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人参药证条文浅析
    

仲景原文:人参药证条文浅析

《神农本草经》曰“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以下为伤寒论条文:
176.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219.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350.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伤寒论有关白虎汤证之条文均无“渴”证,白虎加人参汤证有“大渴、口燥渴、口欲饮水”之证,可见加人参是用于口燥渴。而《本草》并没有人参主渴之谓,可见伤寒论之药证,是证于临床。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此条大烦渴,是因为大汗出伤津,津伤及血,阴血不足则渴,故加人参以止渴;脉洪为阳热,脉大为血伤。脉洪大而渴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脉洪大不渴者,与桂枝汤。可见阴血不足而口渴,是用人参的依据。如《金匮》曰:“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亡血失精”谓之“劳”。

62.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发汗后,身疼痛,是表仍有邪;脉沉迟者,是气血俱虚。血少者不可发汗,故以桂枝汤加芍药人参以养血益气。脉沉迟为什么不用附子?此当无恶寒一证,如“68.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脉沉迟,若为阳虚,必然恶寒;若不恶寒,即为气血虚少。如“50.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66.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发汗后,腹胀满,是汗出伤血,因血汗同源,血伤,故以人参益血。

69.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四两)  人参(一两)  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  甘草(炙,二两)  干姜(一两半)
汗下伤血,故用人参益血。

96.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蒌根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小柴胡汤证为什么用人参,因为血弱、气尽,血气不足,故用人参。

107.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柴胡(四两)  龙骨  黄芩  生姜(切)  丹  人参  桂枝(去皮)  茯苓(各一两半)  半夏(洗,二合半)  大黄(二两)  牡蛎(熬,一两半)  大枣(擘,六枚)
下之伤血,血不足则惊,故用人参。以264条为证:“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吐下伤血,故悸而惊。

146.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桂枝(去皮)  黄芩(一两半)  人参(一两半)  甘草(炙,一两)  半夏(洗,二合半)  芍药(一两半)  大枣(擘,六枚)  生姜(切,一两半)  柴胡(四两)
 伤寒六七日,是行其经尽之期,病应或愈或传。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是桂枝证,微呕、心下支节是柴胡证,其用人参,是有心下支结,类心下痞。

149.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心下痞,是人参证。

157.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心下痞硬,是人参证。

158.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心下痞硬,人参证。甘草泻心汤方应有人参,以《金匮》甘草泻心汤方有人参为证。

161.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 旋复花(三两)  人参(二两)  生姜(五两)  代赭(一两)  甘草(炙,三两)  半夏(洗,半升)  大枣(擘,十二枚)
心下痞硬,人参证。

163.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桂枝(别切,四两)  甘草(炙,四两)  白术(三两)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心下痞硬,人参证。

304.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二枚)  茯苓(三两)  人参(二两)  白术(四两)  芍药(三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背恶寒,心血不足,故用人参。

309.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吐利,血不足,故用人参。

317.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甘草(炙,二两)  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大者一枚)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利止脉不出,亡血,故用人参。

338.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乌梅丸证之脏寒,为血不足,故用人参。

359.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黄连人参汤主之。 干姜  黄芩  黄连  人参(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吐下伤血,故用人参。

385.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仲师明示:利止,亡血也,故加人参。
 
 理中丸方有人参,亦为其证吐利伤血,故用人参。

综合述之人参药证为:1、津血不足口燥渴者;2、脉沉迟而不恶寒者;3、汗吐下后伤血者;4、病久血不足者;5、心下痞硬而不痛者。
  
 错谬之处,敬请指正!

-------------------
多谢先生

-------------------
谢谢,  拜读!

-------------------
拜读,多谢!

-------------------
李先生好文章!向您学习!忆曾读陈修园先生《神农本草经读》在“人参”条下之言与先生此说可谓有暗合之妙,今不妨录之以为贵文之羽翼:
  人参,气味甘、微寒,无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本经语)
  陈修园曰:本经止此三十七字。其提纲云:主补五脏,以五脏属阴也。精神不安,魂魄不定、惊悸不止、目不明、心智不足,皆阴虚为阳亢所扰也。今五脏得甘寒之助,则为定之、安之、止之、明之、开之、益之之效矣。曰邪气者,非指外邪而言,乃阴虚而壮火食气,火即邪气也。今五脏得甘寒之助,则邪气除矣。余细味经文,无一字言及温补回阳。故仲景于汗、吐、下阴伤之证,用之以救津液。而一切回阳方中,绝不加此阴柔之品,反缓姜、附之功。故四逆汤、通脉四逆汤为回阳第一方,皆不用人参。而四逆加人参汤,以其利止亡血而加之也;茯苓四逆汤用之者,以其在汗、下之后也。......仲景一百一十三方中,用人参者只有一十七方......皆是因汗、吐、下之后,亡其阴津,取其救阴。如理中、吴茱萸汤以刚燥剂中阳药太过,取人参甘寒之性,养阴配阳,以臻于中和之妙也。......陶宏景谓:功用同甘草。凡一切寒温补泻之剂,皆可共济成功。然甘草功兼阴阳,故《本经》云“主五脏六腑”。人参功兼补阴,故《本经》云“主五脏”。仲景于咳嗽病去之者,亦以形寒饮冷之伤,非此阴寒之品所宜也。
[ 此帖被王晓军在2010-11-07 16:28重新编辑 www.med126.com/pharm/]

-------------------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苓黄连人参汤主之。病人本是虚寒,脾失健运下利,感受寒邪,复又误治,以致阴寒格热,吐利更加严重,此乃上热下寒,阴寒阳热互相格拒所致,故用干姜黄苓黄连人参汤温阳益气,清热泻火,以协调阴阳。

-------------------
谢谢各位!!

-------------------
感谢赠文,对《本经》大论豁然醒悟!

-------------------
“伤寒本自寒下”,应是得伤寒病,感受寒邪而自下利,不应是虚寒自利。若是虚寒自利,就是太阴病证,若下之,必胸下结硬,不应出现上热下寒格拒之证。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伤血了,血虚阳亢,则下寒上热,致变寒热格拒,食入口即吐。个人看法,承蒙指教!

-------------------
陈修园:仲景一百一十三方中,用人参者只有一十七方......皆是因汗、吐、下之后,亡其阴津,取其救阴。
黄师50味药证:人参主治气液不足。
李老师对人参药证的论述,言简意赅,一目了然,人参体质跃然纸上

-------------------
王晓军所言极是,人参阳中阴药,救阴以制亢阳,此人参之法。
请教楼主,温胆汤是否应该加人参,来安魂定魄,以治失眠

-------------------
引用第8楼李国栋于2010-11-05 21:07发表的 回 5楼(小红) 的帖子 :
“伤寒本自寒下”,应是得伤寒病,感受寒邪而自下利,不应是虚寒自利。若是虚寒自利,就是太阴病证,若下之,必胸下结硬,不应出现上热下寒格拒之证。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伤血了,血虚阳亢,则下寒上热,致变寒热格拒,食入口即吐。个人看法,承蒙指教!700)this.width=700;" >

我认为此条解释的不够到位,应于147,157,158条互看,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也可视为泻心汤法。

-------------------
引用第10楼十世遗风于2010-11-05 23:38发表的  :
王晓军所言极是,人参阳中阴药,救阴以制亢阳,此人参之法。
请教楼主,温胆汤是否应该加人参,来安魂定魄,以治失眠?700)this.width=700;" >

赞同遗风先生“人参之法是救阴”之论。
温胆汤,或其他汤,只要有人参证,即阴血亏失之证,就可以加人参。如十味温胆汤方中就有人参,其证有惊悸失眠,惊悸就是心血不足的人参证。刘渡舟先生出师前的第一个处方,就是独参汤,用于惊悸失眠证,获神效。

-------------------
引用第11楼经方中于2010-11-06 03:51发表的 Re:回 5楼(小红) 的帖子 :
我认为此条解释的不够到位,应于147,157,158条互看,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也可视为泻心汤法。 700)this.width=700;" >
半夏、生姜、甘草三泻心汤证,共有症状是呕而肠鸣,其肠鸣主热,其呕主寒,于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都是寒热错杂之证。不同的是,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是寒格吐下,上热明显,故食入口即吐,其证用黄连三两,分作二服,黄连用量较大,而不用甘草,说明其胃不虚;三泻心汤证是心下痞硬,其证用黄连一两,分作三服,黄连用量较小,且用甘草三两以上,人参甘草同用,可证胃中虚。个人认识,错谬难免,请多指教!

-------------------
176.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李国栋老师能不能说说对这一条的理解?

我一直认为白虎汤是清内热的。因为刚刚接触中医,所以问的有点幼稚,请多多包涵。

-------------------
这一条一直是有争议的一条。
若认为“里有寒”之“寒”,是“热”字之误,改为“表有热、里有热”,则失水准,等于病语,仲景不会这么写,当写“表里俱热”,有168条为证:“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若写“表热里寒”,则与四逆汤证无区别,恐误读。此以“表有热,里有寒”之“寒”,恐是无奈之写法。参看139条:“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
139条的“寒分”之“寒”,应是指水湿,水湿上犯于胸,卧则喘满,故“不能卧,但欲起”,水蓄在心下,故“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是太阳病热伤津液了,故脉微弱;此本有寒分也,是说此本有水蓄结在心下;反下之,引太阳热邪入里,若利止,是热与水抟结心下,故“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又下利,此利是协热利。
读139条,可以明白“寒分”之“寒”,是指水。伤寒论指津液为阳,津液壅聚不行,则滞而化热,是为热邪,但不能称为“热分”,若称为“热分”,那么“热分”与“寒分”,就变成“热水”与“寒水”的意思了。津液是经过胃气化生而成,水是没有经过胃气化生,或津、血遇冷而发生物理变化,从而还原回来的水。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伤寒论有“寒分”而没有“热分”。
“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脉滑主实,主热,亦主水湿。故“里有寒”,当为“里有寒分”的意思。脉浮主热,亦主病势向外,故以辛寒之石膏清解热邪外出,以苦寒之知母清热下水。
另,临床也有所见,里有湿热,阻遏气机,局部不能得正气温养,而自感腹内凉,虽有里热,却欲饮热水,或欲热敷腹部的。
350条:“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与176条“里有寒,白虎汤主之”,不是自相矛盾吗?这与11条“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应属一样的表述方式。身大热,是触摸的感觉,反欲得衣,是病人恶寒的自我感觉。176条“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是强调脉浮为表有热,脉滑为里有寒(分);350条“伤寒脉滑而厥,里有热”,是强调“脉滑”为里热,“厥”为里热遏阳,正气不得通达肢体末端,故“厥”。
个人体会,错谬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
独辟蹊径!

-------------------
“厥”为里热遏阳,正气不得通达肢体末端,故“厥”。----此解甚高妙!热深为何厥亦深?是因为阳气被郁的结果,而阳气被郁的原因却有因热及因气之不同,如白虎汤证即因热而郁,而四逆散证却是因气机郁滞而厥。

-------------------
《伤寒论》条文中,凡于“此以”一词后的字句,均是解释“此以”一词前的脉、证,而不是预测该脉证未来的病机。如:
“122.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176.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196.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244.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
“27.太阳中暍,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

说“脉浮为热;脉滑为实、为热、为水湿。”也有原文为据,如: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
“寸口脉浮而迟,浮脉则热,迟脉则潜,…趺阳脉浮而数,浮脉即热,数脉即止,…”
“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
“脉沉滑者,协热利”
“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
“脉浮而细滑,伤饮”。

故有理由认为,176条之“此以表有热、里有寒”,是解释“脉浮滑”的病机,而不是预测该脉证“病机演化的过程”。
不知“浮滑二字下还有省语。这个省语是‘洪数小软’…”可有原文依据?而不是“后学于此颟顸而乱释呢?”

-------------------
学习!!!!!

-------------------
非常感谢李老师!!!

-------------------
李老师的解释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太有帮助了!!

希望李老师多多发布一些类似的帖子,好让我们这些初学者正确理解伤寒论

-------------------
桂林古本是“表有热,里无寒”,这样解释似乎说得过去?

-------------------
“表有热,里无寒”之说,用词不够严谨。脉浮滑,应是表里俱热。
还有“表有热,里冇寒”一说,与“表有热,里无寒”一样,不仅罗嗦,而且用词不准。“里无寒”很难与“白虎汤主之”化等号,“里无寒”就要用白虎汤吗?何必要这样写呢?
还有“表有寒,里有热”之说。但是“表有寒,里有热”,不应出现“脉浮滑”。

-------------------
中医是了不起的,伤寒论是了不起的。伤寒论是我的福分,你能喜欢伤寒论,也一定是你的福分。有一句老话:“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有人说这是一个客观规律,我看这也是一个真理。有关伤寒的六经辨证、六病辨证、脏腑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五运六气辨证、体质辨证等等,孰优孰劣?这是要看具体情况的。我比较喜欢六病辨证,我是三部六病学派的,但我也学习一些其他辨证。比如五运六气,有没有辨证意义?为什么伤寒论之六病的命名,是按照六气顺序排列的?这些客观的东西,需要去发现它,有所发现,才能有所发明,继而有所创造,而后有所前进。只要喜欢,勤学多问,验于临床,出师是没有问题的,有所发现也是没有问题的。

-------------------
晓军认为陈修园前辈论述的人参寒凉之性成立吗?

-------------------
谢谢李老师!!!您说得对只要喜欢,勤学多问,我相信保证自己和身边的人身体健康应该没有问题


-------------------
一篇很有深度的文章,这才是学术探讨,李先生从一个层面剖析伤寒论给我们新的知识增长点。当然对伤寒论研究切入角度不同,认识也有不同。但并不影响我们对知识的积累。看过很多相关文章,能有李先生如此深度的不多。至于是与非是另一回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引用第23楼李国栋于2010-11-06 23:24发表的  :
“表有热,里无寒”之说,用词不够严谨。脉浮滑,应是表里俱热。
还有“表有热,里冇寒”一说,与“表有热,里无寒”一样,不仅罗嗦,而且用词不准。“里无寒”很难与“白虎汤主之”化等号,“里无寒”就要用白虎汤吗?何必要这样写呢?
还有“表有寒,里有热”之说。但是“表有寒,里有热”,不应出现“脉浮滑”。 700)this.width=700;" >


精彩。

-------------------
  “《伤寒论》条文中,凡于“此以”一词后的字句,均是解释“此以”一词前的脉、证,而不是预测该脉证未来的病机。如:
“122.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176.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196.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244.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 ”

  以上诸条都有争议,有认为错简的,有认为后人补入的,有认为把注混入正文的。细观之有些条文还是有理有据。伤寒论有争议的条文很多,讨论起来很有意思。

-------------------
我认为弄清楚“六病”名的命名方法,能解决很多争议。
[ 此帖被李国栋在2010-11-08 22:22重新编辑 www.med126.com]

-------------------
我也是学生,不是老师。有学友称我老师,那是尊称,我也就领情了,我接受的是“老”、而不是“师”。批评就是帮助,批评不分对错,批评更与原谅扯不到一块儿。这几年我在论坛曾被嘲骂过几回,和子先生和他们不一样,我不会介意。不过各自在自家的帖子里回应对方,这倒是我第一次经历。对于喜爱伤寒论的人来说,能在论坛碰头,就是有缘。欢迎和子先生多多批评,畅所欲言,我在这里致谢了!

-------------------
回李国栋老师:

“敬老爱幼,尊师重道”。此乃为人学问之根本。和子心中恒存“师心”。年高者为师,师之善处当师,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师之不当处尤堪师,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以师鉴己,可以知正知反,知耻知辱,可以端身正心,可以百尺杆头,更上层楼。为人为学之道,能不尊师乎?

虽然,但和子于此之外尚深信:

“敬师而不媚师,尊师而不迷师”

-------------------
复和子先生:
学术批评,应是根据不同论据而提出不同论点,应是指出别人论点或论据的不妥和错谬之处,超出学术内容以外的词语,就不是学术批评了,就会影响学术批评的气氛。例如指责别人是“颟顸而乱释”;颟顸而乱释的东西,岂能是学术?岂有搭理之必要?
“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此证脉浮滑,前提是伤寒病。脉浮滑是伤寒病的表现。此以“表有热、里有寒(分)”,是主以白虎汤的依据。因患伤寒病而表有热,里有寒(分),故其“脉浮滑”。
小结胸病,也是脉浮滑,故小结胸病也应里有寒分。同样是脉浮滑,为什么不说小结胸病“此以表有热,里有寒”呢?因为小结胸病,是太阳证误下,引邪热入里,其证已无表热。结胸病的病理是:“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热入哪里了呢?热入心下了。“138.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汤主之。”心下属于里部。热从何部入于里部了呢?自然是从表部。从“而反下之”可证,下法是弄反了,下法的反面应是汗法,汗法的病位,应是表部。故说,结胸病是太阳证“而反下之”,使表热入里与里部之水湿结于心下。小结胸病的脉浮滑,应是湿热壅结于里,里热外迫,故脉浮滑。因其热与水湿结于心下,其邪热易从里出,不宜辛寒清解,故以苦寒之瓜蒌黄连,清解邪气从里而出。
白虎汤证之脉浮滑,是湿热壅聚于半表半里之胸膈以上,还未伤胃,故不渴,其邪热易从外出,故以辛寒之石膏,清解邪热从表而出。
白虎汤证病位偏上偏外,其邪热宜从外解;小陷胸汤证病位偏里偏下,其邪气宜从里解。故虽同样是“脉浮滑”,而一主以白虎汤,一主以小陷胸汤。
脉浮滑,是湿热证,而湿热证的病位,不尽相同。湿热证也不都是脉浮滑。故和子先生的批评,“症”,“证”要分清楚,批评的对。“症”,“证”,“病”,都分清楚,治疗方法和方证用药就清楚了。
至于“敬师、迷师”,那是另一个话题了。我的老师送给我的一句话就是:“读书贵在存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

-------------------
国栋先生对于白虎堂和小陷胸汤脉浮滑,讲解甚好。
小疑小进,大疑大进。这个需要一种永不满足而谦虚的心态。

-------------------
“这一条一直是有争议的一条。
若认为“里有寒”之“寒”,是“热”字之误,改为“表有热、里有热”,则失水准,等于病语,仲景不会这么写,当写“表里俱热”,有168条为证:“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若写“表热里寒”,则与四逆汤证无区别,恐误读。此以“表有热,里有寒”之“寒”,恐是无奈之写法。参看139条:“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
139条的“寒分”之“寒”,应是指水湿,水湿上犯于胸,卧则喘满,故“不能卧,但欲起”,水蓄在心下,故“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是太阳病热伤津液了,故脉微弱;此本有寒分也,是说此本有水蓄结在心下;反下之,引太阳热邪入里,若利止,是热与水抟结心下,故“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又下利,此利是协热利。
读139条,可以明白“寒分”之“寒”,是指水。伤寒论指津液为阳,津液壅聚不行,则滞而化热,是为热邪,但不能称为“热分”,若称为“热分”,那么“热分”与“寒分”,就变成“热水”与“寒水”的意思了。津液是经过胃气化生而成,水是没有经过胃气化生,或津、血遇冷而发生物理变化,从而还原回来的水。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伤寒论有“寒分”而没有“热分”。
“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脉滑主实,主热,亦主水湿。故“里有寒”,当为“里有寒分”的意思。脉浮主热,亦主病势向外,故以辛寒之石膏清解热邪外出,以苦寒之知母清热下水。
另,临床也有所见,里有湿热,阻遏气机,局部不能得正气温养,而自感腹内凉,虽有里热,却欲饮热水,或欲热敷腹部的。
350条:“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与176条“里有寒,白虎汤主之”,不是自相矛盾吗?这与11条“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应属一样的表述方式。身大热,是触摸的感觉,反欲得衣,是病人恶寒的自我感觉。176条“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是强调脉浮为表有热,脉滑为里有寒(分);350条“伤寒脉滑而厥,里有热”,是强调“脉滑”为里热,“厥”为里热遏阳,正气不得通达肢体末端,故“厥”。”

 李先生在此已涉及到此条重点,若不用“寒(分)”直接挑明《大论》“寒”字含多义,更能说明问题。
 读先生文受益多多。三部六病几年前在马文辉老师影响下稍有接触,能看的懂,一些思路对我很有帮助。
 希望李先生继续,各谈各的,我等受益。不然来论坛干嘛。路数不同,认识就有差异,无所谓。喜欢先生的文章。
  

-------------------
承蒙各位关爱,我是勉力而为,企盼指教!
“寒”字含多义,值得思考,比如“阳明中寒”与太阴虚寒,可能不尽相同。

-------------------
176条:“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里的“寒”字是热字之误,无论从条文无论从临床“寒”是很难解释的。
323条:"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370条:“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显然,表热里寒不是白虎汤证。不过这2条描述的里寒更-重于表热。
同时脉浮滑说明病位在上、在外仍在三阳,尽管都说是表热里寒,仍可以与三阴鉴别的。

[ 此帖被经方中在2010-11-11 20:45重新编辑 www.med126.com/pharm/]

-------------------
“希望李先生继续,各谈各的,我等受益。不然来论坛干嘛。路数不同,认识就有差异,无所谓。喜欢先生的文章。”
  倘有争论,也为追求真理故。望先生继续。

-------------------
是啊!请李先生继续。
问题往往越讨论越明确,实在讨论不清就存疑,不必强解。毕竟是千古悬案。呵呵

-------------------
路数不同,感受有异,各抒己见,以求真知。

“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此条中“本有寒分”之“寒”,是否也是传抄之误呢?应为“里有热分”才是,否则,“利止者,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就难以理解。况且,若为“此以表有热,里有热”,句法有失水准。

-------------------
经方中先生说的是。“疑义相与析”我们各谈各的看法,大家的智慧凑在一起,都是提高都是进步。不一定非要求同,存疑更能培养判断力。我有一建议,就事说事,莫挑战,挑战可另开题。

-------------------
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
这已经很清楚了,难道微弱是热?请李先生指教
[ 此帖被经方中在2010-11-11 21:54重新编辑 www.med126.com/sanji/]

-------------------
 就“表有热,里有寒”说法很多,林亿说:按前篇云“热结在里,表里俱热,白虎汤主之”。又说:“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此方脉浮滑,表有热,里有寒”必表里字差矣。程应旌说:读厥阴篇中“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则知表里二字为错简。陆渊雷举证证之但又存疑。日本医家尾台氏,荣堂氏,山田氏及汤本求真亦从林程说。前注家以表寒里寒争论不已。究谁说是。值得一探。
[ 此帖被xiaozheng在2010-11-12 15:34重新编辑 www.med126.com/hushi/]

-------------------
莫说指教,一点愚见,请批评。
“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我可是费解了许多年。若是心下有寒,而反下之,应必作痞,而不应必作结胸。所以,“脉微弱”之微,我认为是稍微之微。“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阳,应是病发于表阳证之太阳伤寒,太阳伤寒,其脉浮紧,脉微弱者,应是浮紧之脉,经过二三日,稍微弱了,为什么稍微弱了?水气有些入里了,故不能卧,但欲起。脉微弱若是少阴证之微脉,医者怎能“反下之”?况且若是少阴证之微脉,则“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就与理不符,无法理解。
[ 此帖被李国栋在2010-11-12 00:05重新编辑 www.med126.com]

-------------------
这分明是素有宿疾——寒或水饮,故文曰:“此本有寒分也”。正因为“心下必积”才“不得卧,坐起不安”。这时心下积,应该还有纳差,成为主要矛盾,故“反下之”以求缓解。
下--误下,古人难道都是庸医?肯定不是。必有可下证,只不过心下积成为主证,所以才下。包括其他误下等条文,都可以这样理解。这时的脉也不是浮紧脉了,微弱是可以理解的。更何况《伤寒论》也没说太阳病都是浮紧脉。

-------------------
当热,“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里的寒改成热与仲景的文笔不符,也没有更好的字来代替,其实更没必要更改,只当是断臂的威尼斯,是一种残缺美。
这并不影响白虎汤的应用。
历代医家还没听谁用白虎汤治表热里寒的呢,如果用白虎汤治323,370条的外热里寒会怎样?那就不言而喻了、、、、、、

-------------------
本有寒分,是“本有宿疾——寒或水饮”,解释的很好,能这样理解,那么“表有热,里有寒”之“寒”字,就不是“热”字之误了,就不是很难理解了。很难理解的是“脉微弱”,“脉微弱”之“微”,若是四逆汤证之“微”,若下之,不可能成结胸病。结胸病应是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病发于阳者,应是表有阳热,其脉不可能是四逆汤证之“微”吧?

-------------------
  陆渊雷说:此条主疗文,当从玉涵,而互易表里二字。浮滑是白虎汤本脉,表寒里热,即所谓热厥,亦即所谓真热假寒,其人肤冷,而脉滑口渴,欲得冷饮者,是也。厥阴篇云,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正是此证,但热厥者,脉当沉伏而滑,此云浮,为可疑耳。
   日本医家山田氏说:林程二说考证明备,引援详备,--------。
   看来此条争议多倾向于寒热二字互讹。陆渊雷虽举189条证之,但又疑热厥脉当“沉浮而滑”。这么说即表里二字互易又当以沉易浮,方能圆其说。
   若还记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易作表寒里热结合脉浮是免不令人误解的。

-------------------
一家有一家的仲景 ,一家有一家的伤寒。所以千百年来在文字上纠缠不清,各执一词。据不完全统计有700余家对《伤寒论》注解,谁是谁非以何为标准?恐怕有些东西仲景也说不清楚。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