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厥后,吸短多遗,议摄下焦。(阴虚阳动)
熟地(四钱) 桑螵蛸(二钱) 覆盆子(一钱) 五味(一钱) 湖莲(三钱) 芡实(二钱) 茯神(三钱) 山药(二钱)
某(四十)梦遗精浊,烦劳即发,三载不痊,肾脏精气已亏,相火易动无制,故精不能固,由烦动而泄。当填补下焦,俾精充阳潜,可以图愈。
熟地(八两) 麦冬(二两) 茯神(二两) 五味(二两) 线胶(四两) 川斛膏(四两) 沙苑(二两) 远 志(一两) 芡实(三两) 湖莲(三两) 金樱膏丸。
马(二二)阴虚体质,常有梦泄之疾,养阴佐以涩剂,仍参入通药可效,六味去丹泽加湖莲芡实
五味远志秋石 金樱膏丸。
张 阴精走泄,阳失依附,上冒为热,坎水中阳不藏,古人必以浓味填之,介类潜之,乃从阴以 引阳,与今人见热投凉不同。
熟地 龟甲 淡菜 青盐 茯神 柏子仁 女贞子 山药 旱莲草
某(二一)脉左弦右濡,梦遗,咳逆气急。
熟地 麦冬 萸肉 五味 牡蛎 茯神 女贞子 山药 湖莲 川斛膏 芡实 金樱膏加蜜丸,每服四五钱,淡盐汤下。
杨 脉垂入尺,有梦遗精,议填阴摄固其下。
熟地 萸肉 五味 山药 茯神 覆盆子 远志 线胶 湖莲 芡实 金樱膏丸盐汤下。刘 先患目疾,流泪,嘈杂不欲食,内郁勃,阳气过动,阴虚不主摄纳,春半连次遗泄,腰脊酸 楚,皆肝肾病矣。
熟地 龙骨 萸肉 茯神 丹皮 湖莲 芡实 远志
某 劳损漏疡,大便时溏,阴火上升,下则遗滑。
熟地 龟版 芡实 山药 女贞 建莲 炙草 豆皮
某 少年频频遗精,不寐心嘈,乃属肾中有火,精得热而妄行,日后恐有肾消之累。焦黄柏 生地 天冬 茯苓 牡蛎 炒山药
某 脉虚色白,陡然大瘦,平昔形神皆劳,冬至初阳动,精摇下泄,加以夜坐不静养,暴寒再折 其阳,身不发热,时时惊惕烦躁,从仲景亡阳肉 例,用救逆汤法,必得神气凝静,不致昏 瘈瘲 之变, 救逆汤去芍。
费 色苍脉数,烦心则遗,阳火下降,阴虚不摄,有湿热下注,此固涩无功。(阴虚湿热)
萆 黄柏 川连 远志 茯苓 泽泻 桔梗 苡仁
吴(二二)病形在肾肝。但得泻头中痛微缓,少腹阴囊亦胀,想阴分固虚,而湿热留着,致腑经之气。无以承流宣化,理固有诸,先泄厥阴郁热,兼通腑气再议。龙胆草 胡黄连 萆 丹皮 茯苓 泽泻
又 阅病原,是脏阴阴精之亏,致阳浮头痛,兼有遗精,月数发,下虚上实,纯以补涩,决不应病。性不耐丸剂,与通摄两用。
龟版 秋石 熟地 女贞 远志 芡实 湖莲 茯苓 熬膏。
钱(二十)脉右弦左垂,阴虚湿热,遗精疮蚀。
黄柏知母 熟地 萆 茯苓 远志 蜜丸。
某 梦遗病,乃是阴气走泄,而湿热二气乘虚下陷,坠自腰中至囊,环跳膝盖诸处可见,久遗八脉皆伤,议用通药,兼理阴气, 猪苓汤
又 熟地 五味 芡实 茯苓 湖莲 山药
宋(二三)无梦频频遗精,乃精窍已滑,古人谓有梦治心,无梦治肾,肾阴久损,阳升无制,喉中贮痰不清,皆五液所化,胃纳少而运迟,固下必佐健中。(下损及中兼治脾胃)
人参 桑螵蛸 生龙骨 锁阳 芡实 熟地 茯神 远志 金樱膏丸。
华(二九)神伤于上,精败于下,心肾不交,久伤精气不复谓之损,内经治五脏之损,治各不同,越人有上损从阳,下损从阴之议,然必纳谷资生,脾胃后天得振,始望精气生于谷食,自上秋至今日甚,乃里真无藏,当春令泄越,生气不至,渐欲离散,从来精血有形,药饵焉能骤然充长。攻病方法,都主客邪,以偏治偏,阅古东垣丹溪辈,于损不肯复者,首宜大进参术,多至数斤,谓有形精血难生,无形元气须急固耳。况上下交损,当治其中。若得中苏加谷,继参入摄纳填精敛神之属,方今春木大泄,万花尽放,人身应之,此一月中,急挽勿懈矣。参术膏 米饮调送。接进寇氏桑螵蛸散去当归。此宁神固精,收摄散亡,乃涩以治脱之法。
又 半月来,服桑螵蛸散以固下,参术膏以益中,遗滑得止,其下关颇有收摄之机,独是昼夜将寝,心中诸事纷纷来扰,神伤散越,最难敛聚,且思虑积劳,心脾营血暗损,血不内涵,神乃孤独,议用严氏济生归脾方,使他脏真气,咸归于脾,今夏前土旺司令,把握后天,于理最合,归脾汤。
又 立夏四日,诊左脉百至余,颇有敛聚之意,右关及尺,芤动若革,按脐下过寸,动气似若穿梭,此关元内空,冲脉失养,而震跃不息,此女子胞胎,男子聚精之会也。大凡内损精血形气。其胃旺纳食者,务在滋填,今食减不纳,假寐片晌,必烦惊惕,醒而汗,自述五心热炽,四肢骨节热痿如堕,明是阴精内枯,致阳不交阴,转枯转涸,自下及中至上,前投桑螵蛸散,固涩精窍,遗滑经月不来,奈寝食不加,后天生气不醒, 浓填补,于理难进,即参术甘温益气,又恐益其枯燥,宜参生脉以滋三焦,晨进人乳一杯,使气血阴阳,引之导之,迎夏至一阴来复,早用人乳一盏,隔汤炖热服,午后略饥,用生脉四君子汤。
又 一月来,虽经反复,参脉症形色,生阳颇有根蒂,近食蚕豆滞气,腹中微膨,食后口味酸浊。是久卧重者,脾阳运动之机尚少,而火升心烦,动气汗出遗精,虽减于昔,未得平复,总是内损已深。若调治合宜,只要精气复得一分,便减一分病象,长夏脾胃主令,培土助纳为要,而精气散越,仍兼摄固之法,刻下味酸微膨,补脾少佐疏胃宜晚进,其早上另制补摄丸剂,益脏真以招纳散失之气。
(晚服方) 人参 茯苓 白术 炙草 广皮 麦冬 五味 神曲 麦芽 炒黄柏
(早上丸方) 人参 桑螵蛸 白龙骨 淡苁蓉 五味 芡实 茯神 枣仁 金箔 金樱膏丸,淡盐汤送三四钱。
又 形色有渐复之象,较之夏至,病去三四。但诊右脉弦大,尚少冲和,左脉细促未静,谷进运迟,有吞酸 胀,寐中仍欲遗精,此中焦之阳,宜动则运,下焦之阴,固则能守,乃一定成法。午后服异功散加炒谷芽。
(晨服)遗症固涩下焦,乃通套治法,想精关已滑,涩剂不能取效,必用滑药引导,同气相求,古法有诸。
牛骨髓 羊骨髓 猪脊髓 麋角胶 白龙骨 生牡蛎 熟地 萸肉 茯神 五味 山药 芡实 湖莲 远志 砂仁 胶髓代蜜丸,晨服四钱,秋石二分化水下。
毛(二六)长夏暑温热郁,都令脾胃受伤,色黄神倦,气分自馁,因有遗泄一症,在盛年阴虚为多,及询纳食未为强旺,遗发必劳烦而来,脉象非数搏,议以养脾立法,归脾去黄 桂圆加益智龙骨。
项 脉左弱右弦,色黄食少,腹胀便溏,常有梦遗泄,此非阴柔涩腻可服,用煦阳以涵阴。生菟丝子 覆盆子 蛇床子 五味子 韭子 益智仁(煨) 补骨脂 龙骨 建莲粉丸。
丁 阴精走泄,阳不内依,欲寐即醒,心动震悸,所谓气因精夺,当养精以固气,从前暖药不错。但不分刚柔为偏阳,是以见血,莫见血投凉。(心肾兼治)
龟版(去墙削光一两) 桑螵蛸壳(三钱) 人参(一钱) 当归(一钱) 青花龙骨(三钱飞) 抱木茯神(三钱)
姚(二四)始于念萌不遂其欲,阳下坠而精泄,先梦者,心阳注肾,久则精血日损,不充养筋骨为痛。下损及中,食不运化,此非萸地腻膈,以及涩精可效,妙香散。
许(十八)阴气走泄遗精,务宜滋填塞固,今纳谷少而不甘,胃气既弱,滋腻先妨胃口,议用桑螵蛸散,蜜丸服三四钱。
戈 遗精数年,不但肾关不固,阳明脉络亦已空乏,欲得病愈,宜戒欲宁心一年,寒暑更迁,阴阳渐交,用桑螵蛸散治之。
顾(十九)滑精,用阴药顿然食减,药先伤胃,据述梦寐惊狂,精走无以护神,当固无形矣。
人参 生龙骨 桑螵蛸 益智仁 茯神 茯苓 远志 木香
吕(三七)有梦乃遗,是心有所触而致,经营操持,皆扰神动心,说商贾客于外,非关酒色矣。妙香散。
俞(三七)壮年形质伟然,脉来芤虚,述心悸怔,多畏惧,夜寐不甚宁静,此阳不易交于阴,过用劳心使然,用妙香散。
张(二四)形壮脉小,自述心力劳瘁,食减遗精,仿景岳精因气而夺,当养气以充精,理其无形,以固有形,妙香散。
支(二二)痰多鼻塞,能食,有梦遗精,医投疏泄肺气消痰,六十剂不效,问读书夜坐,阳气必升,充塞上窍,上盛下衰,寐则阳直降而精下注为遗,用补心丹。
黄(三一)真阴损伤,而五志中阳,上燔喉痛,下坠为遗,精髓日耗,骨痿无力,必延枯槁而后已,药饵何足久恃。早服补心丹 晚服桑螵蛸散。
胡 遗精四年,精关久滑不固,阴久伤,阳气不入阳跷穴,夜寤不寐,前以镇摄小效,独心中怔悸不已,以桑螵蛸散,从心肾治。
毕(二六)有梦遗精,是心肾病,清心固肾,是为成法,得以水火交合,病当渐减,内伤病,从内起,岂得 与外来六气混治。
熟地 龙骨 远志 五味 茯神 芡实 建莲 金樱膏丸。
程 左脉刚坚,火升,神气欲昏,片刻平复,宛若无病,此皆劳心五志之阳动,龙相无制,常有遗泄之状,先用滋肾丸三钱,淡盐汤送。
又 早服补阴丸 晚服三才加炒黄柏砂仁。
又 交霜降,络中陡然热蒸,肢节皆麻,火风震动,多因脾肾液枯,议用二至百补丸意,斑龙二至百补丸加黄柏。
林(十八)诊脉细涩,寐则遗精,心热口渴,不时寒热,此肾阴内损,心阳暗炽,补心丹三钱四服。
某 冬令烦倦嗽加,是属不藏,阳少潜伏,两足心常冷,平时先梦而遗,由神驰致精散,必镇心以安神,犹喜胃强纳谷。若能保养,可望渐愈。
桑螵蛸 金樱子 覆盆子 芡实 远志 茯神 茯苓 龙骨 湖莲 煎膏,炼蜜收,饥时服七八钱。
杨(十八)冲年遗精,知识太早,难成易亏,真阴不得充长,及壮盛未有生育,而久遗滑漏,褚氏谓难状之疾者,盖病伤可复,精损难复也。诊脉上动尺芤,心动神驰,神驰精散,草木性偏,焉得见长,务宜断欲百日,以妙香散桑螵蛸散方,理心脾以交肾,固肾气以宁心,早晚并进,百日以验之。
吕(二四)成婚太早,精血未满久泄,必关键不摄,初则精腐变浊,久则元精滑溢,精浊之病,巢氏分晰彰着,经言肾虚气漫为胀,咸为肾味,上溢口舌,皆下失摄纳之权。(肾气不摄)
生菟丝子粉 蛇床子 覆盆子 陕沙苑子 家韭子 五味子 鳇鱼胶丸。
许(十九)脉虚芤,应乎失血遗精,先天既薄,更易泄少藏,正褚氏所云难状之疾,冲年须潜心静处。冀水火自交,可以精固,莫但图药饵,须坚守瞬刻强制之功。鲜河车膏 九蒸熟地 五味 萸肉 山药 湖莲 砂仁 芡实 金樱膏丸。
李(二五)脉小色白,失血遗精屡发,犹喜纳谷胃安,封藏固补,使其藏聚。若再苦寒泻火,胃伤废食。坐以待困矣。
熟地 萸肉 五味 覆盆子 河车膏 生菟丝粉 山药 湖莲 茯苓 芡实 金樱膏丸
某 脉左部数,有锋芒,初夏见红,久遗滑,入夜痰升肋痛,肝阳上冒,肾弱不摄,固摄助纳,必佐凉肝。
熟地 湖莲 芡实 生白龙骨 茯神 川石斛
章 脉数虚,气冲心热,呛咳失血,屡因嗔怒,肝阳升则血涌,坠则精遗,春末土旺,入夏正当发泄主令,暮热晨汗,阴阳枢纽失固,议进摄真,其清寒肺药须忌。(兼失血)
鱼鳔胶 生龙骨 桑螵蛸 芡实 茯苓 五味 秋石(调入)
陆(二一)肌肉松柔,脉小如数,常有梦遗,阴精不固,上年冬令过温,温则腠理反疏,阳动不藏,诸气皆升,络血随气上溢,见症如头面热,目下肉 心悸怔忡,四末汗出,两足跗肿,常冷不温,走动数武,即吸短欲喘,何一非少阴肾气失纳,阳浮不肯潜伏之征,况多梦纷扰,由精伤及神气,法当味浓填精,质重镇神,佐酸以收之,甘以缓之,勿因血以投凉,莫见下寒,辄进燥热,恪守禁忌以安之,经年冀有成功,所虑冲年志虑未纯,贻忧反复。
水制熟地 人参(秋石拌) 白龙骨 炒杞子 五味 炒山药 茯神 牛膝炭
遗精一症,前贤各有明辨,其义各载本门,兹不复赘,大抵此症,变幻虽多,不越乎有梦,无梦,湿热,三者之范围而已,古人以有梦为心病,无梦为肾病,湿热为小肠膀胱病,夫精之藏制虽在肾,而精之主宰则在心,其精血下注,湿热混淆而遗滑者,责在小肠膀胱,故先生于遗精一症,亦不外乎宁心益肾,填精固摄,清热利湿诸法,如肾精亏乏,相火易动,阴虚阳冒而为遗精者,用浓味填精,介类潜阳,养阴固涩诸法,如无梦遗精,肾关不固,精窍滑脱而成者,用桑螵蛸散填阴固摄,及滑涩互施方法,如有梦而遗,烦劳过度,及脾胃受伤,心肾不交,上下交损而成者,用归脾汤,妙香散,参术膏,补心丹等方,心脾肾兼治之法。如阴虚不摄,湿热下注而遗滑者,用黄柏萆,黄连苓泽等,苦泄厥阴郁热,兼通腑气为主,如下虚上实,火风震动,脾肾液枯,而为遗滑者,用二至百补丸,及通摄下焦之法,如龙相交炽,阴精走泄而成者,用三才封髓丹,滋肾丸,大补阴丸,峻补真阴,承制相火,以泻阴中伏热为主,又有房劳过度,精竭阳虚,寐则阳陷而精道不禁,随触随泄,不梦而遗者,当用固精丸,升固八脉之气,又有膏粱酒肉,饮醇浓味之人,久之脾胃酿成湿热,留伏阴中。而为梦泄者,当用刘松石猪肚丸,清脾胃蕴蓄之湿热,立法虽为大备,然临症之生心化 裁,存乎其人耳。(邹滋九)
徐评 遗精之法,固不外乎填精镇心,本无神妙方法,俗医往往用温热及粘腻等物,必至伤人,此老全不犯此。但此症总有伏邪为患,如火如痰,如湿如风,不能搜剔余邪,兼以调和脏气。委曲施治,方无变病,一味安神填肾,犹多未尽之理也。
某(三二)湿热下注淋浊,当分利。(湿热)
萆 淡竹叶 瞿麦 赤苓 细木通 蓄
某(二八)湿热下注,溺痛淋浊,先用分利法。
萆 淡竹叶 木通 赤苓 茵陈 海金沙
魏 脉数垂,淋浊愈后再发,肛胀便不爽,余滴更盛。
萆 猪苓 泽泻 白通草 海金沙 晚蚕砂 丹皮 黄柏
又 滞浊下行痛缓,议养阴通腑。
阿胶 生地 猪苓 泽泻 山栀 丹皮
毛(三四)壮盛体丰,当夏令湿热蒸迫,水谷气坠而有淋浊,服寒凉,腹胀,得固涩无效,皆非腑病治法,子和桂苓饮。
又 前用甘露饮,淋浊已止,而头晕左肢麻木,胃脘腹中饥则欲痛,咽喉中似有物粘着,咳咯咽饮不解,诊脉左劲右濡,据症是水弱木失滋涵,肝阳化风,过膈绕咽达巅,木乘胃土,阳明脉衰,不司束筋骨以利机关,脘腹中痛,得食则缓者,胃虚求助也。今壮年有此,已属痱中根萌,养肝肾之液,以熄虚风,补胃土以充络脉,务在守常,勿图速效,可望全好。
制首乌 苁蓉 天冬 杞子 柏子霜 茯神 菊花炭 青盐 红枣肉丸服四钱 晚服猪肚丸方。
某 膏淋浊腻,湿热居多,然亦有劳伤肾伤,下虚不摄者,今以酒客,腹中气坠,便积,苦辛寒分消治。
黄柏茯苓 萆 海金沙 川楝子 青皮 防己 蚕砂
汪 脉左坚入尺,湿热下坠,淋浊痛。(阴虚湿热)滋肾丸。
周(二二)便浊茎痛, 滋肾丸(三钱)
吴(二四)久疮不愈,已有湿热,知识太早,阴未生成早泄,致阳光易升易降,牙宣龈血,为浊为遗,欲固其阴,先和其阳,仿丹溪大补阴丸,合水陆二仙丹,加牡蛎金樱膏丸。
黄 舌白气短,胸中痛,目暗,微淋,乃阴虚于下,气阻于上,暂停参剂,早上服都气丸三钱,晚服威喜丸二钱。
叶(三八)脉数形瘦,素有失血,自觉气从左升,痰嗽随之,此皆积劳,阳气鼓动,阴弱少制,六味壮水和阳极是,近日便浊,虽宜清热,亦必顾其阴体为要。
生地 丹皮 甘草梢 泽泻 山栀 黑豆皮
某 阴虚,湿热在腑为浊,六味去萸加车前牛膝黄柏萆 。
某 遗由精窍,淋在溺窍,异出同门,最宜分别,久遗不摄,是精关不摄为虚。但点滴茎中痛痒。久腹坚满,此属淋闭,乃隧道不通,未可便认为虚,况夏令足趾湿腐,其下焦先蕴湿热,热阻气不流行,将膀胱撑满,故令胀坚,议理足太阳经,五苓散。
某(四五)淋浊,溺短涩痛,先通阳气。(下焦阳不流行)
萆 (三钱) 乌药(一钱) 益智(五分) 赤苓(三钱) 远志(四分) 琥珀末(五分)
萧(四一)脉沉淋浊。(心火下陷)厘清饮加山栀丹皮茯苓猪苓。
某(二三)淋浊,小便不利,当清利火腑, 导赤散生地用细者加赤苓瞿麦。
黄 心热,下遗于小肠,则为淋浊,用药以苦先入心,而小肠火腑,非苦不通也。既已得效,宗前议定法。
人参 黄柏 川连 生地 茯苓 茯神 丹参 桔梗 石菖蒲
王 淋属肝胆,浊属心肾,心火下陷,阴失上承,故溺浊不禁。
人参 川连 生地 茯神 柏子仁 远志
某(氏)气闭成淋。(气闭)
紫菀 枇杷叶 杏仁 降香末 栝蒌皮 郁金 黑山栀
又 食入痞闷,小便淋痛,照前方去紫菀黑栀加苡仁。
某(三四)小溲短赤,带血。(膀胱热血淋)导赤散加琥珀末五分赤茯苓。
胡(三五)热入膀胱,小溲血淋,茎中犹痛,非止血所宜,议用钱氏导赤散,加知柏以清龙雷。
许(十八)血淋,尿管溺出而痛,脉沉实,形色苍黑,治从腑热。
芦荟 山栀 郁李仁 红花 当归 酒大黄 龙胆草 丹皮
又 血淋未已,用坚阴清热。
小生地 粉丹皮 黄柏 知母 淡竹叶 山栀
祝(五四)中年以后,瘦人阴亏有热,饮酒,湿热下坠,精浊痔血,皆热走入阴,则阴不固摄,前方宗丹溪补阴丸,取其介属潜阳,苦味坚阴。若用固涩,必致病加。(精浊阴虚)
水制熟地 龟版胶 咸秋石 天冬 茯苓 黄柏 知母 猪脊筋捣丸。
范(二五)精走浊淋,脊骨生热,属阴虚,胃弱勿用腻滞。
龟腹甲心 覆盆子 五味 归身 鹿角胶 秋石 芡实 金樱膏丸。戈(四五)脉左细劲,腰酸,溺有遗沥,近日减谷难化,此下焦脏阴虚馁,渐及中焦腑阳,收纳肝肾,勿 损胃气。(肾气不摄)
熟地 杞子 柏子仁 当归身 紫衣胡桃 补骨脂 杜仲 茯苓 青盐 蜜丸。
某(六五)六旬有五,下焦空虚,二便不爽,溺管痹痛,姑与肾气汤主治,肾气汤细绢滤清服。
朱(三六)血淋管痛,腑热为多,经月来,每溺或大便,其坠下更甚,想阴精既损,肾气不收故也。
咸苁蓉 柏子仁 杞子 大茴 牛膝 茯苓
某 淋浊经年,阳损腰痛,畏冷。
熟地 杞子 鹿角胶 巴戟 杜仲 柏子仁 湖莲 芡实
叶(二七)淋属肝胆,浊属心肾,据述病,溺出混浊如脓,病甚则多,或因遗泄后,浊痛皆平,或遗后痛浊转甚,想精关之间,必有有形败精凝阻其窍,故药中清湿热通腑,及固涩补阴,久饵不效。先议通瘀腐一法,考古方通淋通瘀,用虎杖汤,今世无识此药,每以杜牛膝代之。(败精浊瘀阻窍)用鲜杜牛膝根,水洗净,捣烂绞汁大半茶杯,调入真麝香一分许,隔汤炖温,空心服,只可服三四服,淋通即止,倘日后病发再服。
又 淋病主治,而用八正厘清,导赤等方,因热与湿俱属无形,腑气为壅,取淡渗苦寒,湿去热解,腑通病解。若房劳强忍精血之伤,乃有形败浊阻于隧道,故每溺而痛,徒进清湿热利小便无用者,以溺与精同门异路耳。故虎杖散小效,以麝香入络通血,杜牛膝亦开通血中败浊也。
韭白汁九制大黄(一两) 生白牵牛子(一两) 归须(五钱) 桂枝木(三钱生) 炒桃仁(二两) 小茴(三钱) 韭白汁法丸。
李 败精凝隧,通瘀痹宣窍已效。
生桃仁 杜牛膝 人中白 生黄柏 麝香(二分调入)
徐(五四)五旬又四,劳心阳动,阴液日损,壮年已有痔疡,肠中久有湿热,酒性辛温,亦助湿热,热下注为癃为淋,故初病投八正五苓,疏气之壅也。半年不痊,气病渐入于血络,考古方惟虎杖散最宜,虎杖散。
张 丹溪谓五淋症,湿热阻窍居多,三年前曾有是病,月前举发,竟有血块窒塞,尿管大痛,不能溺出,想房劳强忍,败精离位,变成污浊瘀腐,且少腹坚满,大便秘涩,脏气无权,腑气不用。考濒湖发明篇中,有外甥柳乔之病,与此适符,今仿其义,参入朱南阳法。
两头尖 川楝子 韭白 小茴 桂枝 归尾 冲入杜牛膝根汁。
又 痛胀皆减,滴沥成淋,前投通浊已效,只要凝块全无,便不反复,阴药呆钝,桂附劫液,通阳柔剂为宜。
苁蓉 归尾 柏子仁 炒远志 杞子 茯苓 小茴
马 淋,属肝胆居多,桂附劫阴,与刚脏不合,诊脉沉涩无力,非五苓八正可投,议用朱南阳 法,仍是厥阴本方耳。
老韭根白(一两) 两头尖(一百粒) 小茴香(五分) 川楝子肉(一钱) 归须(二钱) 穿山甲末(一钱)
徐 由淋痛渐变赤白浊,少年患此,多有欲心暗动,精离本宫,腐败凝阻溺窍而成,乃有形精血之伤,三年久病,形消肉减,其损伤已非一脏一腑,然补精充髓,必佐宣通为是,自能潜心安养,尚堪带病延年。
熟地 生麋角 苁蓉 炒远志 赤苓 牛膝
某 每溺尿管窒痛,溺后混浊,败精阻窍,湿热内蒸,古方虎杖散,宣窍通腐甚妙。若去麝香,必不灵效,较诸汤药,更上一筹矣。酒煨大黄 炒龙胆草 炒焦黄柏 牵牛子 川楝子 黑山栀 小茴 沉香汁
某 阴精上蒸者寿,阳火下陷者危,血淋久而成形窒痛,烦心,心火直升,老人阴精已惫,五液化成败浊,阻窍不通,欲溺必痛,得泄痛减,即痛则不通,痛随利缓之谓,故知柏六味,及归脾逍遥之属,愈治愈剧,其守补升补,滋滞涩药,决不中病,用琥珀痛减,乃通血利窍之意,然非久进之方,以不伤阴阳之通润立方。
生地 益母草 女贞子 阿胶 琥珀 豆皮
顾(二四)败精宿于精关,宿腐因溺强出,新者又瘀在里,经年累月,精与血并皆枯槁,势必竭绝成劳不治,医药当以任督冲带调理,亦如女人之崩漏带下,医者但知八正厘清,以湿热治,亦有地黄汤益阴泻阳,总不能走入奇经。(奇脉病)
鹿茸 龟甲 当归 杞子 茯苓 小茴 鲍鱼
夏(六三)案牍神耗,过动天君,阳燧直升直降,水火不交,阴精变为腐浊,精浊与便浊异路,故宣利清解无功,数月久延,其病伤已在任督,凡八脉奇经,医每弃置不论,考孙真人九法,专究其事,欲涵阴精不漏,意在升固八脉之气,录法参末。
鹿茸 人参 生菟丝粉 补骨脂 韭子 舶茴香 覆盆子 茯苓 胡桃肉 柏子霜 蒸饼为丸。
刘(三九)脉缓涩,溺后有血,或间成块,晨倾溺器,必有胶浊粘腻之物,四肢寒凛,纳食如昔,病伤奇脉。
生鹿茸 当归 杞子 柏子仁 沙苑子 小茴
王(五八)悲忧惊恐,内伤情志,沐浴熏蒸,外泄阳气,络中不宁,血从漏出,盖冲脉动,而诸脉皆动,任脉遂失担任之司,下元真气,何以固纳,述小便欲出,有酸楚如淋之状,诊脉微小涩,最宜理阳通补,用青囊斑龙丸。
淋有五淋之名,浊有精浊便浊之别,数者当察气分与血分,精道及水道,确从何来。大凡秘结宜通,滑脱当补。若因心阳亢而下注者,利其火腑,湿热甚而不宣者,彻其泉源,气陷用升阳之法,血瘀进化结之方,此数端,人所易晓也。独不知厥阴内患,其症最急,少腹绕前阴如刺,小水点滴难通,环阴之脉络皆痹,气化机关已息,先生引朱南阳方法,兼参李濒湖意,用滑利通阳,辛咸泄急,佐以循经入络之品,岂非发前人之未发耶。若夫便浊之 恙,只在气虚与湿热推求,实者宣通水道,虚者调养中州。若虚实两兼,又有益脏通腑之法,精浊者,盖因损伤肝肾而致,有精瘀精滑之分,精瘀当先理其离宫腐浊,继与补肾之治,精滑者用固补敛摄。倘如不应,当从真 调之,景岳谓理其无形,以固有形也。然此症。但知治肝治肾,而不知有治八脉之妙,先生引孙真人九法,升奇阳,固精络,使督任有权,漏卮自已,可见平日若不多读古书,而临症焉知此理。若不经先生讲明,予今日亦不知此方妙处,又尿血一症,虚者居多。若有火亦能作痛,当与血淋同治,倘清之不愈,则专究乎虚,上则主于心脾,下则从乎肝肾,久则亦主于八脉,大约与前症相同,要在认定阴阳耳。(邵新甫)
徐评 治淋之法,有通有塞,要当分别,有瘀血积塞住溺管者,宜先通,无瘀积而虚滑者,宜峻补,不但煎丸各别,并外治之法亦复多端,宜博识而详考之,案中并未见及也。
徐(三十)脉小数涩,上热火升,喜食辛酸爽口,上年因精滑阳痿,用二至百补通填未效,此乃焦劳思虑郁伤,当从少阳以条畅气血。(郁) 柴胡 薄荷 丹皮 郁金 山栀 神曲 广皮 茯苓 生姜
仲(二八)三旬以内,而阳事不举,此先天禀弱,心气不主下交于肾,非如老年阳衰,例进温热之比。填充髓海,交合心肾宜之。(心肾不交)
熟地 雄羊肾 杞子 补骨脂 黄节 远志 茯苓 胡桃 青盐 鹿筋胶丸。
王(五七)述未育子,向衰茎缩,凡男子下焦先亏,客馆办事,曲运神思,心阳久吸肾阴,用斑龙聚精茸珠合方。(劳心过度)
男子以八为数,年逾六旬,而阳事痿者,理所当然也。若过此犹能生育者,此先天禀浓,所谓阳常有余也。若夫少壮及中年患此,则有色欲伤及肝肾而致者,先生立法,非峻补真元不可,盖因阳气既伤,真阴必损。若纯乎刚热燥涩之补,必有偏胜之害,每兼血肉温润之品缓调之,亦有因恐惧而得者,盖恐则伤肾,恐则气下,治宜固肾,稍佐升阳,有因思虑烦劳而成者,则心脾肾兼治,有郁损生阳者,必从胆治。
盖经云: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又云少阳为枢。若得胆气展舒,何郁之有,更有湿热为患者,宗筋必弛纵而不坚举,治用苦味坚阴,淡渗去湿,湿去热清,而病退矣。又有阳明虚,则宗筋纵,盖胃为水谷之海,纳食不旺,精气必虚,况男子外肾,其名为势。若谷气不充,欲求其势之雄壮坚举。不亦难乎,治惟有通补阳明而已。(华岫云)
徐评 阳痿之病,其症多端,更仆难尽,非专论数千言不明,容当另详,兹不复赘。
某(二一)脉细自汗,下体怯冷,卫阳式微使然。(卫阳虚)
黄耆(三钱) 熟附子(七分) 熟于术(一钱半) 炙草(五分) 煨姜(一钱) 南枣(三钱)
朱(三六)脉微汗淋,右胁高突而,色痿足冷,不食易饥,食入即饱,此阳气大伤,卫不拥护,法当封固。
人参 黄耆 制川附子 熟于术
孙(五八)肉 筋惕,心悸汗出,头痛愈,畏风怕冷,阳虚失护,用真武汤。
某 劳伤,阳虚汗泄。
黄耆(三钱) 白术(二钱) 防风(六分) 炙草(五分)
顾(氏)劳力怫怒,心背皆热,汗出,往时每以和阳治厥阴肝脏得效,今年春夏,经行病发,且食纳顿减,褚氏谓独阴无阳,须推异治,通补既臻小效,不必见热投凉,用镇其阳以理虚。
人参 半夏 茯苓 炙草 牡蛎 小麦 南枣
张(五六)脉弦大,身热,时作汗出,良由劳伤营卫所致,经云劳者温之。(营卫虚) 嫩黄 (三钱) 当归(一钱半) 桂枝木(一钱) 白芍(一钱半) 炙草(五分) 煨姜(一钱) 南枣(三钱)
某(二一) 脉细弱,自汗体冷,形神疲瘁,知饥少纳,肢节酸楚,病在营卫,当以甘温。
生黄 桂枝木 白芍 炙草 煨姜 南枣
某 汗出寒凛,真气发泄,痰动风生,用辛甘化风法。
生黄 桂枝 炙草 茯苓 防风根 煨姜 南枣
梅(四三)案牍积劳,神困食减,五心汗出,非因实热,乃火与元气,势不两立,气泄为热为汗,当治在 无形,以实火宜清,虚热宜补耳。(劳伤心神)议用生脉四君子汤。
方 茹素恶腥,阳明胃弱,致厥阴来乘,当丑时 然汗出,少寐多梦。(胃阴虚)
人参 龙骨 茯神 枣仁 炒白芍 炙草 煎药吞送蒸熟五味子三十粒。
又 镇摄汗止,火升咳嗽,仍属阴虚难得充复,育阴滋液为治。
熟地炭 人参 炒麦冬 五味 炒萸肉 川斛 茯神 女贞子 接服琼玉膏方。
经云: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又云,阳加于阴,谓之汗,由是推之,是阳热加于阴,津散于外而为汗也。夫心为主阳之脏,凡五脏六腑表里之阳,皆心主之,以行其变化,故随其阳气所在之处,而气化为津,亦随其火扰所在之处。而津泄为汗,然有自汗盗汗之别焉,夫汗本乎阴,乃人身之津液所化也。经云:汗者,心之液。又云肾主五液,故凡汗症,未有不由心肾虚而得之者,心之阳虚,不能卫外而为固,则外伤而自汗,不分寤寐,不因劳动,不因发散,溱溱然自出,由阴蒸于阳分也。肾之阴虚,不能内营而退藏,则内伤而盗汗,盗汗者,即内经所云寝汗也。睡熟则出,醒则渐收,由阳蒸于阴分也。故阳虚自汗,治宜补气以卫外,阴虚盗汗,治当补阴以营内,如气虚表弱,自汗不止者,仲景有黄耆建中汤,先贤有玉屏风散,如阴虚有火盗汗发热者,先贤有当归六黄汤柏子仁丸,如劳伤心神,气热汗泄者,先生用生脉四君子汤,如营卫虚而汗出者,宗仲景黄耆建中汤,及辛甘化风法,如卫阳虚而汗出者,用玉屏风散, 附汤真武汤,及甘麦大枣汤,镇阳理阴方法,按症施治,一丝不乱,谓之明医也。夫复奚愧。(邹滋九)
徐评 汗出总由于心火不宁,属热者多,属寒者少,今诸方皆用补阳治法,乃一偏之见,皆由不知汗出之液在何经也。误人多矣。亡阳之汗,乃阳气飞越,下焦空虚,此乃危急之症,非参附不能回阳,与自盗等大不相同,医者全然不知,并为一病,贻误无穷,深为可笑。
陈 遗尿,目瞑口开,面亮汗油,阳飞欲脱,无药力挽,拟参附汤法,加入童便,图元真接续耳。(阳脱)
又 子丑为阴阳交界之时,更逢霜降,正不相续,后现脱象,进两摄阴阳方,参附东加五味子。
又 阳回,汗止神苏,无如阴液欲涸,心热渴饮,姑救胃汁。
人参 麦冬 五味 茯神 建莲
又 肾真未全收纳,便溺自遗,无如咽燥喉痛,阳虽初回,阴气欲尽,难进温热之补,大意收摄真阴为治。
人参 麦冬 五味 熟地炭 茯神 远志炭 菖蒲根
又 胃虚,客气上逆为呃噫,痰带血腥,咽中微痛,用镇摄法。
人参 熟地 北味 茯神 青铅
周 脉革无根,左尺如无,大汗后,寒痉,头巅痛,躁渴不寐,此属亡阳,平昔饮酒少谷,回阳辛甘,未得必达。有干呕格拒之状,真危如朝露矣。勉议仲景救逆汤,收摄溃散之阳,冀有小安,再议治病,救逆东加参附。
徐 恰交第七日,鼾声呵欠,目瞑烦躁,诊脉微细而促,此皆二气不相接续,衰脱之征最速,是 清神熄风方法,难以进商,急固根蒂,仿河间地黄饮。(阴阳并虚)
熟地 附子 苁蓉 萸肉 杞子 远志 菖蒲 川斛
黄 肾脉不得上萦,肝风突起掀旋,呵欠鼾声,口噤汗出,阴阳不续,危期至速,地黄饮子极是。
熟地炭 萸肉炭 川斛 天冬 淡苁蓉 牛膝炭 五味 远志 茯神 饮子煎法。凌 脉大不敛,神迷呓语,阴阳不相交合,为欲脱之象,救阴无速功,急急镇固阴阳,冀其苏息。
人参 茯神 阿胶 淮小麦 龙骨 牡蛎
又 阴液枯槁,阳气独升,心热惊惕,倏热汗泄,议用复脉汤,甘以缓热,充养五液,复脉去姜桂加牡蛎。
又 胃弱微呕,暂与养阳明胃津方。
人参 炒麦冬 炒白粳米 茯神 鲜莲子肉 川斛
又 秋燥上薄,嗽甚微呕,宜调本,兼以清燥。
人参(秋石水拌烘) 麦冬 玉竹 生甘草 南枣 白粳米
又 安胃丸(二钱) 秋石拌人参汤送。
某(氏)脉如雀啄,色枯气促,身重如山,不思纳谷,乃气血大虚,虑其暴脱。
人参 生地 阿胶 麦冬 炙草 左牡蛎
又 补摄足三阴。
人参 熟地炭 枣仁 茯神 五味 鲜莲子肉
朱(氏)久损不复,真气失藏,交大寒节,初之气,厥阴风木主候,肝风乘虚上扰,气升则呕吐,气降 则大便,寒则脊内更甚,热则神烦不宁,是中下之真气杳然,恐交春前后,有厥脱变幻,拟进镇逆法。
人参 生牡蛎 龙骨 附子 桂枝木 生白芍 炙草 艾 自半月前,寒热两日,色脉愈弱,食减寝少,神不自持,皆虚脱之象,议固之涩之,不及理病。
人参 生龙骨 牡蛎 桂枝 炙草 南枣肉
又 脉神稍安,议足三阴补方。
人参 砂仁末炒熟地 炒黑杞子 茯神 五味 牛膝炭
脱即死也。诸病之死,皆谓之脱,盖人病则阴阳偏胜,偏胜至极即死矣。人之生也。负阴抱阳,又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是故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其阴阳枢纽,自有生以至老死,顷刻不离,离则死矣。故古圣先贤,创着医籍,百病千方,无非为补偏救弊,和协阴阳,使人得尽其天年而已,夫脱有阴脱阳脱之殊,内经论之最详,难经又言脱阳者见鬼,脱阴者目盲,此不过言其脱时之情状也。明理者须预为挽救则可。若至见鬼目盲而治之,已无及矣。今观先生之治法,回阳之中必佐阴药,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务使阳潜阴固,庶不致有偏胜之患,至于所脱之症不一,如中风眩晕呕吐喘衄,汗多亡阳之类。是阳脱也。泻痢崩漏胎产,下多亡阴之类,是阴脱也。痧胀干霍乱,痞胀痉厥,脏腑窒塞之类,是内闭外脱也。阳脱于上,阴脱于下,即人死而魂升魄降之谓也。总之阴阳枢纽不脱。病虽重不死,然则阴阳枢纽何在,其在于命门欤。(华岫云)
钱 胃虚少纳,土不生金,音低气馁,当与清补。(胃阴虚不饥不纳)
麦冬 生扁豆 玉竹 生甘草 桑叶 大沙参
王 数年病伤不复,不饥不纳,九窍不和,都属胃病,阳土喜柔偏恶刚燥。若四君异功等,竟是治脾之药,腑宜通即是补,甘濡润,胃气下行,则有效验。
麦冬(一钱) 火麻仁(一钱半炒) 水炙黑小甘草(五分) 生白芍(二钱) 临服入青甘蔗浆一杯。
某(二四)病后胃气不苏,不饥少纳,姑与清养。
鲜省头草(三钱) 白大麦仁(五钱) 新会皮(一钱) 陈半夏曲(一钱) 川斛(三钱) 乌梅(五分)
某(三四)脉涩,体质阴亏偏热,近日不饥口苦,此胃阴有伤,邪热内炽,古称邪火不杀谷是也。
金石斛 陈半夏曲 生谷芽 广皮白 陈香豉 块茯苓
某 理肺养胃,进以甘寒。(肺胃阴虚) 甜杏仁 玉竹 花粉 枇杷叶 川贝 甜水梨汁
某 脉数,口渴有痰,乃胃阴未旺。
炒麦冬 生白扁豆 生甘草 白粳米 北沙参 川斛
陈(二十)知饥少纳,胃阴伤也。
麦冬 川斛 桑叶 茯神 蔗浆
某 胃阳受伤,腑病以通为补,与守中必致壅逆。(胃阳虚)
人参 粳米 益智仁 茯苓 广皮 炒荷叶
某 食谷不化,胃无火也。
生白芍 浓朴 新会皮 益智仁 茯苓 砂仁 计(三三)阳微痰黑,食入不化。
人参 生益智 桂心 茯神 广皮 煨姜
高(六八)脉 小带弦,知饥不欲食,晨起吐痰,是胃阳不足,宜用外台茯苓饮。
席(二三)脉右濡,脐上过寸有聚气横束,几年来食难用饱,每三四日一更衣,夫九窍失和,都属胃 病,上脘部位为气分,清阳失司,仿仲景微通阳气为法。薤白 栝蒌汁 半夏 姜汁 川桂枝 鲜菖蒲
某(三二)脉濡自汗,口淡无味,胃阳惫矣。
人参 淡附子 淡干姜 茯苓 南枣
王 脉小,右弦,病属劳倦,饮食不和,医投柴葛,杂入消导,升表攻里,致汗泄三日,脘中不饥,全是胃阳大伤,防有哕呃厥逆之变。生益智仁 姜汁 半夏 茯苓 丁香 炒黄米
孙 长夏热伤,为疟为痢,都是脾胃受伤,老年气衰,不肯自复,清阳不肯转旋,脘中不得容纳。口味痰吐不清,脉弦右濡涩,下焦便不通调,九窍不和,都胃病也。此刚补不安,阳土不耐辛热矣。议宣通补方,如大半夏汤之类, 大半夏东加川连姜汁。
又 小温中丸。
钱(二二)壮年肌柔色黯,脉小濡涩,每食过不肯运化,食冷物脐上即痛,色脉参合病象,是胃阳不 旺,浊阴易聚,医知腑阳宜通,自有效验。良姜 草果 红豆蔻 浓朴 生香附 乌药
汪 舌灰黄,脘痹不饥,形寒怯冷,脾阳式微,不能运布气机,非温通焉能宣达。(脾阳虚)
半夏 茯苓 广皮 干姜 浓朴 荜茇
周(四十)脉象窒塞,能食少运,便溏,当温通脾阳。
生白术(一钱半) 茯苓(三钱) 益智仁(一钱) 淡附子(一钱) 干姜(一钱) 荜茇(一钱)
又 温通脾阳颇适,脉象仍然窒塞,照前方再服二剂,如丸方,当以脾肾同治着想。
吴 酒多谷少,湿胜中虚,腹痛便溏,太阴脾阳少健,平胃合四苓加谷芽。
王(五十)素有痰饮,阳气已微,再加悒郁伤脾,脾胃运纳之阳愈惫,致食下不化,食已欲泻,夫脾胃 为病,最详东垣,当升降法中求之。(脾胃阳虚)
人参 白术 羌活 防风 生益智 广皮 炙草 木瓜
张(十九)食加便溏,胃醒脾不运也。方药当以太阴阳明是调,异功散加甘松益智。
周(四二)脉缓弱,脘中痛胀,呕涌清涎,是脾胃阳微,得之积劳,午后病甚,阳不用事也。大凡脾阳宜 动则运,温补极是,而守中及腻滞皆非,其通腑阳间佐用之。
人参 半夏 茯苓 生益智 生姜汁 淡干姜 大便不爽,间用半硫丸。
朱(五四)阳微,食后吞酸。
茯苓(四两) 炒半夏(二两) 广皮(二两) 生于术(二两) 浓朴(一两) 淡干姜(一两)荜澄茄(一两) 淡吴萸(一两) 公丁香(五钱) 水法丸。
某(二八)脉弦,食下 胀,大便不爽,水谷之湿内着,脾阳不主默运,胃腑不能宣达,疏脾降胃,令其升降为要。(湿伤脾胃)
金石斛(三钱) 浓朴(一钱) 枳实皮(一钱) 广皮白(一钱半) 苦参(一钱) 神曲(一钱半) 茯苓皮(三钱) 麦芽(一钱半)
不运,洞泄之后,而神倦食减,湿伤脾胃清气,用东垣清暑益气主之。
清暑益气法
洪(妪)脉虚涩弱,面乏淖泽,鼻冷肢冷,肌腠麻木,时如寒凛微热,欲溺大便有不化之形,谷食不纳,此阳气大衰,理进温补,用附子理中汤。(脾肾阳虚)
赵(三七)气分本虚,卫少外护,畏风怯冷,冬天大气主藏,夏季气泄外越,此天热烦倦一因也。是气 分属阳,故桂附理阳颇投,考八味古称肾气,有通摄下焦之功,能使水液不致泛溢,其中阴药味浓为君,乃阴中之阳药,施于气虚,未为中,历举益气法,无出东垣范围,俾清阳旋转。脾胃自强,偏寒偏热,总有太过不及之弊,补中益气加麦冬北味。(中气虚)
又 间服四君子汤。
宣(三五)痛而纳食稍安,病在脾络,因饥饿而得,当养中焦之营,甘以缓之,是其治法。(饥伤) 归建中汤。
戈 小便短涩混浊,大便频溏,不欲纳谷,此伤食恶食也。当分消土。(食伤)
生益智 广皮 茯苓 泽泻 炒白芍 炒山楂
脾胃之论,莫详于东垣,其所著补中益气,调中益气,升阳益胃等汤,诚补前人之未备,察其立方之意,因以内伤劳倦为主,又因脾乃太阴湿土,且世人胃阳衰者居多,故用参 以补中,二术以温燥,升柴升下陷之清阳,陈皮木香。理中宫之气滞,脾胃合治。若用之得宜,诚效如桴鼓,盖东垣之法,不过详于治脾,而略于治胃耳。乃后人宗其意者。凡著书立说,竟将脾胃总论,即以脾之药,笼统治胃,举世皆然,今观叶氏之书,始知脾胃当分析而论,盖胃属戊土,脾属己土,戊阳己阴,阴阳之性有别也。脏宜藏,腑宜通,脏腑之体用各殊也。若脾阳不足,胃有寒湿,一脏一腑,皆宜于温燥升运者,自当恪遵东垣之法。若脾阳不亏,胃有燥火,则当遵叶氏养胃阴之法,观其立论云,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又云,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仲景急下存津,其治在胃,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此种议论,实超出千古,故凡遇禀质木火之体,患燥热之症,或病后热伤肺胃津液,以致虚痞不食,舌绛咽干,烦渴不寐,肌燥热,便不通爽,此九窍不和,都属胃病也。岂可以 术升柴治之乎,故先生必用降胃之法,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矣。此义,即宗内经所谓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之理也。今案中所分胃阴虚,胃阳虚,脾胃阳虚,中虚,饥伤,食伤,其种种治法,最易明悉,余不参赘,总之脾胃之病,虚实寒热,宜燥宜润,固当详辨,其于升降二字,尤为紧要,盖脾气下陷固病,即使不陷,而但不健运,已病矣。胃气上逆固病,即不上逆。但不通降。亦病矣。故脾胃之治法,与各门相兼者甚多,如呕吐肿胀泄泻,便闭不食,胃痛腹痛,木乘土诸门,尤宜并参,互相讨论,以明其理可也。(华岫云)
徐评 发明亦切当。
某 肝厥犯胃入膈。(肝胃)
半夏 姜汁 杏仁 栝蒌皮 金铃子 延胡 香豆豉 白蔻
鲍(三三)情怀不适,阳气郁勃于中,变化内风,掀旋转动,心悸流涎,麻木悉归左肢,盖肝为起病之 源,胃为传病之所,饮酒中虚,便易溏滑,议两和肝胃。
桑叶 炒丹皮 天麻 金斛 川贝 地骨皮
吴 脉左数,右濡,气塞心痛,养胃平肝。
半夏 茯苓 炒麦冬 柏子仁 川楝子 青橘叶
顾(五一)脉弦,胃脘痹痛,子后清水泛溢,由少腹涌起,显是肝厥胃痛之症。
吴萸(五分) 川楝子(一钱) 延胡(一钱) 茯苓(三钱) 桂枝木(五分) 高良姜(一钱)
某(二九)脉左弦,右涩,中脘痛及少腹,病在肝胃。
川楝子 青皮 生香附 小茴 茯苓 南枣
某(三二)舌白恶心,液沫泛溢,病在肝胃,当通阳泄浊。
吴萸(七分) 干姜(一钱) 姜汁(三分) 茯苓(三钱) 南枣(一枚)
任(三八)此情志不遂,肝木之气,逆行犯胃,呕吐膈胀,开怀谈笑可解,凝滞血药,乃病之对头也。
延胡 川楝子 苏梗 乌药 香附 红豆蔻
王(四三)胃脘痛,高突而坚,呕清涎血沫,滴水不能下咽,四肢冷,肌肤麻木,捶背脊病势略缓,此属 肝厥犯胃。开口吴萸 金铃子 炒延胡 生香附 高良姜 南山楂
某 脉左弦,少寐,气从左升,泄肝和胃。生左牡蛎(五钱) 川楝子肉(一钱) 化州橘红(一钱半) 茯苓(三钱) 泽泻(一钱)
某 脉缓,左弦,晨倦食减,在土旺之候,急调脾胃,戊己汤去甘草加谷芽。
程(五六)曲运神机,心多扰动,必形之梦寐,诊脉时,手指微震,食纳痰多,盖君相动主消烁,安谷不 充形骸,首宜理阳明以制厥阴,勿多歧也。
人参 枳实 半夏 茯苓 石菖蒲
某 通补阳明和厥阴。
人参 茯苓 半夏 高良姜 吴萸 生白芍
某(四一)肝逆犯胃,脘痛腹鸣,气撑至咽。
川楝子 桂枝木 淡干姜 川椒 生白芍 吴萸 乌梅 茯苓
程(五二)操家,烦动嗔怒,都令肝气易逆,干呕味酸,木犯胃土,风木动,乃晨泄食少,形瘦脉虚,先议 安胃和肝。
人参 半夏 茯苓 木瓜 生益智 煨姜
华(二三)据说气攻胁胀,春起秋愈,此内应肝木,饱食不和,肝传胃矣。焦白术 半夏 柴胡 枳实 生香附 广皮 干荷叶汤泛丸。毛 目微黄,舌黄,烦渴胁肋板实,呼吸周身牵掣,起于频吐食物痰饮,即胸脘痛胀,此肝木犯 胃,诸气痹阻,虽平昔宜于温补,今治病宜通气分。
半夏(一钱半) 广皮白(一钱) 大杏仁(十粒) 白蔻仁(八分) 川楝子(一钱) 炒延胡(一钱) 生姜 (五分) 土栝蒌皮(一钱)
又 心中懊恼噎痛,气分热痰未平,用温胆法。竹茹(一钱炒黄) 炒半夏(一钱) 茯苓(一钱半) 枳实(一钱) 桔梗(八分) 橘执业兽医红(一钱) 生姜(三分)
王(十三)癖积,是重着有质,今痛升有形,痛解无迹,发于暮夜,冲逆,欲呕不吐,明是厥气攻胃,由恼 怒强食,气滞紊乱而成病,发时用河间金铃子散,兼以宣通阳明凝遏可愈。
金铃子 延胡 半夏 栝蒌皮 山栀 橘红 秦(二七)面长身瘦,禀乎木火之形,气阻脘中,食少碍痛,胃口为逆,乃气火独炽之象,忌用燥热劫 津,治以平肝和胃。
降香 郁金 山栀 橘红 枇杷叶 苏子 川贝母 姜皮
朱(五十)半百已衰,多因神伤思虑,夏四月大气发泄,遂加便溏,长夏暑热,无有不大耗气分,寒热 之来,乃本气先怯,而六气得以乘虚,今不思纳谷之因,皆寒热二气扰逆,胃脘清真受戕,所 以致困莫苏,不烦不渴,胃阳虚也。凡醒胃必先制肝,而治胃与脾迥别,古称胃气以下行为 顺,区区术甘之守,升柴之升,竟是脾药,所以鲜克奏效。
人参 茯苓 炒麦冬 大麦仁 木瓜 乌梅
董 病久,正气已衰,喜热恶寒为虚,诊得左脉尚弦,病在肝。但高年非伐肝平肝为事,议通补胃阳。
人参 茯苓 煨姜 新会皮 炒粳米 炒荷叶蒂
陆(三六)咽属胃,胃阴不升。但有阳气熏蒸,致咽燥不成寐,冲逆心悸,震动如惊,厥阴内风,乘胃虚
以上僭,胃脉日虚,肢肌麻木,当用十味温胆,合秫米汤,通摄兼进,俾肝胃阳和,可以痊安。
人参 茯苓 枣仁 知母 竹茹 半夏 黄色秫米
又 用泄少阳,补太阴法,六君去甘草加丹皮桑叶金斛汤法丸。
郭 脉弦,心中热,欲呕,不思食,大便不爽,乃厥阴肝阳顺乘胃口,阳明脉络不宣,身体掣痛,当 两和其阳,酸苦泄热,少佐微辛。
川连 桂枝木 生牡蛎 乌梅 生白芍 川楝子 芮 前议肝病入胃,上下格拒,考内经诸痛,皆主寒客。但经年累月久痛,寒必化热, 故六气 都从火化,河间特补病机一十九条亦然,思初病在气,久必入血,以经脉主气,络脉主血 也。 此脏腑经络气血,须分晰辨明,投剂自可入彀,更询初病因惊,夫惊则气逆,初病肝气 之逆,久则诸气均逆,而三焦皆受,不特胃当其冲矣。谨陈缓急先后进药方法,厥阴篇云,气 上撞心,饥不能食,欲呕,口吐涎沫,夫木既犯胃,胃受克为虚,仲景谓制木必先安土,恐防久 克难复,议用安胃一法。
川连 川楝子 川椒 生白芍 乌梅 淡姜渣 归须 橘红 内经以攻病克制曰胜方,补虚益体,须气味相生曰生方,今胃被肝乘,法当补胃。但胃属 腑阳,凡六腑以通为补,黄连味苦能降,戴元礼云,诸寒药皆凝涩,惟有黄连不凝涩,有姜 椒归须气味之辛,得黄连川楝之苦,仿内经苦与辛合,能降能通,芍药酸寒,能泄土中木 乘,又能和阴止痛,当归血中气药,辛温上升,用须力薄,其气不升,梅占先春,花发最早,得 少阳生气,非酸敛之收药,得连楝苦寒,内经所谓酸苦泄热也。以气与热俱无形无质。其通逐之法迥异,故辨及之。
又 春分前七日,诊右脉虚弦带涩,左脉小弦劲而数,胃痛已缓。但常有畏寒鼓栗,俄顷发热 而解,此肝病先厥后热也。今岁厥阴司天,春季风木主气,肝病既久,脾胃必虚,风木郁于 土宫,营卫二气,未能流畅于经脉,为营养护卫,此偏热偏寒所由来矣。夫木郁土位,古人制 肝补脾,升阳散郁,皆理偏就和为治,勿徒攻补寒热为调,今春半天令渐温,拟两和气血,佐 以宣畅少阳太阴,至小满气暖泄越,必大培脾胃后天,方合岁气体质调理,定春季煎丸二方。
人参 茯苓 广皮 炙草 当归 白芍 丹皮 桑叶 姜枣汤法丸。(间用煎方)人参 广皮 谷芽 炙草 白芍 黄芩 丹皮 柴胡 卜 有年,冬藏不固,春木萌动,人身内应乎肝,水弱木失滋荣,阳气变化内风,乘胃为呕,攻胁 为痛,仲景以消渴心热属厥阴,内经以吐涎沫为肝病,肝居左而病炽偏右,木犯土位之征。经旨谓肝为刚脏,非柔不和,阅医药沉桂萸连,杂以破泄气分,皆辛辣苦燥,有刚以治刚之 弊,倘忽厥逆瘈瘲 奈何,议镇阳熄风法。
生牡蛎 阿胶 细生地 丹参 淮小麦 南枣
又 内风阳气,鼓动变幻,皆有形无质,为用太过,前议咸苦入阴和阳,佐麦枣以和胃制肝获 效,盖肝木肆横,胃土必伤,医治既僻,津血必枯,唇赤舌绛咽干,谷味即变酸腻,显是胃汁受 劫,胃阴不复,夫胃为阳明之土,非阴柔不肯协和,与脾土有别故也。
生牡蛎 阿胶 细生地 小麦 炒麻仁 炒麦冬 炙草
张(五七)脉小弦,纳谷脘中哽噎,自述因乎悒郁强饮,则知木火犯土,胃气不得下行所致,议苦辛 泄降法。
黄连 郁金 香淡豆豉 竹茹 半夏 丹皮 山栀 生姜
又 前方泄厥阴,通阳明,为冲气吐涎脘痞,不纳谷而设,且便难艰阻,胸胀闷,上下交阻,有年 最虑关格,与进退黄连汤。
江 晨起腹痛,食谷微满,是清浊之阻,按脉右虚左弦,不思饮食,脾胃困顿,都属虚象,古人培 土必先制木,仿以为法。
人参 淡吴萸 淡干姜 炒白芍 茯苓
周(五九)酒热湿痰,当有年正虚,清气少旋,遂致结秘,不能容纳,食少,自述多郁易嗔,议从肝胃主治。
半夏 川连 人参 枳实 茯苓 姜汁
王(五五)哕逆举发,汤食皆吐,病在胃之上脘。但不知起病之因由,据云左胁内结瘕聚,肝木侮胃。明系情怀忧劳,以致气郁结聚,久病至颇能安谷,非纯补可知,泄厥阴以舒其用,和阳明以 利其腑,药取苦味之降,辛气宣通矣。
川楝子皮 半夏 川连 姜汁 左牡蛎 淡吴萸
唐 痞逆恶心,是肝气犯胃,食入卧着,痛而且胀,夜寐不安,亦是胃中不和,贵乎平肝养胃致 其复。若见有形冲逆之状,攻伐兢进,有痞满成胀之患。
川连 神曲 吴萸 川楝子 楂肉 郁金
姚 寒热呕吐,胁胀脘痹,大便干涩不畅,古云九窍不和,都属胃病,法当平肝木,安胃土,更 常进人乳姜汁,以益血润燥宣通,午后议用大半夏汤。
人参 半夏 茯苓 金石斛 广皮 菖蒲
胡(氏)经后寒热,气冲欲呕,忽又如饥,仍不能食,视其鼻准亮,咳汗气短,多药胃伤,肝木升逆,非 上焦表病。
炙甘草 小生地 芝麻仁 阿胶 麦冬 白芍 牡蛎
又 照前方去牡蛎加人参。
又 冲阳上逆,则烦不得安,仍是阴弱,夫胃是阳土,以阴为用,木火无制,都系胃汁之枯,故肠 中之垢不行,既知阴亏,不必强动大便。
人参 鲜生地 火麻仁 天冬 麦冬 炙草
徐(氏)经候适来,肢骸若撤,环口肉 蠕动,两踝臂肘常冷,夫冲脉血下,跷维脉怯不用,冲隶阳 明,厥阴对峙,因惊肝病,木乘土位,以致胃衰,初则气升至咽,久则懒食脘痞,昔人有治肝不 应,当取阳明,阳明不阖,空洞若谷,厥气上加,势必呕胀吞酸,然阳明胃腑,通补为宜,刚药畏 其劫阴,少济以柔药,法当如是。
人参(二钱) 半夏(姜汁炒三钱) 茯苓(三钱) 淡附子(七分) 白粳米(五钱) 木瓜(二钱) 胃虚益气而用人参,非半夏之辛,茯苓之淡,非通剂矣。少少用附子以理胃阳,粳米以理 胃阴,得通补两和阴阳之义,木瓜以酸,救胃汁以制肝,兼和半夏附子之刚愎,此大半夏 与附子粳米汤合方。
张(氏)肝病犯胃,心痛,干呕不能纳食,肢冷泄泻,腑经阳失流展,非虚寒也。金铃子散加川连
乌梅桂枝生姜。
徐(氏)屡屡堕胎,下元气怯,而寒热久嗽,气塞填胸,涌吐涎沫,乃郁勃嗔怒肝胆内寄之相火风 木,内震不息,犯胃则呕逆吞酸,乘胸侵咽,必胀闷喉痹,渐渐昏迷欲厥,久延不已,为郁劳之,此治嗽清肺,重镇消痰,越医越凶,考内经肝病主治三法,无非治用治体,又曰治肝不 应,当取阳明,盖阳明胃土,独当木火之侵侮,所以制其冲逆之威也。是病原治法大略,安 胃丸椒梅汤送。
鲍(妪)风泄已止,胃逆不纳食。
人参 川连 乌梅 木瓜 川斛 橘红
朱(氏)嗔怒动肝,气逆恶心,胸胁闪动,气下坠欲便,是中下二焦损伤不复,约束之司失职,拟进 培土泄木法,亦暂时之计。
乌梅 干姜 川连 川椒 人参 茯苓 川楝 生白芍
王(氏)寡居多郁,宿病在肝,迩日暑邪深入,肝病必来犯胃,吐蛔下利得止,不思谷食,心中疼热。仍是肝胃本症,况暑湿多伤气分,人参辅胃开痞,扶胃有益,幸无忽致疲可也。
人参 川连 半夏 姜汁 枳实 牡蛎
又 胃开思食,仍以制肝和胃。
人参 金石斛 半夏 枳实 茯苓 橘红
吕(氏)季胁之傍,是虚里穴,今跳跃如梭,乃阳明络空也。况冲脉即血海,亦属阳明所管,经行后 而病忽变,前案申说已着,兹不复赘。大凡络虚,通补最宜,身前冲气欲胀,冲脉所主病,内经 所谓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今也痛无形象,谅无结聚,只以冷汗跗寒,食入恶心,鼻 准明,环口色青,肝胃相对,一胜必一负,今日议理阳明之阳,佐以宣通奇脉,仲景于动气一 篇,都从阳微起见,仿以为法。
人参 茯苓 淡熟附子 生蕲艾 桂枝木 炒黑大茴 紫石英 生杜仲
朱(氏)上冬用温通奇经,带止经转,两月间,纳谷神安,今二月初二日,偶涉嗔忿,即麻痹干呕耳 聋,随即昏迷如厥,诊脉寸强尺弱,食减少,口味淡,微汗,此厥阴之阳化风,乘阳明上犯,蒙昧 清空,法当和阳益胃治之。
人参(一钱) 茯苓(三钱) 炒半夏(一钱半) 生白芍(一钱) 乌梅(七分肉) 小川连(二分) 淡生姜(二分) 广皮白(一钱) 此厥阴阳明药也。胃腑以通为补,故主之以大半夏汤,热拥于上,故少佐姜连以泻心,肝 为刚脏,参入白芍乌梅,以柔之也。
又 三月初五日,经水不至,腹中微痛,右胁蠕蠕而动,皆阳明脉络空虚,冲任无贮,当与通补入络。
人参(一钱) 当归(二钱) 茺蔚子(二钱) 香附(醋炒一钱) 茯苓(三钱) 小茴(一钱) 生杜仲(二 钱)
又 照方去茺蔚杜仲白芍官桂。
某(氏)久有痛经,气血不甚流畅,骤加暴怒伤肝,少腹冲气上犯,逆行于肺为咳,寒热声嗄,胁中 拘急,不饥不纳,乃左升右降不司转旋,致失胃气下行为顺之旨,故肝用宜泄,胃腑宜通,为定例矣。
钩藤 丹皮 桑叶 半夏曲 茯苓 广皮白
又 威喜丸。
唐 积劳内伤,脘闷胁胀,呕吐格拒,眩晕不得卧,阳挟内风暴张,恐其忽然 厥,议通胃平肝法。小川连 姜汁 半夏 牡蛎 川楝子 生白芍
江 拒按为实,患目病来属肝,痛必多呕,大便秘涩,肝病及胃,当苦辛泄降,少佐酸味。小川连 生淡干姜 半夏 枳实 黄芩 生白芍
顾(五十)阳明脉衰,形寒,痞,饥不食,心痛,洞泄兼呕。
人参 吴萸 茯苓 半夏 生姜 炒黄粳米
某 劳怒伤阳,气逆血郁致痛,痞胀便溏,风木侮土,前方既效,与通补阳明厥阴,大半夏汤 去蜜加桃仁柏子仁当归姜枣汤法丸。
某 脉微小弱,是阳气已衰,今年太阴司天,长夏热泄气分,不食不运,味变酸苦,脾胃先受 困也。稍涉嗔怒,木乘土中,益加不安,从东垣培土制木法。
人参 广皮 茯苓 益智 木瓜 淡姜渣 夏 通补阳明,开泄厥阴。
人参 半夏 茯苓 橘红 吴萸 白芍
汪(氏)气滞脾弱。(肝脾) 逍遥散加郁金砂仁末。
席 大便未结,腹中犹痛,食入有欲便之意,胃阳未复,肝木因时令尚横,用泄木安土法。(肝脾胃)
人参 木瓜 浓朴 茯苓 益智仁 青皮
江 镇冲任,温养下焦颇效,所议治嗽肺药,寒凉清火,背谬显然。
炒黑杞子 淡苁蓉 小茴香拌炒当归 沙苑 石壳建莲 茯神 紫石英煎汤,煎药。
又 动怒,脘下痛,不饮食,是肝厥犯脾胃,病外生枝,最非善调之理,理气皆破泄难用,议进制 肝木益胃土一法。
人参(一钱) 炒焦白芍(一钱半) 真枷南香(汁冲五小匙) 炒焦乌梅(三分酸泄肝阳) 茯苓(五钱切小块 甘淡益胃) 化橘红(五分宣通缓痛)
又 人参 嫩钩藤 明天麻 化橘红 炒乌梅肉 茯苓 伽南香
朱 胃弱痰多,补虚宜通,肝阳易升,左颊赤,佐泄少阳。(肝胆胃)
人参 炒半夏 茯苓 钩藤 经霜桑叶 煨姜 南枣
范(五七)脾窍开舌,舌出流涎为脾病,克脾者少阳胆木,以养脾泄胆治。(胆脾)
人参 于术 天麻 姜黄 桑叶 丹皮
某 补太阴,泄少阳。
人参 茯苓 焦术 炙草 广皮 白芍 炒丹皮 桑叶
又 照方去甘草桑叶加木瓜。
李(五十)少阳木火,犯太阴之土,持斋淡薄,中虚热灼,以补脾和肝,为久长调理,四君子加芩芍桑叶丹皮。
金 能食运迟,香纹裂,左颐肉肿,不喜饮水,太阴脾阳郁,法当补土泄木。
于术 茯苓 新会皮 炙草 煨益智 柴胡 丹皮 白芍
张(二九)脉小弱,是阳虚体质,由郁勃内动少阳木火,木犯太阴脾土,遂致寝食不适,法当补土泄木。
人参(一钱半) 白术(一钱半) 半夏(一钱) 茯苓(二钱) 甘草(五分) 广皮(一钱) 丹皮(三钱) 桑
叶(一钱) 姜(一钱) 枣(二钱)
肝为风木之脏,又为将军之官,其性急而动,故肝脏之病,较之他脏为多,而于妇女尤甚。肝病必犯土,是侮其所胜也。本脏现症。仲景云: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又内经所载肝病,难以尽述。大凡其脉必弦,胁或胀或疼,偏寒偏热,先厥后热。若一犯胃,则恶心干呕,脘痞不食,吐酸水涎沫,克脾则腹胀,便或溏,或不爽,肢冷肌麻,案中治法,有阴阳虚实之殊,略举而叙述之。若肝阴胃阴未亏,肝阳亢逆犯胃,先生立法,用药则远柔用刚,泄肝如吴萸椒桂,通胃如半夏姜汁姜附,加益智枳朴等,则兼运脾阳,中虚必用人参,故大半夏汤,附子粳米汤,进退黄连汤,泻心法,治中法,温胆等汤是也。若肝阴胃汁已虚,木火炽盛,风阳扰胃,用药忌刚用柔,养肝则阿胶生地白芍麻仁木瓜,养胃则人参麦冬知母粳米秫米等是也。至于平治之法,则刚柔寒热兼用,乌梅丸,安胃丸,逍遥散。若四君六君异功戊己,则必加泄肝之品,用桑叶丹皮者,先生云:桑叶轻清,清泄少阳之气热,丹皮苦辛,清泄肝胆之血热,用金铃子散者,川楝苦寒。直泄肝阳,延胡专理气滞血涩之痛,此皆案中之纲领也。余另分此一门者,因呕吐不食。胁胀脘痞等恙,恐医者但认为脾胃之病,不知实由肝邪所致,故特为揭出,以醒后www.med126.com人之 目耳。且世人但知风劳臌膈为四大重症,不知土败木贼,肝气日横,脾胃日败,延至不救 者多矣。可不究心于此哉。(华岫云)
徐评 诸案大抵皆胸痹痞满,及痰饮内蓄之症,治痞痹之方,最忌人参,而此欲其壮土以制木,用者甚多,必有遗病,至于蓄痰症,全不齿及,尤属辨症不清,其中精思巧意,中病处颇多,亦得失参半也。
某(五一)食谷不运, 胀呕恶,大便不爽,脉弦色黄,此胃阳式微,升降失司使然,法当温通阳气。(胃阳虚)
吴萸(八分) 半夏(三钱) 荜茇(一钱) 淡干姜(一钱) 生姜汁(五分) 广皮白(一钱半)
陈(三八)诊脉右大而缓,左如小数促,冬季寒热身痛,汗出即解,自劳役饥饱嗔怒之后,病势日加。面浮足肿,呼吸皆喘,目泪鼻衄,卧着气冲欲起,食纳留中不运,时序交夏,脾胃主候,睹色脉情形,中满胀病日来矣。盖此症属劳倦致损,初病即在脾胃,东垣云:胃为卫之本,脾乃营之源,脏腑受病,营卫二气,昼夜循环失度为寒为热,原非疟邪半表半里之症,斯时若有明眼,必投建中而愈,经言劳者温之,损者益之,建中甘温,令脾胃清阳自立,中原砥定,无事更迁,仲景亦谓男子脉大为劳,则知内经仲景东垣垂训,真规矩准绳至法,且汗泄积劳,都是阳伤,医药辛走劫阳,苦寒败胃,病患自述饮蔗即中脘不舒,顷之少腹急痛便稀,其胃阳为苦辛大伤明甚,又述咳频,冲气必自下上逆,夫冲脉隶于阳明,胃阳伤极,中乏坐镇之真气,冲脉动,则诸脉交动,浊阴散漫上布,此卧着欲起矣。愚非遥指其胀,正合内经浊气在上。则生 胀,太阴所至为腹胀相符也。昔有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当以病因传变推求,故辨论若此。
浓朴 杏仁 人参 茯苓 蜜煨姜 南枣
浓朴杏仁,取其能降气,参苓姜枣,取其建立胃中之清阳,而和营卫也。
吴(二四)单胀溺少,温通颇适,当用大针砂丸一钱二分,八服。(脾阳虚)
某 食下 胀,舌黄,当治脾阳。
生白术(一钱半) 广皮(一钱) 茯苓(三钱) 浓朴(一钱) 木瓜(五分) 淡附子(七分)
徐(三九)攻痞变成单胀,脾阳伤极,难治之症。
生白术 熟附子 茯苓 浓朴 生干姜
钱 食入腹胀,已五十日,且痛必有形攻动,头中微痛,夫痞满属气,痛因气滞,二便既通,其滞未必在乎肠胃,从太阴脾阳伤,以辛温开泄主之。
桂枝 生白芍 淡干姜 浓朴
又 照方去白芍加生益智仁茯苓。
杨(五十)饮酒聚湿,太阴脾阳受伤,单单腹胀,是浊阴之气锢结不宣通,二便不爽,治以健阳运湿。
生茅术 草果 附子 广皮 浓朴 茯苓 荜茇 猪苓
吴(四三)食下 胀,便溏不爽,肢木不仁,此脾阳困顿,不能默运使然,温通中阳为主。白术(三钱) 附子(一钱) 炮姜(一钱半) 桂枝木(一钱) 茯苓(三钱) 荜茇(一钱)
僧(四七)俗语云,膏粱无厌发痈疽,淡泊不堪生肿胀,今素有脘痛,气逆呕吐,渐起肿胀,乃太阴脾脏之阳受伤,不司鼓动营运,阴土宜温,佐以制木治。
生于术 茯苓 广皮 椒目 浓朴 益智仁 良姜
某(六七)左脉弦,胀满不运,便泄不爽,当温通脾阳。
草果仁(一钱) 茯苓皮(三钱) 大腹皮(三钱) 广皮(一钱半) 青皮(一钱) 浓朴(一钱半) 木猪苓(一钱半) 椒目(五分)
吴 寒热伤中,腹微满,舌白,用治中法。
人参 益智 广皮 茯苓 泽泻 金斛 木瓜
周(五五)久嗽四年,后失血,乃久积劳伤,酒肉不忌,湿郁脾阳为胀,问小溲仅通,大便仍溏,浊阴乘阳,午后夜分尤剧。
生于术 熟附子
陈(五十)积劳,脾阳伤,食下胀,足肿。
生白术 茯苓 熟附子 草果仁 浓朴 广皮
某 躬耕南亩,曝于烈日,渍于水土,暑湿内蒸为泻痢,邪去正伤,临晚跗肿腹满,乃脾阳已困。诸气不司营运,浊阴渐尔窃据,内经病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生白术 草蔻 茯苓 浓朴 附子 泽泻
邹(三九)深秋霍乱转筋,必有暴冷伤及脾胃,病机一十九条,河间皆谓热,亦属偏见,愈泻愈胀,岂是实症,夫酒客之湿,皆脾胃阳微不运,致湿邪凝聚,气壅成胀,见胀满彻投攻下,不究致病之因,故曰难调之症。
生白术 草果 熟附子 浓朴 广皮 茯苓
陈(四四)苦寒多用,胃阳久伤,右胁痛,呕酸浊,皆浊阴上干,用辛甘温中补虚痛减,病患述早上腹宽,暮夜气紧微硬,大便不爽,有单腹胀之忧。(脾胃阳虚)
人参 生白术 茯苓 肉桂 归身 益智 广皮 煨姜
赵(五四)胸腹胀满,久病痰多。
生白术(二两) 茯苓(二两) 浓朴(一两) 肉桂(五钱) 姜汁丸 本草云,浓朴与白术能治虚胀,仿洁古枳术之意也。佐茯苓通胃阳,肉桂入血络,则病邪可却矣。
杨 脉沉小弦,中年已后,阳气不足,痰饮水寒,皆令逆趋,致运纳失和,渐有胀满浮肿,法以辛温宣通,以本病属脾胃耳。
人参(一钱) 茯苓(三钱) 白芍(一钱半) 淡附子(一钱) 姜汁(三分调)
倪(二十)腹 膨,便不爽,腑阳不行。
生益智 茯苓 生谷芽 广皮 砂仁壳 浓朴
又 六腑不通爽,凡浊味食物宜忌。
鸡肫皮 麦芽 山楂 砂仁 陈香橼
又 脉沉小缓,早食难化,晚食夜胀,大便不爽,此腑阳久伤,不司流行,必以温药疏通,忌食闭气粘荤。
生白术 附子 浓朴 草果 茯苓 广皮白 槟榔汁
浦(四九)肾气丸,五苓散,一摄少阴,一通太阳,浊泄溺通,腹满日减,不为错误。但虚寒胀病,而用温补,阅古人调剂,必是通法,盖通阳则浊阴不聚,守补恐中焦易钝,喻氏谓能变胃,而不受胃变,苟非纯刚之药,曷胜其任。(肾胃阳虚) 议于暮夜服玉壶丹五分,晨进。
人参 半夏 姜汁 茯苓 枳实 干姜
陈(六二)老人脾肾阳衰,午后暮夜,阴气用事,食纳不适,肠鸣 胀,时泄,治法初宜刚剂,俾阴浊不僭,阳乃复辟。
人参(一钱半) 淡附子(一钱) 淡干姜(八分) 茯苓(三钱) 炒菟丝(三钱) 胡芦巴(一钱) 此治阳明之阳也。若参入白术甘草,则兼走太阴矣。
某(三七)肿胀由足入腹,诊脉细软,不能运谷,当治少阴太阴。(脾肾阳虚)
生白术 浓朴 茯苓 淡附子 淡干姜 荜茇
马(三六)暮食不化,黎明瘕泄,乃内伤单胀之症,脾肾之阳积弱,据理当用肾气丸。
顾(四三)脉微而迟,色衰萎黄,蟹为介属,咸寒沉降,凡阳气不足者,食之损阳,其致病之由,自试二次矣。久利久泄,古云无不伤肾,今浮肿渐起自下,是水失火而败。若非暖下,徒见泄泻有红。为脾胃湿热,必致中满败坏。
生茅术 熟地炭 熟附子 淡干姜 茯苓 车前
某 脾肾虚寒多泻,由秋冬不愈,春木已动,势必克土,腹满,小便不利,乃肿病之根。若不益火生土,日吃疲药,焉能却病。
人参 白术 附子 生益智 菟丝子 茯苓
姚(四八)据说情怀不适,因嗔怒,痰嗽有血,视中年形瘁肉消,渐渐腹胀跗肿,下午渐甚,阳气日夺。早服肾气丸三钱,昼服五苓散。(肾阳虚) 殷(氏)行动气坠于下,卧着气拥于上,此跗肿昼甚,头胀夜甚,总是中年阳微,最有腹大喘急之事,济生丸(十服)
朱 阳明胃逆,厥阴来犯,丹溪谓上升之气,自肝而出,清金开气,亦有制木之功能,而痛胀稍缓,议以温胆加黄连方。(肝胃不和)
半夏 茯苓 橘红 枳实 竹茹 川连 生白芍
某(二八)舌微黄,瘕逆,脘胸悉胀,当和肝胃。
桂枝木 干姜 青皮 吴萸 川楝子 炒半夏
秦 两年初秋发伤,脉络气血不为流行,而腹满重坠,卧则颇安,脐左动气,卧则尤甚,吐冷沫。常觉冷气,身麻语塞,肝风日炽,疏泄失职,经以肝病吐涎沫,木侮土位,自多 胀,丹溪云:自觉冷者非真冷也。两次溃疡之后,刚燥热药,似难进商,议以宣通肝胃为治,有年久恙,贵乎平淡矣。
云茯苓(三钱) 三角胡麻(捣碎滚水洗十次三钱) 浓橘红(一钱) 嫩钩藤(一钱) 熟半夏(炒黄一钱半) 白旋复花(一钱) 滤清,服一杯,四帖。
又 接服大半夏汤。
熟半夏(炒二钱半) 云苓(小块五钱) 姜汁(调服四分) 人参(同煎一钱)
方(五九)诊脉百至,右缓涩,左弦劲,始而肠鸣泄气,由渐腹满 胀,纳食几废,便难溺少,此皆情怀少旷,清气不转,肝木侵侮胃土,腑阳窒塞,胀满日甚,据云,先因胃脘心下痛症,气郁显然,非旦晚图功之象,议河间分消法。(肝郁犯胃兼湿)
杏仁 浓朴 海金沙 陈香橼 郁金 莱菔子 木通 鸡肫皮
王(三七)食入不运,脘中 胀,病由悒郁,经年不愈,视色黄形瘦,按脉小而涩,喜凉饮,恶热,大便未经通调,九窍不和,皆胃病矣。
川连 鸡肫皮 枳实 广皮 桔梗 栝蒌实 半夏 莱菔子 郁金 杏仁 姜汁竹沥丸。
杨(四十)肝郁乘胃为胀,经年内结有形,用缓消一法。
生茅术 鸡肫皮 川连 生浓朴 淡姜渣 针砂(制) 椒目汤法丸。
毕 湿热,由腑滞及肠中,大便不爽,食入不适,平昔肝木易动,厥阴不主疏泄,少腹形胀,无非滞气之壅,久则凝瘀日踞。
小温中丸三钱,十服。
程(三十)脉右弦,面黄,腹满,按之漉漉有声,每大便先腹痛,便不能干爽,此胃气不降,阳气自滞。由乎嗔怒不息,肝木横逆,疏泄失司, 胀之来,皆由乎此,议泄肝通腑,浊宣胀减之义。
杏仁 紫浓朴 猪苓 郁金 椒目 槟榔汁 接服小温中九。
某(五七)不饥不运,少腹胃脘悉满,诊脉左弦,乃肝木犯胃,二腑不主流行,浊阴渐次弥漫,他日单胀之作,竟有难以杜患者,速速戒恼怒,安闲自在,诚治斯疾之良图。小温中丸一钱五分,开水送下。
夏 夏四月,脾胃主气,嗔怒怫郁,无不动肝,肝木侮土,而脾胃受伤,郁久气不转舒,聚而为热,乃壮火害气,宜乎减食 胀矣。当作木土之郁调治,桂附助热,萸地滋滞,郁热益深,是速增其病矣。
钩藤 丹皮 黑山栀 川连 青皮子 紫浓朴 莱菔子 广皮白 薄荷梗
又 胀势已缓,脉来弦实,此湿热犹未尽去,必淡泊食物,清肃胃口,以清渗利水之剂,服五六日再议。猪苓 泽泻 通草 海金沙 金银花 茯苓皮 黑 豆皮
又 诊脉浮中沉,来去不为流利,气阻湿郁,胶痰内着,议用控涎丹六分,缓攻。
又 服控涎丹,大便通而不爽,诊右脉弦实,目黄舌燥,中焦湿热不行,因久病神倦,不敢过攻。议用丹溪小温中丸,每服三钱,乃泄肝通胃,以缓治其胀。
谢 形神劳烦,阳伤,腑气不通,疝瘕阴浊,从厥阴乘犯阳明,胃为阴浊蒙闭,肠中气窒日甚,年前邪势颇缓,宣络可效,今闭锢全是浊阴。若非辛雄刚剂,何以直突重围,胀满日增,人力难施矣。
生炮川乌头 生淡川附子 淡干姜 淡吴萸 川楝子 小茴香 猪胆汁
唐(氏)紫菀 杏仁 通草 郁金 黑山栀
又 三焦不通,脘痹腹胀,二便皆秘,前方用开手太阴肺,苦辛润降,小溲得利,兼进小温中丸。泄肝平胃,胀势十减有五。但间日寒热复来,必是内郁之气,阳不条达,多寒战栗,议用四逆散和解,其小温中丸仍用。
生白芍 枳实 柴胡 黄芩 半夏 杏仁 竹茹 生姜
张(妪)腹臌 胀,大便不爽,得暖气稍快,乃阳气不主流行,盖六腑属阳,以通为补,春木地气来升,土中最畏木乘,势猖炽,治当泄木安土,用丹溪小温中丸,每服三钱。
张(氏)用镇肝逆理胃虚方法,脉形小弱,吐涎沫甚多,仍不纳谷,周身寒凛,四肢微冷,皆胃中无阳,浊上僭踞,而为 胀,所谓食不得入,是无火也。(肝犯胃阳虚)
人参 吴萸 干姜 附子 川连 茯苓
丁(三十)嗔怒,气血逆乱,右胁不和,夜食嗳噫 胀,乃肝胃病,治以解郁,宣通气血。(木郁气滞血涩)
钩藤 丹皮 桑叶 生香附 茯苓 神曲 降香木 炒黑楂肉
徐 平素肝气不和,胁肋少腹 胀,气血不调,痰饮渐聚,厥阴阳明同治。
桃仁 延胡 归尾 小茴 香附 半夏 茯苓 橘红 神曲
马(三四)脉实,久病瘀热在血,胸不爽,小腹坠,能食不渴,二便涩少,两进苦辛宣腑,病未能却,此属血病,用通幽法。
桃仁 郁李仁 归尾 小茴 红花 制大黄 桂枝 川楝子
又 昼日气坠少腹,夜卧不觉,甚则头昏胸闷,今年五月,初用疏滞,继通三焦,续进通幽,其坠胀仍若,议辛香流气法。
川楝子 延胡 小茴 黑山栀 青木香 橘核 生香附磨汁法丸。
董 初因下血转痢,继而大便秘艰,自左胁下有形,渐致胀大坚满,小便自利,病在血分,久病两年,形瘦气短,不敢峻攻。若五积成例,议用古禹余粮丸,每日一钱。
郑(氏)得食腹痛,上及心胸,下攻少腹,甚至筋胀,扰于周身经络之间,大便欲解不通畅,此乃肠胃气阻,故痛随利减,神保丸。(一钱)
张 脉左弦,右浮涩,始因脘痛贯胁,继则腹大高凸,纳食减少难运,二便艰涩不爽,此乃有年操持萦虑太甚,肝木拂郁,脾土自困,清浊混淆,胀势乃成,盖脏真日漓,腑阳不运,考古治胀名家,必以通阳为务。若滋阴柔药,微加桂附,凝阴冱浊,岂是良法,议用局方禹粮丸,暖其水脏,攻其秽浊,俟有小效,兼进通阳刚补是为虚症内伤胀满治法,至于攻泻劫夺,都为有形而设,与无形气伤之症不同也。(肝郁犯脾)局方禹余粮丸。
陈(妪)久郁,伤及脾胃之阳,面无华色,纳粥欲呕,大便溏泄,气陷则跗肿,气呆则脘闷,有中满之忧,用治中法。(肝犯脾胃)
人参 生益智 煨姜 茯苓 木瓜 炒广皮
程(女)脉数,恶心,脘胀。(肝脾不和夹暑邪)
炒半夏 广皮 藿香(黄连一分煎水拌) 茯苓 郁金
又 暑伤脾胃,则肝木犯土,左腹膨,泄泻。
人参 浓朴 广皮 炒泽泻 茯苓 木瓜 炙草 炒楂肉
又 人参 炒柴胡 炒白芍 炒黄芩 茯苓 炙草 生姜 大枣 宋 食入脘胀,此属胃病,视色苍形瘦,自述饮酒呕吐而得,又述耳鸣肉,是木火犯中,郁勃病甚,议用逍遥减白术,合左金方。(木火犯土)
朱(四三)瘰癧马刀,都是肝胆为病,病久延及脾胃,腹满便涩,舌黄微渴,非温补可服,泄木火以疏之,和脾胃以调之,冀其胀势稍减。
吴萸拌川连 生于术 川楝子 炒山楂 黑山栀 浓朴 青皮 椒目
唐(女)气臌三年,近日跌仆呕吐,因惊气火更逆,胸臆填塞胀满,二便皆通,自非质滞,喜凉饮,面起瘅瘰,从病能篇骤胀属热。
川连 淡黄芩 半夏 枳实 干姜 生白芍 铁锈针
颜(六三)今年风木加临,太阴阳明不及,遂为 胀,小便不利,两跗皆肿,大便涩滞,治在腑阳,用分消汤方。(肝犯脾胃阳虚有湿)
生于术 茯苓 泽泻 猪苓 浓朴 椒目 海金沙汤煎。
吴 今岁厥阴司天加临,惊蛰节,病腹满喘促,肢肿面浮,寒热汗出,皆木乘土位,清阳不得舒展,浊气痞塞僭踞,故泄气少宽,姑拟通腑以泄浊。
生于术 茯苓 椒目 紫浓朴 泽泻 淡姜渣
朱(四九)郁勃久坐,中焦不运,寒热,小溲不通,腹膨胀满,脉小而涩,全是腑阳失司,与泄木通腑分消法,四苓加椒目浓朴大腹皮青皮。
陈 壮盛年岁,形消色夺,诊脉右小促,左小弦劲,病起上年秋季,脘中卒痛,有形梗突,病后陡遇惊触,渐次食减不适,食入不运,停留上脘,腹形胀满,甚则胁肋皆胀,四肢不暖,暮夜渐温。大便旬日始通,便后必带血出,清早未食,自按脐上气海,有瘕形甚小,按之微痛,身动饮水。寂然无踪,天气稍冷,爪甲色紫,细推病属肝脾,气血不通,则为郁遏,久则阳微痹结,上下不行,有若否卦之义,阅医药或消或补,总不见效者,未知通阳之奥耳。(肝脾不和清阳痹结)
薤白 桂枝 栝蒌仁 生姜 半夏 茯苓
又 薤白汁 桂枝木 栝蒌实 川楝子皮 半夏 茯苓 归须 桃仁 延胡 姜汁 二汁法丸。
某 胀满跗肿,小溲短涩不利,便泄不爽,当开太阳为主。(湿浊凝滞小溲不行当开太阳)五苓散加椒目。
某(六七)少腹单胀,二便通利稍舒,显是腑阳窒痹,浊阴凝结所致,前法专治脾阳,宜乎不应,当开太阳为要,五苓散加椒目。
郑 两投通里窍法,痛胀颇减,无如阴阳不分,舌绛烦渴,不欲纳谷,想太阳膀胱不开,阳明胃不司阖,法当仍与通阳腑为要。但五苓桂术,断不适用,议用甘露饮意。猪苓 茯苓 泽泻 寒水石 椒目 炒橘核
程 今年长夏久热,热胜阳气外泄,水谷运迟,湿自内起,渐渐浮肿,从下及上,至于喘咳不能卧息,都是浊水凝痰,阻遏肺气下降之司。但小溲不利,太阳气亦不通调,此虽阳虚症。若肾气汤中萸地之酸腻,力难下行矣。
茯苓 桂枝木 杏仁 生白芍 干姜 五味 生牡蛎 泽泻
马(五一)初起胸痹呕吐,入夏跗 少腹悉肿,食谷不运,溲短不利,此阳气式微,水谷之湿内蕴,致升降之机失司,当开太阳,姑走湿邪。
猪苓(三钱) 桂枝木(八分) 茯苓皮(三钱) 泽泻(一钱) 防己(一钱半) 浓朴(一钱)四帖。
邱(六岁)六龄稚年,夏至湿热外薄,所食水谷之气,蒸为湿滞,阻遏气机,脾不转运,水道不通,腹笥满胀,幼科但知消导,不晓通腑泄湿,致脾气大困,泄泻不分阴阳,参苓之补,仅救消涤之害。不能却除湿滞,故虽受无益于病,病根都在中宫,泄肝以安胃,分利以通腑,必得小溲频利。冀有中 之机。
猪苓 泽泻 海金沙 通草 椒目
吴 平昔湿痰阻气为喘,兹因过食停滞,阴脏之阳不运,阳腑之气不通,二便不爽,跗肿腹满。诊脉沉弦,犹是水寒痰滞,阻遏气分,上下皆不通调,当从三焦分治,顷见案头一方,用菟丝子升少阴,吴茱萸泄厥阴,不知作何解释,不敢附和,仍用河间分消定议。(湿壅三焦肺气不降)
大杏仁 莱菔子 猪苓 泽泻 葶苈子 浓朴 桑白皮 广皮 细木通
又 三焦分消,泄肝通腑,二便不爽如昔,诊脉浮小带促,闻声呼息不利,是气分在上结阻,以致中下不通,喘胀要旨,开鬼门以取汗,洁净腑以利水,无非宣通表里,务在治病源头,据脉症参详,急急开上为法,合金匮风水反登义矣。
麻黄 杏仁 石膏 甘草 苡仁
朱 初因面肿,邪乾阳位,气壅不通,二便皆少,桂附不应,即与导滞,滞属有质,湿热无形,入肺为喘,乘脾为胀,六腑开合皆废,便不通爽,溺短混浊,时或点滴,视其舌绛口渴,腑病背胀,脏病腹满,更兼倚倒左右,肿胀随着处为甚,其湿热布散三焦,明眼难以决胜矣。经云从上之下者治其上。又云从上之下,而甚于下者,必先治其上,而后治其下,此症逆乱纷更,全无头绪,皆不辨有形无形之误,姑以清肃上焦为先。
飞滑石(一钱半) 大杏仁(去皮尖十粒) 生苡仁(三钱) 白通草(一钱) 鲜枇杷叶(刷净毛去筋手内揉 三钱) 茯苓皮(三钱) 淡豆豉(一钱半) 黑山栀壳(一钱) 急火煎五分服。此手太阴肺经药也。肺气窒塞,当降不降,杏仁微苦则能降,滑石甘凉,渗湿解热,苡仁通 草,淡而渗气分,枇杷叶辛凉,能开肺气,茯苓用皮,谓诸皮皆凉,栀豉宣其陈腐郁结,凡此 气味俱薄,为上焦药,仿徐之才轻可去实之义。
某 暴肿气急,小溲涩少,此外邪壅肺,气分不通,治当从风水皮水,宣其经隧,以能食能寝为 佳,勿得诛伐无过之地。前胡 蜜炙麻黄 牛蒡子 姜皮 紫菀 杏仁 茯苓皮 广皮
王 髀尻微肿,小腿下 肿甚,乃腑阳不行,病甚于暮,宜辛香通其经腑之郁。(下焦寒湿流经)
生于术 炮川乌 北细辛 茯苓 汉防己 川独活
又 中满用余粮丸获效,得暖下泄浊之力,腹胀已去,而髀尻足跗肌肉肿浮,夫脏寒生满病。暖水脏之阳,培火生土是法,究竟阳未全复,四末流行未布,前议幽香通其下焦经脉,果得 肿减,议用加味活络丹。炮川乌 干地龙 乳香 没药 北细辛 桂枝木 用油松节三两,酒水各半,煎汁法丸。
汪 肿自下起,胀及心胸,遍身肌肤赤瘰,溺无便滑,湿热蓄水,横渍经隧,气机闭塞,呻吟喘急。湿本阴邪,下焦先受,医用桂附 术,邪蕴化热,充斥三焦,以致日加凶危也。(湿热壅塞经隧) 川通草(一钱半) 海金沙(五钱) 黄柏皮(一钱半) 木猪苓(三钱) 生赤豆皮(一钱半) 真北细辛(一 分)
又 前法肿消三四,仍以分消。川白通草 猪苓 海金沙 生赤豆皮 葶苈子 茯苓皮 晚蚕砂
又 间日寒战发热,渴饮,此为疟,乃病上加病,饮水结聚,以下痛胀,不敢用涌吐之法,暂与开 肺气壅遏一法。
大杏仁 蜜炒麻黄 石膏
又 湿邪留饮,发红瘰,胸聚浊痰,消渴未已,用木防己汤。
木防己(一钱) 石膏(三钱) 杏仁(三钱) 苡仁(二钱) 飞滑石(一钱半) 寒水石(一钱半)
通草煎汤代水。
陈 进神芎导水丸二日,所下皆粘腻黄浊形色,余前议腑气窒塞,水湿粘滞,浊攻犯肺为痰 嗽,水渍脉隧为浮肿。大凡经脉六腑之病,总以宣通为是,内经云:六腑以通为补,今医不分 脏腑经络,必曰参术是补,岂为明理,然肢节足跗之湿,出路无由,必针刺以决其流,此内外 冀可皆安,戊己丸三钱,用二日后,再进前药一服。
薛(十九)腹满下至少腹,三阴都已受伤,而周身疥疮,数年不断,脉络中必有湿热,就腹痛泄泻,腑 阳不通,不独偏热偏寒之治,常用四苓散。猪苓(三钱) 茯苓(三钱) 泽泻(一钱半) 生于术(一钱) 椒目(五分)
倪(妪)湿热脚气,上攻心胸,脘中满胀,呕逆,乃湿上甚为热化,与苦辛先平在上之满胀,用泻心 法。(湿热脚气)
川连 黄芩 枳实 半夏 姜汁 杏仁 汤 囊肿腹胀,此属疮蛊。(湿郁疮蛊)
茯苓皮 海金沙 白通草 大腹皮绒 浓朴 广皮 猪苓 泽泻
某(三六)性躁,气有余便是火,肝胆中木火入络,成形为胀,便溺皆赤,喉痛声嘶痰血,肝病过膈犯 肺,久延为单腹胀难治。(木火入络)小温中丸三钱。
吴(五五)气逆 胀,汨汨有声,已属络病,难除病根。(气逆入络) 老苏梗 生香附 浓朴 白蔻仁 土栝蒌 桔梗 枳壳 黑山栀
汪 脉右涩,左弱,面黄瘦,露筋,乃积劳忧思伤阳,浊阴起于少腹,渐至盘踞中宫,甚则妨食呕 吐,皆单鼓胀之象大着,调治最难,欲驱阴浊,急急通阳。(阳虚单胀浊阴凝滞) 干姜 附子 猪苓 泽泻 椒目
又 通太阳之里,驱其浊阴,已得胀减呕缓,知身中真阳,向为群药大伤,议以护阳,兼以泄浊法。
人参 块茯苓 生干姜 淡附子 泽泻
又 阴浊盘踞中土,清阳蒙闭,腹满 胀,气逆腹痛,皆阳气不得宣通,浊阴不能下走,拟进白通法。生干姜 生炮附子 冲猪胆汁。
黄(三八)停滞单胀,并不渴饮,昼则便利不爽,夜则小溲略通,此由气分郁痹,致中焦不运,先用大 针砂丸,每服一钱五分,暖其水脏以泄浊。
某 向有宿痞,夏至节一阴来复,连次梦遗,遂腹形坚大,二便或通或闭,是时右膝痈肿溃疡。未必非湿热留阻经络所致,诊脉左小弱,右缓大,面色青减,鼻准明亮,纳食必腹胀愈加,四 肢恶冷,热自里升,甚则衄血牙宣,全是身中气血交结,固非积聚停水之胀,考古人于胀症。以厘清气血为主,止痛务在宣通,要知攻下皆为通腑,温补乃护阳以宣通,今者单单腹胀。当以脾胃为病薮,太阴不运,阳明愈钝,议以缓攻一法。
川桂枝(一钱) 熟大黄(一钱) 生白芍(一钱半) 浓朴(一钱) 枳实(一钱) 淡生干姜(一钱) 三帖。
又 诊脉细小,右微促,畏寒甚,右胁中气,触入小腹,着卧即有形坠着,议用局方禹余粮丸,暖 水脏以通阳气。早晚各服一钱流水送八服。
又 脉入尺,弦胜于数,元海阳虚,是病之本,肝失疏泄,以致 胀,是病之标,当朝用玉壶丹,午 用疏肝实脾利水,分消太阳太阴之邪。紫浓朴(炒一钱半) 缩砂仁(炒研一钱) 生于术(二钱) 猪苓(一钱) 茯苓(块三钱) 泽泻(一钱)
又 脉弦数,手足畏冷,心中兀兀,中气已虚,且服小针砂丸,每服八十粒,开水送,二服,以后药压之。
生于术 云茯苓 广皮 煎汤一小杯,后服。
又 脉如涩,凡阳气动则遗,右胁汨汨有声,坠入少腹,可知肿胀非阳道不利,是阴道实,水谷 之湿热不化也。议用牡蛎泽泻散。左牡蛎(四钱泄湿) 泽泻(一钱半) 花粉(一钱半) 川桂枝木(五分通阳) 茯苓(三钱化气) 紫浓朴(一 钱) 午服。
又 脉数实,恶水,午后手足畏冷,阳明中虚,水气聚而为饮也。以苓桂术甘汤劫饮,牡蛎泽泻 散止遗逐水,照前方去花粉加生于术三钱。
又 手足畏冷,不喜饮水,右胁汨汨有声,下坠少腹,脉虽数而右大左弦,信是阳明中虚,当 用人参熟附生姜,温经补虚之法。但因欲回府调理数日,方中未便加减,且用前方,调治太阳太阴。
生于术(三钱) 左牡蛎(生四钱) 泽泻(炒一钱) 云苓(三钱) 生益智(四分) 桂枝木(四分) 炒浓 朴(一钱) 午后食远服。朝服小温中丸五十粒,开水送,仍用三味煎汤压之。
杨(十六)味过辛酸,脾胃气伤结聚,食入则胀满,曾服礞石大黄丸,滞浊既下不愈,病不在乎肠中。前贤治胀治满,必曰分消,攻有形不效,自属气聚为瘕,疏胃宜清,调脾当暖,此宗前贤立法。(脾胃气窒不和)
生茅术 广皮 丁香皮 黄柏 草豆蔻 川黄连 浓朴 茯苓 泽泻 水法丸。肿胀证,大约肿本乎水,胀由乎气,肿分阳水阴水,其有因风因湿因气因热,外来者为有余,即为阳水,因于大病后,因脾肺虚弱,不能通调水道,因心火克金,肺不能生肾水,以致 小便不利,因肾经阴亏,虚火烁肺金而溺少,误用行气分利之剂,渐至喘急痰盛,小水短 赤,酿成肿证,内发者为不足,即为阴水。若胀病之因更多,所胀之位各异,或因湿因郁因 寒因热因气因血因痰因积因虫,皆可为胀,或在脏在腑,在脉络在皮肤,在身之上下,表 里皆能作胀,更或始因于寒,久郁为热,或始为热中,末传寒中,且也胀不必兼肿,而肿则必兼胀,亦有肿胀同时并至者,其病形变幻不一,其病机之参伍错综,更难叙述,故案中 诸症,有湿在下者,用分利,有湿在上中下者,用分消,有湿而着里者,用五苓散通达膀胱。有湿郁热兼者,用半夏泻心法,苦辛通降,有湿热气郁积者,用鸡金散加减,消利并行,有 气血郁积,夹湿热之邪,久留而不散者,用小温中丸,清理相火,健运中州,有湿热与水寒 之气交横,气喘溺少,通身肿胀者,用禹余粮丸,崇土制水,暖下泄浊,有寒湿在乎气分,则用姜附,有寒湿入于血分,则用桂附,有湿上甚为热,则用麻杏膏苡等味,清肃上焦之气。有湿下着为痹,则用加味活络等剂,宣通下焦之郁,有藉乎薤白栝蒌者,滑润气机之痹 结于腹胁也。有藉乎制黄归尾者,搜逐血沫之凝涩于经隧也。有藉乎玉壶控涎神保神 芎者,视其或轻或重之痰,饮水积而驱之也。此皆未损夫脏气,而第在腑之上下,膜之表 里者也。若有胃阳虚者,参苓必进,脾阳衰者,术附必投,更有伤及乎肾者,则又需加减八 味济生等丸矣。其他如养阳明之大半夏汤,疏厥阴之逍遥散,盖由证之牵连而及,是又 案中法外之法也已。(姚亦陶)
徐评 胀满之为病,即使正虚,终属邪实,古人慎用补法,又胀必有湿,湿则有热,内经所以指 为热症,今多用温补之药,内虽有通利之品,而臣不胜主,贻误必多,细阅诸案,恐愈者少,而不 治者多也。胀满必有有形之物,宜缓缓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