候,都喜欢剃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就采取了剃光头发和
文身等一系列极端的行为来惩罚自己。
还有一个我们都知道的励志发型,就是清朝人的发型,它是把四周的头发都剃光,只留中间一点点,然后梳一根大辫子。这是什么含义呢?其实这就代表着清朝人的一种志向,叫做“削平四夷,定鼎中原”。就是把四周的敌人全都打败,雄霸中原。这是一种典型的通过发型来表达志向的方式,所以清朝人的发型堪称经典励志发型。
今天,我们坊间流传着一种说法,就是正月不理发,直到“二月二,龙抬头”时才理发,“二月二,龙抬头”时理发原意是古人认为二月二之前不剃头是为了“思旧”,就是我们在这一段时间不理发是为了怀念过去一年中的种种经历,这仅仅是一种情感上的表达。
[
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08/10/7 11:41 编辑 www.med126.com/kuaiji/]
-----------从头到脚说健康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08-10-01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曲黎敏
健康篇
曲黎敏
著
头发的问题
◆发白与脱发
中医认为,头发跟人体内两条经脉的气血最为相关,即肾气和肝血。故有发为肾之华,发为血之余之说。
头发黑不黑、是否润泽跟肾气相关。发为肾之华,就是说头发是肾的花朵,是肾的外现。肾又是主黑色,所以头发是否乌黑靓丽,实际上跟肾的好坏密切相关。头发是否滋润也跟肾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肾主收敛,如果一个人肾气的收敛能力特别强的话,头发就滋润,还不容易脱发。反之,如果肾虚的话,肾精收藏的力量不够,就容易脱发。
头发的生长速度跟肝血相关,因为肝主生发。头发还有一个别名,叫做
血余,即发为血之余。所以肝血不足,头发就会变白和干枯,并最终导致脱发。
秃顶是一种典型的脱发疾病。有的人掉头发只掉头顶的,这一是与前面提到的肝血有关,二是跟脾胃有关。这种人在平时的生活中无端思虑过多,而且常想些没有用的,用中医的话来说,“思则气结”,人想得多了就会把气机结住,这叫做“思伤脾”,同时还会伤血,就造成了头顶掉发。
《黄帝内经》里讲,女子到了35岁的时候,额头就会出现
白发,这是因为此时的女性胃脉开始衰落。胃脉走前额,所以女性这时还容易长抬头纹和鱼尾纹。男子的头部除了头发外还有胡须,那么就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有的男人是胡子白了,头发没白;有的却是头发白了,胡子没白。那么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男人长胡须是由冲脉所主。冲脉起于会阴,对于男子来说,联系的是两个睾丸;对于女子来说,联系的是卵巢。冲脉沿着人体正中线任脉的两边慢慢上来,对于女子来说,女子的阳气不足,所以冲脉就散于胸中,故女子长乳房;对于男子来说,男子阳气足,冲脉不会停留在胸部,而是继续往上走,停留在下巴、嘴唇边、人中,于是男子在这些地方长胡子。
《黄帝内经》把冲脉归为奇经八脉一类,与十二正经是不一样的一套系统。奇经八脉是元气流溢的系统,十二正经是我们人体正常的生理系统。所以头发和胡须,恰恰是表明了我们人体两个方面的一个问题。肾虚就会头发白,任脉、督脉、冲脉虚的话就会胡子变白。如果人头发白胡须不白,说明你肾虚,但任脉、督脉和冲脉不虚;如果人头发不白胡子白,说明肾没有虚,任脉、督脉和冲脉虚。
◆头皮屑
现在我们很多人都被头皮屑的问题所困扰,使用了很多种去屑洗发液仍不见本质性的好转。从中医的角度来说,阴盛阳虚所以导致头皮屑的问题。就是肾精敛不住虚火,虚火上炎,总在上面飘着,时间一长,头皮上的精血慢慢变少了,于是头皮得不到滋润,产生了头皮屑。
◆出头油
还有很多人头油特别多,总是呼呼地出油,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是脾输布太过的缘故。人的脾是输布四方的,如果脾气输布太过,肺气往下降的功能就会不够,人体的油脂就往上面飘,导致头部总出油。所以,头油过多实际上是脾和肺两脏的病。
◆
斑秃 斑秃俗称鬼剃头,就是突然哗哗地掉头发,导致头部的某一块地方不长头发。斑秃实际上跟我们的情志有很大关系。如果过度焦虑,或者生一口大气的话,心结不开,就有可能造成斑秃。
头发的养护与保健
◆给生活减压
我们的头发有一个别称——烦恼丝,就是说头发的病都跟烦恼有关。烦恼可导致多种疾病,头部的尤其多,所以我们要想做头发和头部的养护和保健,首先就要袪除烦恼。
现代人太重科技,而轻文化,这就容易产生烦恼。那么我们要学会给自己的生活减压,让生活简单一些,使自己成为一个乐观向上的人,这样我们的免疫系统就会十分强大,疾病就无从入体,自己还可以得到一头乌黑浓密的靓发,何乐而不为呢!
◆做头部按摩
我们日常要多梳头。梳头也有讲究,不能用太密的梳子去梳,选择粗一点的,而且最好是木梳。在没有梳子的情况下,用手梳头也可以。
梳头就是头部的按摩,头部按摩法一定要先从前额开始,从阳明胃经走到少阳胆经,然后再走到后边的太阳膀胱经。我们可以采取五指梳的方法,就是用五根手指按上面的规则在头上捋,捋的时候手要稍微重一点,通过指尖来按摩头皮,这对头发的养护非常有好处。
◆春天散发,睡觉散头卧
在春天的时候,我们不要约束头发,比如不要梳马尾辫,一定要把头发散开,这样才能提起头发的生机。再有,睡觉的时候要把头发披散开来,不要把头发梳紧,这也是一种对头发很好的养护方法。
◆不湿卧
现在很多人越来越不注意的一点是湿卧,洗完头发或洗完澡没有把头发弄干就马上去睡觉。这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疾病,比如说
头痛、眩闷、两眼发花,乃至脱发、脸也发黑,甚至会造成齿痛或
耳聋等疾病,有时还会头上生白屑。还有,不要常用吹风机吹干头发,那样会造成头发的干燥,最好让它自然晾干。
◆脑部的保养
道教有一个三丹田学说。道家认为脑部为上丹田,是精髓的聚集处;心为中丹田,是神能的聚集处;少腹(小腹)为下丹田,是精气的聚集处。“田”为何意?中国是个农业文明古国,对土地的认识很深刻,认为田是可以耕耘播种的,就是种下了种子就能生长发芽的地方。那么三丹田就是可以生发出精、气、神的地方。精是生于下丹田,气是生于中丹田,神是生于上丹田;而中丹田还是精、气、神三个能量转换之所。
道教非常重视三丹田,尤其重视上丹田脑部的保养。道教养生术认为真正的长寿是“长生久视”,就是眼睛要特别的好,头脑特别清楚。道教养脑的方法就是练静坐,通过练习静坐,让心神安定。现代医学发现,心神安定时人的脑电波非常稳定且有节律。
2
[
本帖最后由 臣本布衣 于 2008/10/1 15:16 编辑 www.med126.com]
-----------从头到脚说健康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08-10-02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曲黎敏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3
人为什么要睡觉?
人为什么要睡觉?中医对睡眠的机理是怎么解释的呢?
中医认为,人的体表有气运行,像人体外围的卫士,名卫气。卫气是固摄阳气的,它在人体体表不断地运化行走。白天卫气行在人体的阳分里,晚上则行到阴分里,就是行于阴经。阳气只要一入阴经,人就想睡觉。卫气在阴经中行走完,出离阴经的一瞬间,人就会醒来。这就是中医对睡眠机理的解释。
◆
失眠 人为什么会失眠呢?
当下社会中,造成失眠的第一条原因就是
心肾不交。如果人的
心火上炎,肾水下行,就形成了一个心肾分离,心肾分离就会造成人到晚上想睡睡不着,白天又特别疲倦,两腿发沉。心肾不交造成的失眠较难治疗。
第二条是血不足。血不足也会造成失眠。中医里有一种说法,叫做中焦受气,中焦就是我们的脾胃。人的血从何而来?实际上血是从胃来的,人体是通过胃消化食物,把食物的精华转变成血。血是一种能量,代表着一种动能,输布四方,供人体所需。血不足,不能有效地上输于脑的话,脑部就会因缺血而导致失眠。
第三条,胃不和则卧不安。假如晚上吃得太多,也会造成失眠。人活一口气,气是用来睡觉的,也是用来消化食物的。如果晚上吃得过多,气就会受到中焦阻隔,阳气不能上输于脑,造成失眠。
◆为什么喜卧
我们常会发现,有的人特别喜欢躺着,没事就躺在床上睡一觉。挂在嘴边的话是“站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歪着,歪着不如躺着”。其实喜卧也是病。
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湿气过重。湿气重的人偏虚胖,特别懒,不爱动。这样的人体内的气机不清爽,于是总想睡觉,越睡就越胖,越胖越不爱动,慢慢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导致身体内的湿气代谢不掉,
糖尿病等诸多疾病此时都会乘虚而入。还有一种属于
肾精不足,全身无力,在中医里叫做少阴证,用三个字描述,叫“但欲寐”。“但”是“只是”的意思,“但欲寐”就是只想睡,但真躺到床上,又睡不着。这种情况是属于心肾的病。
还有一种人喜欢上午睡觉,这也是因为湿气过重。上午7时到9时的时候是胃经当令,9时到11时是脾经当令,阳明胃火老起不来,上午就喜睡。上午喜睡,人的阳气就振奋不起来,久而久之,人也会身体变差。
做梦是怎么回事?
◆梦为魂魄飞扬
关于做梦,中医的理论认为是魂魄飞扬。中医一再强调,人体的五脏皆有神明,那么魂和魄各是哪个脏器的神明呢?魂是肝的神明,魄是肺的神明。
人在睡眠中,不同的时间段由不同的经脉所主。夜里11时是胆经当令开始睡觉,凌晨1时到3时是肝魂所主,凌晨3时到5时是肺神所主。所以在这个时间段做梦,属于魂魄收敛不住的一个象。
肝魂跟理智相关,肺魄跟本能相关。那么人在3时之前做的梦是跟肝魂有关,也就是跟理性有关;3时后做的梦跟肺魄有关,也就是跟人的本能有关。
◆梦象
《黄帝内经·灵枢》“yin邪发梦篇”中专门记述了古人对梦境的各种理解。如人体里要是阴阳之气都很盛的话,就会梦见互相厮杀;要是肺气特别实的话,就会梦见使用金属兵器进行厮杀,因为肺按五行的配属是属金的;如果上面的气特别盛的话,会梦见飞翔,经常梦见飞翔的人,一般性格特点是比较追求完美的那种,对万事万物都有一种追求完美的心理,他们的气老调在上头下不去,就会总梦见自己飞翔;而对于另外一些人,他们的气总是沉在下面上不来,这类人做梦就爱梦见自己坠落深渊。
在《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里,专门把人体的五脏和五声、五志、五色全都配属了。
如何治疗失眠?
◆从头到脚放松法
这里我提供给大家一个消除失眠的方法,叫从头到脚放松法。
首先我们躺在床上要先放松头部,从头发开始,放松头发,然后放松眼眉(当你有意识地注意到这一点的时候,你常会发现,刚才的眉头都是紧锁着的)。眼眉放松后做深呼吸,慢慢地深呼吸,然后再慢慢地放松肩膀。我们最不容易放松的地方就是肩膀,这个部位经常是抽紧的,现在我们要让自己的肩膀有意识地放松。再然后是心、肾……就这么一直想下去,想到最后,每一根手指头和每一只脚指头就都放松了。一般没等你想到脚呢,就已经进入到睡眠当中了。
所谓的睡眠一定要先睡心,你要先让心能够静下来,心能够先睡下,那么身体才能够听从心的安排,才能够睡下。
◆睡觉虎抱头
我们在睡觉的时候要向婴儿学习。婴儿的睡眠姿势有一个特点——虎抱头,就是他的两只小手总是扬在上面,就好像老虎抱着头那样。四仰八叉的睡眠姿势是最放松的。这其实是肺气足的一个象。
刚出生的婴儿睡觉是不用枕头的,一般垫个小毛巾在头底下就可以了。人老了以后,逐渐气虚,于是乎枕头就会越来越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成语“高枕无忧”的来历。
◆心肾相交法
心肾相交法可以促进睡眠。动作很简单,用我们手心上的劳宫穴去搓脚心上的涌泉穴。脚心上的涌泉穴是肾经的一个主穴,手心上的劳宫穴是
心包经上的一个穴位。
假如我们晚上坐在沙发或床上看电视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左手的手心去搓右脚的脚心,用右手的手心去搓左脚的脚心,这对促进睡眠非常有帮助,而且简单易行,自己在家里都可以做,有
失眠症的人不妨尝试一下。
-----------从头到脚说健康4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08-10-03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曲黎敏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健康篇
曲黎敏 著
五官为五脏之官
中医认为,五官与五脏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故有“鼻为肺之官、目为肝之官、口唇为脾之官、舌为心之官、耳为肾之官”之说。
◆鼻为肺之官
鼻子的外形为胃气所主,鼻孔为肺气所主,所以肺开窍于鼻,鼻是肺之官,只要人的肺有病首先就会表现在鼻子上。这里讲的鼻子主要指的是鼻孔里边,肺热则鼻孔出气粗、热;肺寒则鼻孔冒凉气。比如当人得肺病的时候,就会出现喘息鼻张的症状。
◆目为肝之官
肝开窍于目,得了肝病会在眼睛上有所表现,一般得肝病的人两个眼角会发青。孩子如果受到惊吓,鼻梁处常会出现青筋或者青痕,这也与肝有关联。
◆口唇为脾之官
脾开窍于口,口唇是脾之官。得脾病的人会出现唇黄或者嘴唇四周发黄、嘴唇脱皮、流血等症状,这些都是阳明燥火太盛造成的。
◆舌为心之官
舌为心之官。心脏有病一般会出现舌头不灵活、舌蜷缩等症状。口误、经常说错话,也是心气不足的象。
◆耳为肾之官
耳朵是肾之官。耳朵的病都会跟肾相关。《黄帝内经》里有“肾开窍于耳”的说法。得肾病的人会有耳聋、
耳鸣的症状。
◆五官通利则五味、五色、五音方能俱辨
五官的关窍必须保持时刻通利,它们的功能才能正常地发挥出来。“肺和则鼻能知臭香”,意思就是如果肺气很好的话,鼻子才可以闻到五味;“心和则舌能知五味”,意思是心气和,舌头的分辨能力才会特别强,舌头才可以尝出五味;“脾和则口能知五谷”,是说如果脾气很好的话,人的口方能感受到五谷的味道,有食欲;“肝和则目能辨五色”,是说肝气正常的话,人的眼睛才可以看清楚各种颜色;“肾和则耳能闻五音”,是说肾气很好的话,人的耳朵就能听见五音。
《黄帝内经》上还有“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为
痈”,就是说五脏六腑如果有病变,就会造成七窍不通,甚至会
积聚成痈、成癌。
目为心之使
《黄帝内经》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意思是眼睛可以反映出人体各个脏腑的精气的盛衰。《黄帝内经》还有“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整个的眼窝是精气的表现,其中肾的精华表现在瞳孔;瞳孔外的黑睛是由肝精来决定的,因为肝开窍于目;心的表现在眼睛的血络上;肺表现为白睛;脾的精华表现为约束整个眼系。也就是说,我们眼睛的好坏跟五脏六腑的精气全都有关系。
中医讲,眼睛是心的使者。心又藏神,心是神明所呆的地方,所以神散则目惑,就是一旦我们的神散了,眼睛看东西必然要老花。俗语有云:花不花,四十八。这是说人一般活到了48岁的时候,眼睛就有可能会花掉,其实眼睛是否老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神散不散。
眼病
◆眼泪汪汪
眼泪汪汪是由于肺气不足和肝的收敛功能不足所致。眼泪汪汪在面相学里称为“含情眼”。比如说《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总是眉目含情,眼泪汪汪的。这类人的肺气不足,而肺主通调水道,肝也主水道,那么肝肺功能虚,输布和肃降的能力就弱,导致水气总是壅在上面,或者水道老收不住,这种人就会总眼泪汪汪的。
◆迎风流泪
有的人会有迎风流泪的毛病,他们只要一遇到风就会流眼泪,这是属于肝经不能收敛所致。
◆眼干
眼睛发干是肝血不足同时阳气虚的象。这种人在平时的生活中很容易发脾气,爱发无名火。
◆眼外凸
眼睛外凸也是眼病。我们常会看到眼睛往外凸的人,这种人一般眼压并不高,大多与饮酒过度有关,也是肝经收敛不住的象。这种人脾气大,爱发火,比较争强好胜,有此症状的女性很多还会得甲亢。
◆眼袋
有的人眼下总是有厚厚的眼袋,这其实是一种
水肿。眼下这个地方是小肠经所经过的,它跟三焦、小肠、肾都有关。如果这里出了问题,基本都是因为阳气不足化不开水,水液代谢不掉,这属于寒邪造成的疾病。上眼皮肿是脾湿,下眼皮肿是阳虚。
眼睛的保养方法
◆熨眼法
熨眼法就是用劳宫穴来热敷眼睛。先将双手搓热,然后闭眼,空掌捂在眼睛上,多停留一会儿即可。每天一次,一次21遍,可以明目去风,去目瘴。如果我们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可采用熨眼法,这对眼睛的休整很有好处。我们还可以经常做眼保健操,让眼睛变得更灵动。
◆后眼按摩法
在我们的后脑勺正对眼睛的地方,有两个椭圆的凹陷,这里就是“后眼”。人为什么会感觉到身后有人跟着呢?
正是后眼在起作用,也就是我们俗话常说的“后脑勺长眼了”。我们没事的时候应该经常地去按摩后眼这个地方。
如果后眼这里鼓起来了,说明眼压太高了,可以用针刺的方法轻微放血,压力一释放,眼睛马上就清亮了,还可以经常按摩。按摩时的重要原则是一定要闭上眼睛。闭眼按摩可以很快使眼睛干涩、眼花等症状明显地得到改善。
-----------从头到脚说健康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08-10-04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曲黎敏
长江文艺出版社
5
健康篇
曲黎敏著
耳朵的保健
耳朵的病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耳鸣,另一种是耳聋。在中医里,三焦经和胆经都是少阳,少阳是阴阳交通的枢纽,阴阳交通不利,就会出现耳病,所以耳朵也属少阳,有生发之象,那么像耳鸣这样的病症就肯定跟阳气有关。《黄帝内经》里对耳鸣的说法是“耳聋浑浑淳淳”,意思是耳鸣的时候耳朵里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声音,最主要的有两个象,要么如蝉鸣,要么轰轰响。蝉鸣就是像知了叫一样,这是大虚之证,主要是因为肾精不足;轰轰响就像耳朵里成天火车隆隆开过,这是实证,主要是三焦不通,是内部火太重造成的。
耳朵的保健方法——心肾相交法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保养耳朵呢?中国古代耳朵的保养方法有三种,都属于心肾相交法,就是通过让心火与肾水关系相协调的方法来让人体的阴阳气机协调,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心肾相交法一:鸣天鼓
心肾相交法的第一种叫做鸣天鼓。我们的后脑勺就叫作天鼓。鸣天鼓要用到我们的听闻穴和劳宫穴。人体的劳宫穴是最操劳的一个穴位,它是一个火穴,像我们肚子疼了,马上就不自觉地用手去捂肚子,所以它是很操劳的。
具体鸣天鼓的做法是:先用我们的
手掌心,即用劳宫穴贴住耳孔,把整个手搭在后脑勺上,将食指放在中指上,然后往下一弹,产生一个弹击的力量,就这样使劲压住听闻穴,然后弹拨后脑壳,弹几次再压紧,然后突然放松,耳朵就会有一种特别清爽的感觉。经常这样做对耳朵的保健作用很大。
◆心肾相交法二:按摩听闻穴
第二种叫做按摩听闻穴。耳朵里的听闻穴要怎么做才能按摩到呢?其实还是采取的心肾相交法。
中指的指尖是心包经的井穴,属于心,耳朵、眼属于肾。首先,掌心向后,然后用中指插进耳朵孔里,塞进去以后,手指在里面转180度,让掌心向前,然后让手指轻轻地在里边蠕动,要注意,不要使劲地杵,而是轻轻地蠕动,就像小虫子一样在里面轻轻地动,按摩上二三十秒后,突然将手指向前外方猛地拔出来,最好能听见响。这就是完整的按摩听闻穴的一个方法。如果你的手指插进耳朵里去以后,觉得指尖有一种黏着感,有吸力的话,这是湿气太盛的一种感觉,按摩完了以后,猛地将手指拔出来即可。
这里提醒一件事,做任何动作都要以不受伤为原则,就是说动作要轻、要柔、要缓,指甲也一定要剪得很干净,然后用指尖轻轻地按摩耳朵里边的听闻穴,千万不要伤到耳朵。
◆心肾相交法三:手心搓脚心
第三个心肾相交的方法叫做手心搓脚心。我们千万不要小瞧了这个方法,这里面融汇了很深的中医道理。
我们的脚底板有一个肾经的穴位叫涌泉穴,而我们的手上是劳宫穴。我们可以平时没事的时候坐在床上,左、右手交叉,用掌心搓脚心,或者用手心拍打脚心。这样做有助于让肾发挥收藏的功能,把气往下引,把上面的虚火拽下来,这样气就不会壅在上面,病自然就好了。
我们前面说过,如果人生一口大气,气全憋在上面的话,那就有可能会造成耳聋和耳鸣。那么,用手心搓脚心有利于我们疏通人体的气机,气机顺了,经脉通了,耳朵的病自然就会改善。而且这样做有助于改善睡眠,对有
高血压的病人也非常有好处。
面色
古代用“面”字表示人的整个面部。“脸”字在魏晋时期才出现,只表示两颊的上部。到了唐宋时期,口语中才用“脸”表示整个面部。
我们看一个人,通常先要看他的脸色,用专业一点的词叫做面色。那从面色上可以看出什么呢?中医里讲,“望而知之者谓之神”,从面色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病象。我们下面一一讲解都有哪几种病象。
首先是面尘脱色。面尘脱色的“脱色”是什么意思呢?脱色的一个解释是指没有颜色,脸色一点儿都不红润了;还有一个解释是说没有表情,就是人如果血不足,那么就会连表情都没有了。面尘脱色在中医里边指的是肝病,是血虚不能上荣之象,就是血太虚了,导致脸上没有了表情,同时面色惨白,甚至口唇都是惨白的颜色。
还有一种叫做面如漆柴。这是肾病的表现。漆柴是什么样子呢?就像刚刚上过一层漆的柴火一样。年长的人都知道,过去人老了家里都要准备棺木,棺木是极讲究的,要一层一层地打磨,然后再一层一层地上油漆,每年漆一次。上了10年或者20年油漆后,棺材的外观非常之亮,叫做光可鉴人,这样才算好棺木。这也就是说,哪怕是黑,也必须是很有光泽才好。在中医里,人的神就像蜡烛的光一样,是可以表现出来的,人脸上的光泽就是神的外现。如果你的脸像脏兮兮的木头上刷了一层黑油漆,既黑又暗,还很憔悴,没有一点光泽,就是肾病的象。五行中,黑色为肾所主。如果面红,并且眼珠子发黄,这是心包经的病。这样的人老有点喜笑不休。
还有一种叫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这种面相是什么样呢?就像人的脸上蒙了一层尘土,身体也一点儿都不滋润了。这实际上是胆气被郁,胆经生发不起来,精气不能上荣到身体的各个地方的象。
再有一种叫颜黑、鼽衄。这是什么病呢?颜黑属于胃肾病,这样的人整个前额都是黑的,前额为脾胃所主,前额发黑是肾水上泛的象,也就是水反侮了土。如果前额黑,同时还出现鼽衄,这是太阴脾不能统血了。人的血应该是下行的,如果从上面的鼻子里冒出来了,就是脾不能正常发挥统血的功能所致。
如果一喝酒特别容易脸红,那这种人就属于肝有病,为厥阴肝经收敛不住造成的病。要是喝酒全身红,更是肝功能出了问题。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一定要注意。
此外还有“肺热者色白而毛败”,就是人身体上的汗毛卷曲、不润泽。“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就是脸上有红血丝。“肝热者色苍而爪枯”,爪枯就是指甲出现问题。凡是指甲的病都是肝病。指甲上有竖棱儿是肝病,是肝气被郁的象;横棱儿是肝病好转的象。“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因为脾主肌肉,脾有病的人脸和眼皮的肌肉总会不自觉地
抽搐,这都是脾中风的象。“肾热者色黑而齿槁”,就是有肾病的人不仅脸发黑,而且连牙齿也会干燥、枯槁,容易碎。这些都在《黄帝内经·素问》“痿论篇”中提到过。
-----------从头到脚说健康 6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08-10-05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曲黎敏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健康篇
曲黎敏 著
人为什么长眉毛?
为什么人会长眉毛?从外在功用来说,眉毛可以挡汗、挡脏东西。从中医的角度来讲,人体中皮主收敛,毛主发散,人要活着必须皮大于毛,不能过分耗散,只有多气多血的地方才会生出较浓密的毛发。在人体中,凡阳气生发足、血足的地方都会长毛,比如像眉毛、阴毛,以及身上的汗毛。眉头与膀胱经相关,膀胱经主一身阳气,眉毛中间由阳明胃经所主,阳明胃经是多血的。眉梢由小肠经所主,小肠经也是太阳经,是多气的经脉。
眉毛与性格有什么关联吗?因为眉毛是生长在多气多血的地方,我们人类又是通过眉毛来表达情感的,所以眉毛的形状、浓淡是能反映出一些人的性情的。比如眉毛很浓密的人,一般性格上属于比较爱操心的,因为这样的人气血很足,所以就爱多管闲事,也有多余的精力去操心;眉毛很淡的人,气血就不足,心也就会很闲散,懒得管事;有的人眉毛前一半浓,后面转淡了,一般是老来清闲的命;有的老人经常会长出几根很长的眉毛,叫做寿眉,就是说他的气血还算充足,阳气还有能力外散,阳气足,人自然就长寿。
◆眉毛的疾病——大风病
眉毛脱落是气血大伤之象,古代叫做“大风病”,就是我们现代医学所说的
麻风病。
麻风病在现代已经很少见了,但在古代为多发病。古人一旦发现有人得了此病,就会将他送到荒山里或者荒岛上,任其自生自灭,以免传染他人。这种疾病的一个表现就是眉毛的脱落。
汉代医家张仲景就曾遇到过这样的病人。张仲景有一次见到汉代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王粲,发现他有得大风病的征兆,就对他说你以后会得一场大病,我可以治此病,你如果吃了我的药,就可保无恙。但当时王粲正是少年得志、春风得意的时候,哪里相信张仲景的话,虽然碍于情面接受了药方,可回去就扔掉了。几年后张仲景再见到王粲时,问他你吃了我开的药了吗?王粲说,吃了。张仲景说,从你的面相上我就知道你一定没有吃药。你记住一句话,20年后,你的眉毛一定会脱落,然后再过半年你必死无疑。事情果真如张仲景所料,20年后,王粲一夜间眉毛全部脱落,再过半年就去世了。
中医是很注重观察万事万物的,它可以从很细微的地方看出一个人身体健康的状况,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重观察细节,随时了解自己身体的动向。
脸颊和人中
经过脸颊的经脉中,大肠经是走脸颊的,大肠经“贯颊”。“颊”字在《说文解字》里解释为:面旁,就是指脸的两侧,从眼到下颌的部分。小肠经循颈上颊,当它有病的时候就会“嗌痛颔肿”。“颔”就是俗话说的下巴颏子。过去赵本山的小品里边说“脸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那么这里脸大脖子粗的“脖子粗”,其实是颔肿,是小肠吸收不好所造成的病。这种人的脸显得特别大,两个腮帮子都胖得嘟噜下来了,这是小肠病。
胃经起于鼻交中,循颐后下廉,至额颅。“颐”这个部位在哪里?我们只要把手捂在脸上,当你微微笑一下的时候,脸上会动的那个地方就叫做颐。所以我们懂了这个“颐”字,也就懂了颐和园名字的意思,我们一走进颐和园心情就会一下子特别的宁静,特别的柔和,就是一团和气,使人很自然地微笑,而不是大笑,大笑叫“过喜则神散”,过喜则人的神就散了。
人中
我们讲脸部经脉循行的时候说过,大肠经向上入下齿中,然后出来绕行于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现在我们就来讲讲人中。
人中这个地方有很多的名称,比如寿宫,子庭。一个人的气血怎么样,子嗣多不多,女性月经调不调,男性生殖器行不行,都可以通过人中有所反应。所以人中这个地方很重要。中国古代看面相要看“一凸起,一凹进”,一凸起指看鼻子,一凹进指看人中。
人中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因为它是任脉和督脉在人脸上的一个交汇的沟渠。由于任脉主血,督脉主气,所以人中这个地方就是气血交通的沟渠,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人的气血水平。
那为什么叫寿宫呢?如果一个人的气血特别足的话,就会特别长寿,所以这个沟渠就应该是长宽深的;还由于督脉主男性的生殖,任脉主女性的生殖,如果一个人的人中长得好,就说明这个人的子嗣会非常多,孩子个个都会很健康。所以,从人中上就可以看出我们人体的健康水平。假如人耗伤气血耗得太厉害了,人中就会平掉;但只要好好休息,好好养,那人中最起码能宽一点、深一些。所以,在中医里人中这个地方很重要,比如人昏倒了就会去掐人中来急救。
在书的上一章中我们曾经讲过提肛术,如果经常练的话,人的精气就会足起来,人中的象就会慢慢地好起来。为什么这样做会对人中有好处呢?中国古代认为,人体下腹部有一个会阴穴,从这里生出来三条经脉,分别是督脉、任脉和冲脉,这叫一源三歧。其中督脉主气,任脉主血,冲脉主性。人就活在这三条经脉上。
中国文化处处都是相通的,像中国的神话传说全是人类关于生命的最初的一种想象,里面有关于太阳、月亮的故事。如果有人想了解一下可以去北京首都机场,那里的墙上画了关于太阳、月亮的传说。太阳里边有一只
乌鸦,但是这个乌鸦很奇特,叫“三足乌”。
月亮里面有一个蛤蟆,叫“三足蟾”,也是三只脚,这都与人活在这三条经脉上是一回事,天地人都是一个象。
人的根本也是三足,人的三个足就是督脉、任脉和冲脉,这三条经脉就决定了人的生死存亡。讲人中要从会阴讲起,因为会阴是人之根,就像日月的精华一样,这个地方是人的精华。三条经脉从会阴里面出来,然后在人中这个地方汇聚,所以这就是中国古代相法上为什么重视人中的道理。正是这三条经脉汇聚在人中,所以人中这里汇聚了气、血、性,它就成为气血交通的“沟渠”。
人中这个地方越长、越宽、越深越好。长,代表气血交通的路途长。宽、深,代表气血的量大。人体的根全表现在人中,所以人中又叫“立人”。你这个人怎么样,精气神怎么样,看人中;你这个人寿命怎么样,看人中;你这个人子嗣怎么样,还要看人中,全因为这里的气血性都是从人的根而来。
-----------从头到脚说健康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08-10-06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曲黎敏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健康篇
曲黎敏 著
7
嘴与咽喉
嘴唇的两边有两个穴位,叫做迎粮,鼻翼两旁叫“迎香”。通过名字就彰显得很清楚,鼻子是闻香气的,嘴是吃粮食的。古人认为,人的嘴巴最关键的作用就是要用来吃粮食的,所以这个穴位叫“迎粮”,不叫“迎菜”、“迎水果”什么的。
我们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好好吃饭,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传统文化中,一再强调一定要好好吃饭,而这里所说的饭指主食。古代人不懂得什么叫维生素,但是那时的人知道米和面是种子,种子就是只要种在地下,就能够生根发芽,生长出来。所以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强调的是要吃种子,要吃这些能够继续生发的东西。说到吃种子的问题,我要特别说一点养生之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粮食丰收的时候,这个时候年轻人可以去吃新打下来的粮食,新的种子,可是恰恰老人就不可以吃新粮,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新打下的粮食的生发之机太旺,如果老人吃了的话,容易引发他的宿疾,意思就是老病根儿容易被勾出来,所以老人到了秋天在饮食上还是要偏以旧粮为主,不要过度地吃新粮。
现在经常有人说:“我孩子胃口特好,特别能吃,鸡腿一顿能吃好几个!”我们要记住一点,
鸡肉还是少吃为妙。因为鸡为火性,也为发物,多吃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胖。而且古人认为年轻人多吃肉容易引发性欲,所以最好的原则还是少吃肉。
现在的肉很多炖出来都不香了,其实这也是动物元气不足的缘由。元气是藏于肥肉和皮相交接的膜里,所以肥肉上边膜的那部分一般都好吃,比较香。这也告诉了我们不要
盲目减肥,过分追求苗条。减肥就是把人体的油脂全消耗掉了,而减的地方恰恰是人藏元气的地方,所以必然伤害了我们的身体,要靠锻炼的方式减肥,而不能靠快速去油脂的方式减,那样会使人得怪病、奇症。
那我们经常说的肿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水肿是元气不足,湿气又重,阳气不足,又带不走湿邪所致。手指头压在皮肤上,气不能把它顶起来,皮肤失去了弹性,压下去就起不来了,这就叫肿,就是里面没有元气了。
所以,我们人不管怎么吃都要懂得一条:为什么叫迎粮穴,为什么一定要吃粮食,自古就有道理在里边!
◆嘴唇病症——口腔溃疡
嘴唇这里主要与两条经脉有关:肝经环唇内;胃经也是从这里经过。所以,假如嘴巴出现了歪斜的现象,就是胃经病,是胃气被郁的象。如果一个人老是生气的话,平常表情还不会显出口歪的象,但只要一笑,你会发现嘴斜得很厉害,这就是胃气不舒造成的,是胃经的病。同时,脾开窍于口,如果嘴唇不丰满、不滋润,这就是脾病。
常见的嘴唇疾病,是口腔溃疡。中医里,凡是长在外面的疮疡,都称之为阳疮;凡是长在里面的,称之为阴疮。阴疮是阳气不足造成的。这种口腔溃疡表面上看是一种很小的病,虽然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一点儿影响,但人大都会忽视它,要么不去看医生,要么随便吃点药。实际上,如果不是单纯的胃火上攻导致的溃疡,而是经常反复的话,那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身体很虚弱的表现。
中医里讲“胃主血所生病”,胃经环唇,而肝经环唇内,肝主藏血,所以口腔里面的溃疡主要是血不足引起的。血的输布能力不足,或者肝都无血可藏就会出现口腔溃疡。
怎么治,怎么养呢?当然还是要恢复脾胃的功能,天然的维生素都在五谷杂粮里,所以根本原则还是好好吃饭,不偏食。
咽喉要道
我们不要小瞧了咽喉的问题,咽喉的病都是大病。为什么有“咽喉要道”之说,因为咽喉离人体最重要的器官——脑袋最近,走咽喉的经脉一共有八条之多,所有上脑、上头的经脉,全都要经过咽喉,人脑袋的病都跟咽喉和颈椎有关,那么咽喉就成为了一道屏障,来阻挡疾病的上行。
我常说人的身体比大脑更聪明,因为我们的身体知道人的大脑是要用来思考、用来学习的,不可以破坏它,所以我们的身体就安插了咽喉这道天然屏障在这里,把一切的病症和邪气拦在这里,阻其上行。咽喉病实际上是在帮助我们拦脑病,故我们要重视咽喉疾病,要及时地去医院治疗咽喉疾病,否则疾病再往上走,就到了脑子,那样,就会对人造成极大伤害。
何为咽喉?咽喉实际上由咽和喉两部分组成。《黄帝内经·灵枢》“忧恚无言篇”中说:“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
重楼玉钥》则说:“咽者胃之系,喉者肺气之所通。”意思就是咽是食物上下的通道,咽是走两边的;喉是走中间的,喉主声音的,所以它是气上下的通道。这里明确指出了咽与喉的不同之处。
咽是食物上下的通道,它的问题就涉及食道的问题,那么它就跟胃气很有关系。喉是气上下的通道,所以喉跟肾和肺有关系,因为肺是主一身之气的。那走咽喉的八条经脉分别是什么呢?第一条是肝经。肝经走喉咙的后面,肝经在中医里称之为厥阴,所以它在最深层,在后面,从喉咙之后入颃颡,直接入脑,脑子上的血都是从肝经这里走上去的。所以,如果肝经不畅,喉咙后边那部分就会有特干的感觉,就会出现口苦口干的症状。
第二条是肾经,肾经也叫“循喉咙”。循是什么意思呢?循就是走一圈儿的意思,“循”字实际上是从“旬”来的,我们都知道,一旬为十天,一个月为三旬。古代的军队为什么叫“军”?走一圈的车叫“军”。古代的军队在停留驻扎的时候,用军车摆一个圈,两个车辕一相对,就形成了门,过去老戏里就有“辕门斩子”这一出。所以“军”字是这么来的。我们经常说的咽肿就是跟肾经有关,气只上不下了,而肾经在喉咙这里要走一圈,所以脖子这里就会出现整个的咽肿。
然后还有三焦经,也走咽喉。另外还有小肠经,小肠经是循着咽往下走的,循咽下膈抵胃至小肠。此外还有胃经,胃经也是走咽喉的,我们有时会出现颈肿,脖子变粗,舌头也会跟着麻痹,这就跟胃经有关。胃火是主阳明燥火,所以如果胃火上逆,不能降的话,就会把脖子这里给憋粗了,然后又得不到津液的滋润,慢慢地喉咙就会得很重的病。
脾经也走咽喉,脾经是挟咽的,所以如果咽的两边疼痛就为脾经所主。此外还有心经,心经也是挟咽的,走两边,如果喉结以上痛的话跟心经有关。还有一条走咽喉的经脉是督脉,督脉是上贯心入喉,所以如果
心力衰竭的话就会在咽喉这里出现症状。
-----------从头到脚说健康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08-10-07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曲黎敏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8
曲黎敏 著
颈椎与双臂养生
颈椎是人体最脆弱的地方之一。就人体而言,前面最重要的是咽喉,后面最重要的是颈椎,中段最重要的是腰。在日常生活中,颈椎采取什么方法进行锻炼比较好呢?在中国古代,有个特殊的方法叫
龟息法。要想了解龟息法,可以在家里养一只小乌龟,仔细观察乌龟是怎样活动它们的脖子,然后进行模仿。我们可以向乌龟学习养生,乌龟的脖子经常是一伸一出、上下左右地转动,人也经常这样做就能锻炼颈椎,就能养生,而且没准儿练着练着慢慢地连饭都吃得少了,既省粮食,又减肥,还长寿。所以买一只乌龟能给全家人治病,何乐而不为!
现在,社会上正在兴起一个对脊柱进行整理的方法叫整脊法。对于人体来说,脊椎非常重要,比如说像心脏病、
颈椎病,都有可能导致手指麻木。还有头疼等疾病也往往与颈椎有关,有可能是脊柱错位了,那么最好是找专业的技师来帮助整理脊柱,对于脊柱错位的问题,把它推回去就可以了。
我们还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伤后背。很多人打孩子打后背,以后不要这样做了,五脏的很多经脉都集中在后背上,人的后背有许多成对的神经,打这里会直接影响到包括心脏在内的很多脏腑神经。
在现代社会,很多人被颈椎病所困扰,这与很多人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例如长时间的伏案工作。那么可以采用按摩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在这里我需要强调一下,就是中国的中医认为,虚证不按摩。那么什么叫虚证不按摩呢?就是说按摩完了之后,第二天更加疼痛了,这就相当于虚证。按摩是一种非常好的治病方法,它实际上是中医里最基础也是最高妙的一种方法,但是找按摩师很重要,一定要找那些懂经脉的按摩师。按摩不能伤着骨头,就是从肉的层面去把它放松的方法。如果人的阳气大虚,如膀胱经气虚的话,那么椎间隙之间就会有压迫,这种压迫日积月累,就会造成椎间的骨刺一类的病。那么像这种虚证怎么去治疗呢?最好的方法还是应该吃药,吃对了药把阳气、元气恢复好了以后,元气慢慢会把椎间隙中间那个像气球一样的东西给顶起来,这样它自然就能够复原了。所以,不能单纯只靠按摩来解决颈椎的问题,要对症下药,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来操作。
两臂的保健方法——拍心包经
◆拍心包经可化解心郁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两臂我们采取什么样的保健方法呢?可以采用拍心包经的方法。
首先要说一下按摩的原则。一般来讲,按摩按里侧就可以了。像拍心包经就是走阴而不走阳。为什么走阴不走阳呢?因为阴是为血,它不容易动;阳气为气,易动,所以只要把阴经活动开了,阳经自然就能走通了。
拍心包经首先要掐住腋窝下的极泉穴,极泉穴为心经上的穴位,是一个解郁的大穴。如果人经常郁闷的话,就有可能在腋窝下长出一个包来,这是心气被郁滞的象。把极泉穴弹拨开了以后,就能逐渐化解了包。
如何衡量是否弹拨到了极泉穴呢?当我们弹拨腋窝下的一根大筋的时候,出现无名指和小指发麻的情况,就是弹拨对了。然后在这里多弹拨几下,同时用空拳沿着手臂的中线慢慢地拍下来,就能够化解心郁。
◆心包经与心经的关系
下面我们分析下心包经和心经间的关系。《黄帝内经》中认为,心经是君主之官。君主之官就有个特性,就是君主不受邪。心包经相当于心经的外卫。外卫是代君受过者,就好像过去的宦官。如果君主有了什么问题,我们是不能去打君主的,就是不能直接去打我们的心脏,那会更加危害我们的身体,但是,我们是可以去打宦官,宦官就是替君主受过的,所以我们就可以去拍打心包经。我们平常可以多弹拨腋下的极泉穴,然后拍打两臂前缘的中线,这个动作对缓解心经郁滞等多种疾病很有好处。
在心包经上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膻中穴。这个穴位于两乳的正中线。膻中也是解郁的大穴。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被气着了,经常会不自觉地拍打自己的胸膛,实际上这就是在拍打膻中穴。中医里认为心包主“喜乐出焉”,就是我们的快乐都是从胸口的膻中穴这里出来的。所以,我们有句老话——心花怒放。心花怒放的着眼点就是指膻中穴。膻中对于人体是非常重要的地方,西医的角度就相当于胸腺。
胎儿在母腹中时有一个很大的特性,就是胸腺特别巨大。当小孩子一出母腹以后,首先萎缩的就是胸腺,而且是快速萎缩。这能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实际上,小孩子能够在母腹中通过十个月的时间来完成人类几亿年的进化,首先的一个前提就是孩子的经脉一定是非常通畅的,而经脉通畅的前提是什么呢?就是一定要很快乐。现代医学认为,快乐的人能够比不快乐的人寿命增加五到七年。快乐是人体经脉通畅的一个前提。人只要一生气,经脉肯定就会堵塞。经脉的堵塞在中医里就意味着有寒邪入体。小孩子在母腹当中是非常快乐的,所以他们的经脉是无比通畅的,发育也是飞速的,胸腺就会很大。但当他们一出生后,膻中这个地方就要萎缩,就意味着人进入了一种苦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晚上没事儿的时候就可以坐在沙发上或躺在床上拍心包经,特别是患有失眠症的人,这样做既是养生保健,还是消除失眠的好方法。
◆人的身体就是“老天”
涉及心包经还会有一个问题,有的人手心老出汗,这相当于心包经不收敛,因为人的心包为厥阴经,是主收的,不收敛就会手心出汗。我们常有人只要一紧张就爱拼命地搓手,这种下意识动作其实也是一种自救,一种自我的帮助,搓手心就是在刺激心包经。
“老天”给了我们人很多自觉的下意识动作,这些动作没有人教,但人会在一定时候自动自发地去做,这些动作为我们人体防护和战胜疾病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那么什么叫“天”呢?其实我们的身体就是我们的天,我们的生命就是我们的天。就拿人心情紧张时搓手心这个动作来说,就是人在下意识地刺激心包经,导致手心冒汗,但我们不会去拍打心脏,那样就伤害了身体。人只有在喜悦的时候,才会捂住心脏这个地方,不使心气过于外泄。这些有趣的现象其实在间接地告诉我们很多养生的道理,我们不要忽略了人体本身的这些下意识的动作,每一个动作都有意义。
-----------
www.med126.com/wszg/-----------楼主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