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太阳中风的变证之一
    

仲景原文:太阳中风的变证之一

  第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太阳中风,应汗出脉浮缓,不汗出而致脉浮紧并烦躁者,说明病人在得太阳中风桂枝汤病证时,没有及时治疗(本条接在第37条“太阳病,十日以去”之后,则应考虑本条太阳中风,有延误治疗的因素),则会有从桂枝汤病证演变为大青龙汤病证的变化。参考第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的变化,这是太阳中风,先有汗出,初服桂枝汤后,由于桂枝汤助阳益阴,使营阴得到充实而反不汗出,以致表郁加重,故“反烦”而桂枝病证“不解”。这个变化若不能及时刺风池、风府,使表郁得减,而作进一步发展,就会由脉浮缓变成脉浮紧,反而由荣弱,变成了荣强,同时邪热又向里发展,由“反烦”变成“烦躁”,就从太阳中风桂枝汤病证,变成大青龙汤病证。
  大青龙汤证之发热、恶寒、身疼痛,是正邪分争,因营气实而不汗出,表邪不得出外,则向内侵扰,压迫刺激身体发生疼痛并出现烦躁。“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此“脉微弱”,是与“脉浮紧”相对比,是脉有点弱了,不是浮紧的脉象了,同时有“汗出恶风者”,是荣弱卫强之脉,病系桂枝汤证,若误用大青龙汤,则致手足厥逆、筋惕肉瞤之变。此变化类似第29条“反与桂枝”所出现的“得之便厥”的伤阳之变。法当与甘草汤先复其阳。

-------------------
谢长廷在腾讯开博了http://t.qq。com/xiegong628968

謝長廷: 【 独裁统治崩盘的三大警示 】 1、不要高估自己的能量。萨达姆在位时,每次选举得票率都是100%,但一朝崩溃,只有钻老鼠洞的份。2、不能相信走狗的忠诚。萨达姆、穆巴拉克、卡扎菲的手下都是亲信,但树还没倒就猢狲已散。3、不可忽视民众的诉求。高压手段难抵民心民意,民众的诉求不可欺不可辱不可怠

-------------------
大青龙汤的烦躁可参考48条:.......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
寒邪外闭,阳郁过甚,虽有化热但尚有恶寒,还未进到阳明。
所以柯琴讲:用石膏清胃火,是仲景于太阳经中,预保阳明之先着。

-------------------
 躁烦是邪气入内的反应。如第4条:“伤寒一日,……;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躁烦为传,是外邪传内。第269条:“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外为阳,内为阴,阳去入阴,是邪气入内。若邪气未入内,就先清热预保,恐先伤内。脉证信息是鉴别“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依据。没有内热的脉证依据,不宜先行清热。
 48条“其人躁烦”,是二阳并病,邪已入内。若邪未入内,但表邪甚者,会出现发烦,而不会出现躁烦;会出现胸满,而不会出现短气但坐。短气但坐是水停心下不得卧。因此,48条之躁烦是邪犯少阳。少阳躁烦是石膏证,所以48条之证法当与小青龙加石膏汤。
 38条和48条都有躁烦,故都有邪犯少阳。不同点为38条是以外证为重,故38条大青龙汤证是以外证“身疼痛”为主证。48条是内外并重,故48条之证为“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乍在腹中,是乍在内,乍在四肢,是乍在外。按之,不能确定痛楚是在内还是在外。

-------------------
从38条和39条结合看,脉浮紧或脉浮缓,身疼或身不疼都能用大青龙汤。在排除少阴脉微的前提下,无论有无烦躁,无汗用大青龙汤,汗出则去桂枝转为麻杏石甘汤

-------------------
我把康平本48条的条文贴上来(去掉嵌注部分):
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不得越,其人短气,但坐,更发汗则愈,若
治法可以参考36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宋本48条最后有脉涩,参考康平本就能知道是后人的解释。脉涩仲景解释为里虚(214条),只能补不能攻,因而再用小青龙加石膏不妥。

-------------------
 脉涩和烦躁一样,阳证阴证实证虚证都可以出现,不是一定为里虚。如《黄帝内经》曰:“诸过者,切之,涩者阳气有余也,滑者阴气有余也。”,“脉小弱以涩,谓之久病。脉滑浮而疾者,谓之新病。”
 “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如此可小发汗。”这个肯定不对。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这是里热证,怎么能小发汗呢?小发汗者,一定有发热恶寒。《伤寒论》六病脉证并治,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六病证既相对独立,有其各自的病证特点,又相互密切联系。如实热阳邪在外者,必脉浮,无汗,恶寒。实热阳邪传内者,必汗出,不恶寒。表里二阳并病者,必恶寒烦躁,或恶寒身重。水气在胸者,必短气。水气在胸并至心下者,必短气但坐不得卧。
 喘而胸满者,不可下,是邪气在外,是太阳邪实,故不可下。不可下,是要与腹满而喘作鉴别。太阳与阳明合证,必有腹满。而太阳与阳明合病,只有胸满而没有腹满,没有阳明证候表现,只能是病时相合,不可能是病证相合。鉴别六病与六证的不同之处,可以发现六病与六证不属于同一概念。
 要读懂《伤寒论》六病证的规律性,需要大量临证经验的积累。有如打仗一样,“战争的领导者,如果他们是一些没有战争经验的人,对于一个具体的战争(例如我们过去十年的土地革命战争)的深刻的指导规律,在开始阶段是不了解的。他们在开始阶段只是身历了许多作战的经验,而且败仗是打得很多的。然而由于这些经验(胜仗,特别是败仗的经验),使他们能够理解贯串整个战争的内部的东西,即那个具体战争的规律性,懂得了战略和战术,因而能够有把握地去指导战争。(《实践论》)
 治病如打仗。张仲景经方多有灵验,也是在于张仲景对疾病的规律性有深刻的认识。我们在临床上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后,才能感知“病脉证治”的规律性,感知经方的深刻内涵。以《伤寒论》“六病脉证并治”的规律性去指导临床,才能有把握的治疗疾病。许多常见病、多发病,比如感冒发热、头疼、头晕、腹泻等,若不能一二日治愈,而是经一周治愈甚至更多时日治愈者,多为病者自愈,少为医者之功。

-------------------
李国栋: 脉涩和烦躁一样,阳证阴证实证虚证都可以出现,不是一定为里虚。如《黄帝内经》曰:“诸过者,切之,涩者阳气有余也,滑者阴气有余也。”,“脉小弱以涩,谓之久病。脉 .. (2013-02-22 18:04) 700)this.width=700;" >

李老师,
康平本48条:.......续自微汗出,不恶寒(嵌注: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这个没问题。
太阳向阳明传变,表证未解不可攻里。
44条: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嵌注的部分是后世注家引申44条,来着重说明。
“转属阳明”非“转入”还不是正阳明(或称阳明腑证),“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属阳明经证(类似206条)。
48条的“小发汗”有说用桂枝汤,我觉得应该要用葛根汤解之。
前面我说用36条麻黄汤说错了,主证有胸满才能用麻黄汤。

-------------------
 “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这是里热证。“若太阳病证不罢者”,应当有发热恶寒,否则怎么鉴别太阳病证不罢?太阳病证不罢,又邪热传内,则应当有汗出,也就是其脉证为:发热恶寒,热多寒少,续自微汗出,脉微弱;不可下之,下之为逆;也不可与麻黄汤发汗;如此可小发其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不得越”,这是类同“其面翕热如醉状”的桂枝证之热象,但是没有汗出,若有汗出,就不是“阳气怫郁不得越”;“其人短气但坐”,必心下有水,这是邪热传内,水气客胸并至心下的反应;表郁兼内热,没有汗出者,其人当有躁烦;综合辨之,法当与小青龙加石膏汤,更发汗则愈。

-------------------
李国栋: “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这是里热证。“若太阳病证不罢者”,应当有发热恶寒,否则怎么鉴别太阳病证不罢?太阳病证不罢,又邪热传内,则应当有汗出,也就是其脉证为: .. (2013-02-22 22:22) 700)this.width=700;" >

李老师用桂枝二越脾一汤真是高!
康平本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不可大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大发汗”正好对应“小发汗”。
大青龙汤为麻黄越脾汤,属大发汗;桂枝二越脾一汤,属小发汗。都为表里双解。
38条大青龙汤的禁忌: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似乎恰好能用桂枝二越脾一汤。

-------------------
请教李先生并今再来先生:
1.第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依先生所解,此“太阳病”为太阳中风。既是太阳中风,为什么服桂枝汤而桂枝病证“不解”?
2,条文中有''烦躁''与“躁烦''之异,其意义是否也有所不同?“烦”是否只见于表证?为什么“麻黄汤”的相关条文中没有出现?
3,“法当与甘草干姜汤先复其阳”,此“阳”作何解?
谢谢

-------------------
仆本恨人:请教李先生并今再来先生:
1.第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依先生所解,此“太阳病”为太阳中风。既是太阳中风,为什么服桂枝汤而桂枝病证“不解”?
2,条文中有'' .. (2013-02-23 10:05) 700)this.width=700;" >

24条可以结合29条来看。是误认为太阳中风。
汗出、微恶寒等,除了中风证外,阳明病也有。
“心烦”为热扰心神所致,成因有很多,均由热邪所致。
所以24条的太阳病表证轻微,已逐渐传入阳明,用汗法当然是误治。
这个“阳”是指误汗之后的汗出亡阳。此时虽然胃中有热,阴阳两虚,但只要阳气一足则阴液自复。
因此30条讲“夜半阳气还”指的就是少阴欲解时。

-------------------
桂枝汤助阳益阴,此处阴阳所指为何,可否明示?是卫阳强者易出汗还是卫阳弱者易出汗?大青龙汤为何汗不出?是荣强汗不出?

-------------------
 第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是不应该烦,反而出现烦,是服用桂枝汤出现的一种反常现象,并不是里烦误用桂枝汤,而是原来没有烦,初服桂枝汤,反而出现烦。这个烦不是阳明里烦,若是阳明里烦,不可能刺“风池、风府”,也不可能“却与桂枝汤则愈”。
 桂枝助阳,是助太阳或卫阳,益阴是益厥阴或营阴,出现了营强的状态,所以不得汗出。不得汗出,则阳气不得发越,助阳反而增加表热,益阴则汗不得发出,故反烦。阳气怫郁在表不得越,会出现类同桂枝证气上冲于面,“其面翕热如醉状”的面色。
 烦躁和躁烦,是一个意思,就像短气和气短也是一个意思一样,没有实质不同。
 烦不是只见于表证。表部郁热会出现烦,但是不会出现躁。如桂枝汤证的烦热,麻黄汤证的“发烦目瞑”(第46条),都不会有躁。
 先复其阳,是先复其津液。津液得复,则血液通达四末,厥逆得解。

-------------------
24条是桂枝汤变证。几乎所有的教材都认为是太阳中风,用桂枝汤没错,只是药力不济,病人因而发烦。故针刺风池、风府疏风清热,完了再服桂枝汤。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首先仲景只是说太阳病,他并没有讲是太阳中风,这里只是假设为中风。太阳伤寒不可以吗?
16条: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贯珠集》讲的好:“设误于桂枝,必至汗不出而烦躁,甚则斑黄、狂乱、无所不至矣。”所以仲景书必须活看。
这句条文有几个关键词:“反、烦、风池”。
按理说桂枝汤证是太阳经,但“风池”却在少阳胆经,这作何解释?
4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说明喝了桂枝汤,体内热盛有传变之兆。“柴胡证,有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反烦不解有传少阳的苗头。此时针刺“风池”清热便是截断病邪传入少阳之路。
8条: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反烦不解者”中的“反”不是解释“反而、反倒”。
《说文》:覆也,从又。解释成“又、还”的意思。
就是说在喝桂枝汤之前,病人已经有“烦”的症状,喝了桂枝汤后还是烦。这个烦不一定是心烦,体烦、肌肤痒等都可以,原因还是阳气重,用针刺泄热,跟大青龙汤中用石膏意思相近。
如果不用针刺,用柴胡桂枝汤或者麻黄连赤小豆汤等估计都会有效果。

-------------------
今再来:李老师用桂枝二越脾一汤真是高!
康平本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不可大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大发汗”正好对应“小发汗”。
大青龙汤为麻黄越脾汤,属大发汗 ..?(2013-02-23 09:59)?700)this.width=700;" >

  你说的对。38条大青龙汤的禁忌: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恰好能用桂枝二越婢一汤。

-------------------
 对于《伤寒论》中“反”字的意思,看其一贯用法就可以明确,不用查说文解字。《伤寒论》中的“反”字有70余处,皆为“反而、相反”的意思,无一是“又,还”的意思。
  如: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
  太阳病二日,反躁
  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
  必数更衣,反少者
  全部“反”字都是相反的意思,不可能唯独第24条的“反”字,是“又、还”的意思。
  若是“又、还”的意思,可用“复”字,如“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汗止复烦者”,“复烦躁不得卧寐者”。
若是,则24条就应写成: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复烦,不解者。

-------------------
看晕了。。。。。。收藏下仔细琢磨。

-------------------
 读到“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想起了桂枝证的翕翕发热。
 太阳病,无论是桂枝证、麻黄证、葛根证,都不能下之。为什么单说“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呢?这是因为桂枝证会有一个“翕翕发热”的表现,而麻黄证、葛根证没有这个表现。翕翕发热是面色发红如喝醉了酒一样,而且在翕翕发热的症状出现以后,接下来就会汗出,与阳明胃热汗出面红很相像。如《金匮要略》:“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不同的是,桂枝证是先面红,后汗出,汗出后面红退去,又会恶寒。阳明胃热是面红的同时汗出,并不恶寒。虽然都是面热如醉,但是要鉴别是桂枝证面热如醉,还是大黄证面热如醉。就像“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一样,不能看到喘,就攻下,要鉴别是表郁而喘,还是胃热而喘,表郁而喘是胸满,胃热而喘是腹满。

-------------------
呵呵,这个24条解释的好。受教鸟

-------------------
李老师从38条的“太阳中风”,联想到24条的桂枝汤变证,很了不起!
伤寒六经都有中风,诸如阳明中风、少阳中风等。
38条的“太阳中风”其实也不一定要理解成中风证后又感受寒邪,或者服用桂枝汤后的变证。
“太阳中风”即可以是12条的表虚,也可以是38条的表实。否则仲景也不会特意在“中风”前加“太阳”两个字。

-------------------
  太阳中风被定为表虚证,容易被误解为太阳中风为虚人感冒,或为表部气血虚弱证。其实还是以仲景本意,太阳中风为营弱卫强证,太阳伤寒为营卫俱强证,这样比较清楚,不容易被误解。
  太阳中风,如果是虚人感冒,或者是表部气血虚弱证,就不会出现第152条的情况。“152.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虚人感冒不会出现十枣汤证。表部气血虚弱者,就是“血弱气尽腠理开”者,邪气就不会停留在表部,应该乘虚入里了。
  第38条的太阳中风,应是延误治疗所出现的太阳中风的变证。如第37条:“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第37条太阳病十日以去,脉但浮者,也是延误治疗的情况。虽然延误了治疗,不过脉但浮者,就是脉浮不细、不弱,也不汗出,这仍然是营气强的表现,是邪气还没有入内,故曰“与麻黄汤”。
  太阳中风证,以营弱卫强、发热汗出脉浮缓,与太阳伤寒证营卫俱强、发热无汗脉浮紧作区别对照。其实脉浮缓和脉浮紧并不是区别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的绝对特征,脉浮有汗和脉浮无汗才是区别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的绝对特征。如“脉但浮者,与麻黄汤”就是脉浮无汗。还有如第51条“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第52条:“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这两条都应是脉浮无汗。
  但是桂枝汤也不是绝对有汗出才能用。比如桂枝汤的服法:一服若不汗,更服;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第42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这个就是没有汗出,但是脉浮弱者,虽然无汗,也不宜用麻黄汤。第44条:“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这个也不一定有汗,外证未解,无汗,为什么宜麻黄汤呢?应该是先发汗,外证未解。如第45条:“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此条先发汗,外证未解,而复下之,脉浮者,是邪气仍然在外,这个脉浮者,不一定是脉浮弱,为什么宜桂枝汤呢?因为经过了先发汗不解,就不是营气强了,这时就应该与桂枝汤。而复下之,病人正气足,邪气未入里,仍然在外,故脉浮。比如临床常见的感冒发热,服用解热药,汗出热退,汗止热复,又发汗又热退,汗止又热复,这时就应考虑桂枝证了。再如第283条:“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脉阴阳俱紧,应该是营气强啊?怎么会汗出呢?这就说明,汗出咽痛就是阴血弱,不能仅以脉象为绝对依据,有时就要“舍脉从证”,需要参考各种症状并要参考先前的治疗情况。
  《伤寒论》中有多条舍脉从证的情况:
  如第62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脉沉迟为里寒,此条根据先前治疗情况“发汗后身疼痛”,是发汗伤血,于是舍脉从证。
  第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脉沉紧为里寒,此条根据先前治疗情况若吐若下后,气上冲胸,是肾气尚足,气向上向外冲,故舍脉从证。
  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此条根据头汗出,舍脉从证。
  第234条:“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此条根据汗出多,微恶汗,舍脉从证。
第257条:“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脉浮为在外,此条根据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舍脉从证。

-------------------
李国栋:  你说的对。38条大青龙汤的禁忌: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恰好能用桂枝二越婢一汤。?(2013-02-23 16:08)?700)this.width=700;" >

第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大青龙汤的禁忌,将大青龙汤证中的“脉浮紧”换成“脉微弱”,“不汗出而烦躁者”换成“汗出恶风者”后,变成“太阳中风,脉微弱、发热、恶寒、身疼痛、汗出恶风者”。请问李老师为何不用您一楼说的桂枝汤,而改用桂枝二越婢一汤?

-------------------
syzr:第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大青龙汤的禁忌,将大青龙汤 ..?(2013-02-24 18:10)?700)this.width=700;" >

是“脉微弱,汗出恶风”,没有“身疼痛”。因为有汗出,邪气有所释放,就没有身疼痛。汗出恶风,系桂枝汤证。脉微弱,是脉有点弱,不是脉紧,也不是脉弱,界于脉紧与脉弱之间。“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是今再来先生提醒了我,方意识到与桂枝二越婢一汤小发其汗为宜,在此感谢今再来先生!讨论就是互相学习。

-------------------
谢谢李老师的解释。太阳中风,汗出恶风,但不是脉浮弱,而是脉微弱(介于脉紧与脉弱之间),所以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对桂枝二越婢一汤的方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请李老师看一下,下面的排列叙述是否合适?

太阳中风,脉浮缓(弱),发热、恶寒、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中风,脉微弱、发热、恶寒、汗出恶风者,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我也非常喜欢这样的讨论。黄煌老师的医话和方病人学说,捧出了伤寒论里的一颗颗珍珠。而李老师对仲景原文的解读和随后的讨论,则显示了穿起这些珍珠的红线。在此感谢李老师和参与讨论的各位同仁。

-------------------
  好,你排列的不错。太阳中风,脉微弱,发热恶寒,通常病人还会有热多寒少,热多寒少,是病人的自身感觉,就是病人感觉阵热阵寒,热的时间多一些,寒的时间少一些。热多,就是邪气有点入内了,所以加石膏。桂枝麻黄各半汤也是热多寒少,为什么不加石膏呢?因为其证有“不呕,清便欲自可”。脉微弱者,应为邪气有点入内,小便有点黄有点数,大便有点硬,总之二便不大如常,不是“清便欲自可”,所以加石膏,为桂枝二越婢一汤。
感谢黄煌老师为传播经方开办的经方沙龙,感谢沙龙管理人员的辛勤工作,感谢各位老师和网友参与讨论。

-------------------
我觉得“躁烦''与“烦躁''有所不同,当不仅仅是词序不同而已,且也实在不能证明仲圣当时不是“有意为之”,鄙意以为“躁烦''重在“烦'',''烦躁''则既“烦”又“躁”,二者皆因为邪“由阳入阴”所致,然后者深而前者浅。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对于病位的判断不无意义。以上只是末学得一点臆测而已,说出来请教各位。对24条中“反”的解释我认为李先生的意见是合理的,只是对于同样的桂枝汤证,为什么有的投“桂枝汤”而解,有的却反烦而不解仍不能明白,请先生再做点拨。   另46条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症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此“发烦目瞑”,当不属“麻黄汤证”,因已予“麻黄汤”发汗则不宜再予。



-------------------
 躁是阳虚,烦是阴虚。躁烦和烦躁,阴证和阳证都可以出现。无论是阴证还是阳证,躁烦和烦躁的出现,都是阴阳两虚,邪气入内的表现。原因都可以由发汗过多或火攻伤阳而引起。阴证躁烦或烦躁,同时有吐利和厥不还者都是死证。
躁烦可能是因躁而烦,烦躁可能是因烦而躁。不过躁烦和烦躁,本质相同,病位和病性也没有明显差异。阴证躁烦和烦躁都是极寒的表现,阳证躁烦和烦躁都是极热的表现。
 第46条的“发烦目瞑”,如果没有衄血,没有解,仍应与麻黄汤。这是因为“服药已微除”。“微除”,是“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的表证稍微有点减轻,并没有明显减轻,故“其人发烦目瞑”。所以表实证未解者,仍应与麻黄汤。再从麻黄汤的服法:“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来看,“余如桂枝法将息”,是如桂枝汤法:“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所以,第46条:“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病不愈者,应再服麻黄汤,直至病瘥。若有衄血,衄而自愈者除外;衄而不愈者,仍与麻黄汤发汗。如第55条:“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为什么有的投桂枝汤而解,有的却反烦而不解”,此问题我在主贴和13楼都有作答。

-------------------
我问个基础性的问题,希望李老师别烦我幼稚,我憋了好久了不问真不舒服。。。

营,卫,到底指的是什么?掌管人体汗出的,到底是营还是卫?课本上这样说的:卫气的是在人体基表的阳气,具有控制汗孔开阖的功能。。。人体受风后,卫气和风邪斗争,没时间管理汗孔的开阖,则汗出。。。从课本上看,汗出不汗出,都是卫气的事,“卫强”是汗出的原因,而“营弱”是结果。。。。但是张仲景却说“阴弱者汗自出”这是为啥?从机理上解释不通啊,一个胖子(营强)汗出好理解,一个瘦子(营弱)本来就少,为啥还会汗出?希望李老师从机理上帮我解答下,还有,如果瘦子汗出是因为阳气的相对亢盛(阴虚则烦,烦则汗出)那么桂枝到底泄的是“实阳”还是“虚阳”?

-------------------
书上说的没错。卫气是运行在人体表部的阳气,具有开腠理的功能。而营气是运行在人体表部的阴气,具有阖腠理的功能。营气弱了,闭阖功能亦弱,所以卫气强,开腠理的作用就大了,故汗自出。桂枝汤证的汗自出,与胖瘦没有必然的关系。胖人瘦人都有得桂枝汤证者。依据是脉浮缓、汗自出,不是胖瘦。脉浮是卫气强(浮细除外),桂枝发泄的是实阳,或者说是卫气强者更准确。但是卫气强,也不能营气亏竭。卫强营弱者可以用桂枝汤。卫强营竭者不能用桂枝汤。若是营气亏竭脚挛急的虚人,用桂枝汤发泄,就会伤损阳气,变成第29条“得之便厥”的阳虚证了,还得用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

-------------------

营也分两部分,一部位是“营气”主管汗孔的“合”一部分是“营血”就是津液。
桂枝汤出的汗,即出的是“营血”,即津液;又有“营气”即主管汗孔闭合的气,随着“营血”外出。所以汗出多了必虚,虚的是这两部分的营,即营血和营气,他们俩又可称为“正气”。这样理解对吧?

桂枝泄卫气强,麻黄也泄卫气强,他们的区别只是一个力量小,一个力量大的区别?一个麻黄体质的人壮汉,感冒了我不用麻黄,我用大量桂枝行不行?
桂枝中还有一点甘甜味,肉桂中也有,否则老百姓炖肉也不会放了,这个甘甜味,有无补益的功效呢?

仲景在书中出现的某某方主之,还有宜某某方,主之和宜,这两种写作方式,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

我觉得这些基础概念的问题,初学伤寒的人都应该弄明白。感谢李老师耐心回复。。。

-------------------
伤寒论的太阳病就是营卫病。12、50、53、54、95条,还有辩脉平脉篇里讲了好多营卫道理。
可以说不搞清营卫理论是无法理解桂枝汤,为何桂枝要配芍药,以及很多由于营卫不合引起的疾病。
这个问题要靠自己摸索研究,《灵枢》五十营、营气、营卫生会、卫气失常、卫气行篇中有详细论述。

-------------------
今再来:伤寒论的太阳病就是营卫病。12、50、53、54、95条,还有辩脉平脉篇里讲了好多营卫道理。
可以说不搞清营卫理论是无法理解桂枝汤,为何桂枝要配芍药,以及很多由于营卫不合引起的疾病。
这个 ..?(2013-02-27 14:48)?700)this.width=700;" >

唉,我再读读原文,再来请教您和李老师。

-------------------
今天读单志华先生的“《伤寒论》大青龙汤方证  析疑”一文很受启发。
博客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afd8b10101aa4s.html
《金匮》: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五枚
该条有脉浮、汗出、恶风的状似“太阳中风”脉症,而且明确了表无大热、里热渐盛的“续自汗出”这样一种病势。
越脾汤中的“汗出,无大热”有麻杏石甘汤的影子,只是无喘而去杏仁
《素问?金匮真言论》:“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此系指五脏之风源于外邪。
《素问?水热穴论》:“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穴府,行于皮里,传为跗肿,本之于肾,名曰风水。”
过劳而至肾虚,风邪乘虚而客之,故曰本之于肾;无肾虚应该就不会水肿
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枚,擘 石膏如鸡子
“太阳中风”可以因风致水,形成越脾汤证。也可以来势急剧,寒邪外闭迅速化热,升级为38条的“脉浮紧,身疼痛,无汗出,烦躁,表里同热”。
所以大青龙汤证的“表闭里热”=越脾汤+麻黄汤

-------------------
读《内经》:“卫气一日一夜,常大会于风府”,“卫气每至于风府,腠理乃发,发则邪入焉”,可知第24条“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为什么要先刺风池、风府了。刺风池、风府,使邪气外泄,不得入内。如果这时候不刺风池、风府,邪气入则烦躁,更由脉浮缓变成脉浮紧,是不是变成大青龙汤证了呢?所以说,第38条之“太阳中风,脉浮紧”是太阳中风的变证。
太阳中风,应当汗出,不汗出而烦躁者,必是表部风热郁滞过甚,伤损阴气,阴气损则阳热盛,故烦躁。
伤寒表实,主之或宜与麻黄汤者,《伤寒论》都是用“无汗”一词,而桂枝证都是以汗出一词。所以,第38条之“太阳中风”,若是“太阳伤寒”之误,那么之后应该是“无汗”,而不应该是“不汗出”。所以,“不汗出”用在这里,就是太阳中风应该汗出,这时却不汗出的意思。如此也可以推理为,太阳中风,先有汗出,其后又不汗出了,这就是太阳中风的变化之证。
《伤寒论》所谓之中风,都是人体内的风。风为阳邪,其性开泄,阳邪为热,热则有汗。《内经》曰:“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这也是太阳中风桂枝证的病态反应。由于风邪走于表,腠理开则洒然寒。洒然是形容寒冷的样子,如宋人范仲淹《鄠郊友人王君墓表》:“时也天地人物,洒然在冰壶之中”。洒然寒,是不是“啬啬恶寒”呢?闭则热而闷,腠理闭又会闷热,闷热则不欲近衣。读到这里,是不是有助于我们对“身大寒,反不欲近衣”作进一步理解了呢?

-------------------
通过越脾汤属太阳中风,来推导38条的太阳中风有其合理性,是多角度理解条文的一种思考方式。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理解39条伤寒为何“脉浮缓”。
《金匮黄疸篇》: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
《华氏中藏经?论痹》:“痹者,闭也。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
说明39条的“脉浮缓”不是营阴外泄、脉道松弛的缓;而是卫阳郁闭不畅,津液传输障碍产生水湿,湿邪瘀阻于卫,而产生水肿。
《金匮水气篇》:太阳病,脉浮而紧,法当骨节疼痛,反不疼,身体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为风水。
39条有伤寒无少阴,那么汗不出、发热恶寒这些症状或许还有;“身不疼,但重”是风水证,因而还是要用大青龙汤。

-------------------
第39条“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这还是风气,不是风水。风水有汗出,风气无汗出。风水应该与越婢汤。大青龙汤发的是风气,不是风水。风气为实,风水为虚。大青龙汤方去桂枝、杏仁,加大枣5枚就是越婢汤方,可知桂枝、杏仁是去实的。

-------------------
“风水”是病名,“风气”是风病和气病的合称。
《诸病源候论》载有“风病59候,气病25候。”
《金匮水气篇》: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则为隐疹,身体为痒,痒为泄风,久为痂癞。气强则为水,难以俯仰。风气相击,身体洪肿,汗出乃愈。恶风则虚,此为风水。
39条伤寒表实,故“气强则为水。”用越脾汤+桂枝、杏仁。

-------------------
“气强则为水”,是气强则发生郁滞,郁滞不通,则气变化为水。大青龙汤方是麻黄汤倍麻黄加石膏生姜大枣。麻黄汤是发散气实的。所以大青龙汤仍然保持了发散气实的作用,风气实邪散去,则水气的病源亦去。故曰“汗出乃愈”。
越婢汤方是发散风水的,越婢汤证相对于大青龙汤证,为虚。其证“一身悉肿,续自汗出”,汗出而身肿不去,与大青龙汤证“汗出乃愈”不同。故大青龙汤方的服法是“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多者温粉粉之。”而越婢汤的服法是“分温三服。恶风者,加附子一枚”。
由此亦可看出,风气为水:法为攻气;与风水之法为散水不同。两相比较,可以看出实与虚的不同。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