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伤寒论》是张仲景的临床经验总结,不仅仅是“勤求古训,博览众方”的方证搜集整理。从
桂枝证的“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
发热”可以感悟,如果不是临床第一手材料,岂能写的如此生动,更重要的是周全。
桂枝汤原方没有加减的方证条文有18条,分别是第12、24、25、42、44、45、53、54、56、57、91、95、164、234、240、276、372、387条。
此仅举例第23条,不是桂枝汤方证,看看医圣写的是怎样的周密和严谨。
“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
麻黄各半汤。”
“太阳病”,是在太阳时得病,首先交代了得病的起始时间。“得之八九日”,说明了得病后经过了多少时日。得病八九日如果病未愈者,表邪应该越过表部经界而传里,这是一般规律。传没传里呢?也就是过没过经呢?看其当前的表现,“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这个表现类似
柴胡证的往来寒热,若是柴胡证,肯定是传里了。但是“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不呕”是邪气未入少阳,“清便欲自可”是邪气未入阳明,这就证明没有传里,邪气仍然在表部。如疟状发热恶寒是“一日二三度发”,比桂枝证、麻黄证整日发热恶寒为轻,说明邪气衰减了。
“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这应该是由浮紧的脉象变为微缓了,没有太阳证浮紧的脉象了,面色也没有桂枝证的热色,这个状态就是欲愈的状态。这是因为邪气在表者,必然要有阴阳俱实,或阴虚阳实的表现,表部阴阳俱实就会脉浮紧,表部阴虚阳实就会其热上冲于面,这两者都没有,自然是“为欲愈”了。
“脉微而恶寒者”,脉微是阴气虚,恶寒是阳气虚,这个恶寒不是邪气郁滞在表,影响表部供血的恶寒,而是里阳不足,阳气不能达表的恶寒,脉微是血液亏竭了,或者说是血浆亏竭了,所以“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阴气和阳气,血液和津液,都是同类的物质,只是根据其运行的部位来认定阴阳的。如行在脉中为血液为阴,行在脉外为津液为阳。或行在外、行在上为津为阳,行在内、行在下为液为阴。
“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这句应接在“脉微缓者,为欲愈也”句下。面色反有热色者,就系桂枝证的“其面翕热”,故曰“未欲解也”,并将病理原因说明“以其不能得小汗出”,不能得小汗出,说明是有小邪在表,表邪较轻,阻碍气血流通不甚,故“身必痒”。如人的肢体若被重物所压,被压的肢体处会有麻痒感,这是血液流通不利的原因。若是邪气重者,就当为身疼痛,或身重。如人有跌打损伤,跌打处就会疼痛,若有肿胀,还会有重感。因为是小邪在表,所以法当小发其汗。根据无汗需要用
麻黄汤,根据面有热色的桂枝证,需要用桂枝汤,所以用两方减半,宜
桂枝麻黄各半汤。
从此条也可知“但见一证便是”的重要性。根据“不得小汗出”一证,确定系麻黄汤证;根据“面有热色”一证,确定系桂枝汤证;根据“一日二三度发”一证,确定邪气衰减;于是确定法当与桂枝麻黄各半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