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周流说甲流 一气周流,很多朋友认为一气周流是否要用上左路升的和右路降的才动起来呢。。。???不对 人身本气常态就是一气周流的 地气上为云,,,,天气下降为雨,,, 整个宇宙所有的形体都是按圆形和椭圆形的轨道运动 他们认为宇宙有个圆形的场,,使星体按圆形的鬼道运动的 这个背后的力量是看不到的 这个观念与一气周流的观念很相似 故从天人合一的角度讲,,一气周流是人体的本性 天道如此 人身一气是顺应天道的 故正常状态下升降周流,如环无端 药物本身是不改变一气周流态势的 药物是帮助恢复一气周流的 关于道家往回练气,,这里不做探讨 用药只是帮助恢复一气周流而已 一气周流为本,,药物治疗为辅 四气五味问题 内经,,,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 嗅觉的气和尝到的味,是一气周流的表现 能闻到的,是气,清轻 尝到味道浓,,,,药物一气的敛藏较好,, 薄荷,,,清凉,清单,清香,很远就能闻到 麻黄直接闻没啥味道 煎出来麻黄味道浓 这些药物或者收藏,或者偏于生散 有人说中药靠气味治病 不管是气还是味 虽然气为阳,味为阴 这个象与无形之气相比,,是有形的层面 我们要从象的层次去理解象背后的气 药的气味反应了药相对自己特色的层面定位 从药物的象(气、味,形,色。等) 药物的机械归经不易于灵活掌握药物 咱们对药物的把握最终要回一气上,无形之气 最终掌握药物的功效,特点,层面定位 用熟悉了,,理解透彻了,慢慢就能把气味融合起来了 最终是把握的这股气 甲流特点:发热,发烧,全身酸痛,不易退烧等 在判断上,很多人习惯看是太阳不开?还是阳明不降呢? 以前大千老师讲课时说过这问题 什么是寒热: 热是一气郁滞,气郁化火而为热 寒,阳气不足以温煦表现为寒 背后的问题不是寒热本身,,,而是一气的问题 寒热只是病相,,名相,,不是背后的一气问题 症状不是根本,,,症状不等于病机 要从一气的角度去理解甲流 不用拆分来看 凡是发热必然是一气郁滞 包括肾阳虚,,, 【h1n1的最佳首选预防方法应该每天灸关元穴中脘穴足三里】 气郁引起的原因? 今年,,,己丑年 太阴湿土司天 太阳寒水在泉 第五气,,主气客气均是阳明燥金 天气均匀流畅才好,,今年的天气不流畅: 气郁:该升不太升,,该降不能降 对应人,,也容易引起气的郁滞不畅 人在天地间,,受天地之气的影响是绝对的 这股浊气在今年盛行,,有它的特点 甲流患者,,一旦生病之后,,浑身湿气盛引起全身酸痛 湿气,,,,全身沉,,瞌睡,,全身酸痛 有朋友用猪苓汤来善后甲流 全身湿气引起的酸痛,,这湿气单纯用麻黄行气不够,, 麻杏石甘流通气机+猪苓汤,,,,参考方 猪苓汤,,流通全身湿气,,水湿流通出去 猪苓滑石阿胶 猪苓野生的,,,,不太好买,容易买到假的,,用薏米代替的猪苓比较保险 如果能买到真的猪苓,,,可直接用猪苓 代表汤关键药两位,,麻黄,,滑石 滑石流通水湿非常好的药 麻杏石甘汤 外面没受寒,,内无阳明高热,,,为何用麻杏石甘? 用药层次,,是用症状?还是一气周流角度看? 麻黄升达一气,,,石膏杏仁敛降一气 从温病角度说是偏于气的 用麻杏石甘汤来升降,宣通 用药从一气周流来考虑会更灵活,,用起来更上手 伤寒理解好了,,也就是一气周流的思路 甲流,,普遍反映来势汹汹,,相对还是温和,,不想saras那么可怕 六府是通降为和 藏则藏而不泻 在里面疏通起来难,,病的就重,,, 用滑石流通水湿,, 水湿接近有形之邪和无形之气之间 这时用滑石流通更好 第六期,主气客气都是太阳寒水,,,在泉寒水 那时水湿可能转变为有形之邪,,, 用竹茹,,等 水湿浊邪郁滞,,导致甲流特点 对于甲流,,用一气郁滞,,水湿停留角度加以治疗 小柴胡+防风通圣丸,,,也很好的方 里面也有滑石 都是成药,,,很方便的 该方的方向应该还是稳妥的, 可随缘告诉身边的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