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作者及成书年代考证
    

各家经方:《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作者及成书年代考证

[原创]《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作者及成书年代考证

新西兰注册中医师公会 罗鸿声

关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作者及成书年代,目前有以下几种看法:
1、1975年张政烺、李学勤鉴定认为“此书不是近代的伪作,但也不可能是早到梁代的作品,作为一种古籍的传秒本,还是有保存的必要的。”
2、马继兴认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钞本所据的原书,不论在其所保留的与引用的古俗写、讳字、古药名、药量、古经方名与其组成药味,所引古医书与篇目、佚文、古医家字号、别名、古病证名称,以及方剂配伍特征、文章结构与风格等多方面内容,可以确定非近世或今人仿造赝品。因而其成书年代下限绝不晚于北宋初期以前,是很值得重视的。”
3、王淑民考证此书系后人辑录陶氏之说而成,其注释整理当在宋以前,并据此推论:“《法要》成书的大致年代约在陶弘景生活时代之后至隋唐时期.”
4、衣之镖认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是陶弘景亲撰。
5王雪苔通过四方面的考证,认为《辅行诀》最初确实是出自陶弘景之手,但在流传过程中已被后人改动。
前三种意见认为《辅行诀》非陶弘景亲撰,乃后人辑录陶氏之说而成。后二种认为《辅行诀》乃陶弘景亲撰,但流传过程中已被后人改动。
综合以上观点,我们先作如下两个假设,然后结合原文进行分析,看是否成立。
1、假设《辅行诀》真是陶弘景所作,则其成书至少应在陶弘景30岁归隐以后,约在486-536年之间,那么,书中应该既有《汤液经法》的文字,也有陶弘景的文字。而在《汤液经法》的文字部分不应该有西汉之后的用语,而在陶弘景的文字不应有梁之后的用语。
2、假设《辅行诀》系后人辑录陶氏之说而成,并且在流传过程中已被后人改动过。那么,成书及改动的年限应在陶弘景去世后至宋咸平五年,因为敦煌遗书写本题款有纪年者近千件,其中年代最早者为西凉建初元年(公元405年)所写的《十诵比丘戒本》,最晚者为宋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的《敦煌王曹宗寿编造帙子入报恩寺记》,故《辅行诀》中不应该出现北宋以后的用语。
在《辅行诀》中共载方共51首,在全书中,含有大量的不属于《汤液经法》或陶弘景时代的医学术语、药名、病证名等,有人说这些医学用语是在传抄过程中误抄错抄的,但按张大昌的说法,原卷子毁于1966年,在1966年以前,《辅行诀》仍保持在公元536年到北宋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的原样,在1964年,王子旭按原件抄写,1972年张海洲转抄。如果这些医学术语、药名、病证名是抄写者所改,那么只能是王子旭和张海洲两人,但据王雪苔对张大昌的采访可知,这种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其一是王子旭在1976年1月18日 “见到陶弘景书情况” 的材料上写道:“抄写中有不清之处随时问老师”,因而王子旭只是照原稿抄写,有不清之处,即随时问张大昌,因此,他不可能随意更改。其二,张海洲转抄时,也未有更改,张海洲在证明材料上也写得很清楚:“我本不业医,所以抄录无力增删,全依原貌”。其三,小补肾汤中的“若遗精者,易生地黄熟地黄二两。”熟地黄是改不了的。其四,王雪苔采访张大昌时,张大昌对《辅行诀》的某些古字特别强调,例如:如果《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的柴胡确实写作“茈胡”,杏仁写作“杏人”,而转抄时改为柴胡和杏仁,那么张大昌肯定会有说明,但张大昌对此没有说明,且张大昌“追记本”也是写“柴胡、杏仁、龙胆草、熟地黄、牡丹皮”等,这就证明上述药名均为所谓“原卷子”所有。“原卷子”的抄写时间晚于宋咸平五年,因而《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不可能是敦敦煌写卷。
王子旭当时也就十四岁,并不精通中医,而张海洲也不懂医,他们在抄写中最多也就是漏抄,或写别字,或写错字,不可能改变内容而将宋以后的医学术语、药名、病证名写入。因此,张海洲转抄本(甲本)基本上是应该是保持了所谓“原卷子”的基本面貌的,张海洲转抄本中所出现的不属于《汤液经法》或陶弘景时代的医学术语、药名、病证名等也同样存在于张大昌追记本(乙本)中,因此,这些术语是不能用误写和后人改动来解释的。
例如:
1、查遍先秦两汉医典,《灵枢》《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难经》《神农本草经》以及出土医学文献等,均无下列医学用语:小便赤少、虚热、虚寒、饮食不化、饮食无味、痞满、痰涎、葶力子、鸭溏、溏泻、中恶、神识恍惚、神识迷妄、天行、桂枝芒硝、肩胛、硝石、含灵、恶毒痢、分(计量单位)、大便秘塞、大便閟塞、小便閟塞、大小便閟、筋极、脉极、肉极、气极、精极、肾气不足、默契、痰澼、气息惙惙、气惙力弱、眩运、呷嗽、伤寒论、张机、张玑、升阳、熟地黄、黄芪丹皮、柴胡、杏仁、虚热、虚寒、龙胆草、呃声不止、遗精、咯血、梦魇怔忡、怔惊、面赤如新妆、川军、宿积不消、疏忽、修真、出人意表、心中跳动不安、锭(计量单位)、心痛如刀搅、恐惧不安、坐卧不安、枯瘦如柴、羸瘦如柴。《辅行诀》方证中出现这些术语,首先可以排出这些方证是《汤液经法》的内容。
2、考尽魏晋南北朝医籍,《脉经》、《甲乙经》、《肘后备急方》、《本草经集注》、《刘涓子鬼遗方》、《小品方》以及敦煌医学文献等亦无下列医学用语:大便秘塞、大便閟塞、痰涎、小便閟塞、大小便閟、筋极、脉极、肉极、气极、精极、肾气不足、痰澼、气息惙惙、气惙力弱、默契、眩运、含灵、修真、出人意表、呷嗽、小便赤少。《辅行诀》出现这些术语,基本上可排出陶鸿景亲撰的可能。此外,在《辅行诀》中有“隐居曰”、“陶曰”“陶云”等语,在古汉语中,云与曰的应用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云”多用于引用或转述他人之语,“曰”既可以用于自述,也可以用于转述他人之语。“隐居曰”可以是陶弘景自己说,也可以是别人引述陶弘景之语,而“陶曰”“陶云”则肯定是别人引述陶弘景之语,陶弘景本人是不可能在其书中用“陶曰”“陶云”等语的,故从书中“陶曰”“陶云”等语亦可知此书并非陶弘景本人所写。
3、检完隋唐五代医书:《诸病原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方》《黄帝内经太素》没有发现下列医学用语:伤寒论、张机、张玑、升阳、熟地黄、黄芪、牡丹皮、柴胡、杏仁、虚热、虚寒、龙胆草、呃声不止、遗精、咯血、梦魇、怔忡、怔惊、面赤如新妆、川军、默契、宿积不消、心中跳动不安、锭(计量单位)、心痛如刀搅、恐惧不安、坐卧不安、枯瘦如柴、羸瘦如柴。说明这些术语出现在宋以后,这就可断定《辅行诀》不是后人辑录陶氏之说,同时可以排除《辅行诀》是敦煌卷子。另外,有些内容也是不能以后人改动来解释的,如“汉晋以还,诸名医辈,张机、卫汜、华元化、吴普、皇甫玄晏、支法师、葛稚川、范将军等,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此《汤液经法》”,“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张玑撰伤寒论,避道家之称”,“六极病名”“五行互含”“外感天行”等,这些都不可能出自陶弘景,也不可能是后人改动过的。 因此,上面两个假设均不能成立,这就说明《辅行诀》既不是陶弘景亲撰或后人辑录陶氏之说,也不是敦煌写卷,《辅行诀》只能是宋以后的人摘取《灵枢》《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肘后备急方》《诸病原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方》《圣济总录》以及宋以后医家著作的内容拼凑而成的伪书。作伪的时间当在1909年至1974年张大昌献书前。
关于作伪者,如果按张大昌之说,《辅行诀》是一道士售书给张偓南的,那么,作伪者基本可以锁定售书道士、张偓南及张大昌三人,但道士售书给张偓南之事张大昌有三种说法,前后矛盾,钱超尘在《王圆箓监守自盗〈辅行诀〉简考》一文中已作了考证,认为大昌未曾见过其祖父,或大昌得自其父耸云转述欤?耸云卒于1936年,其时大昌仅十岁。“结论是:王圆箓的暗藏说、拣到说、购买说皆无根之言,不可信从,唯一合理的解释是《辅行诀》是王圆箓监守自盗而售予张偓南者。” 钱超尘结论的前半补分是正确的,而认定售书道士就是王圆箓则毫无根据。行文至此,可明确“道士”售书给张偓南则纯属子虚乌有之事,那么,作伪者只有两人,即张偓南张大昌祖孙两人,据王雪苔先生《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校注考证》所载“张大昌,字唯静,河北省威县章台南镇村人。自曾祖从事中医外科开始,已四代业医,祖父是清末秀才,后攻中医内科,转习兽医,父亲继承了祖父的医术,于一九三五年病故,当时张大昌先生年方九岁。大昌先生之母的外祖父也是威县民间名医。两家藏书甚多,内中颇有珍本,大昌先生尽得其传。”对于张偓南,王先生认为“以他的文史知识和医学功底,存在著作伪的能力,然作伪不出售,留作传家之宝,实在不合常理,所以也应排除由他作伪的可能性”然而,作伪不一定是为了出售获利,古人作伪并非如此,多数是为了宣扬某种学说,我们前面已说过《辅行诀》的作伪思路是《针灸甲乙经》序中的“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也许《辅行诀》作者要使世人相信张仲景伤寒论是源于《汤液经法》的理念,所以王雪苔排出张偓南的理由并不充分。
至于张大昌,可以说是作伪的最大嫌疑人,王雪苔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校注考证》一书中对的描述是“第三位是张大昌医生,我了解他读过不少中医古籍,正如他自己所说:‘家里藏书很多,《内》《难》 《伤寒》《外台》《千金》《肘后》等及宋元诸家著作应有尽有,大都我也涉读了几遍’他还有一定的文史功底和古代书画鉴赏能力,我当年在他家曾见过张偓南先生手迹和清人所绘十八罗汉渡海图。另外,他还有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进行修正补缺的想法。记得一九七六年我第二次赴威县调查时,刚到张大昌医生的家中,他就毫不掩饰地向我表示,他要替《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拾遗补阙,并且拿出他已拟好的几个方证条文(大小勾陈汤,大小腾蛇汤)给我看。我不禁为之一惊,担心‘假作真时真亦假’这句话应在他身上,所以就毫不客气地提出了批评意见,他当即表示接受,后来给我写信时还说:‘你批评我的话值得永铭的。’张大昌医生的能力和思想动向提示我,在辨别《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真伪过程中,不可忽视张医生作伪的可能性。”然而王先又以四条理由排除张大昌。即(1)见证人关于原卷子外部特征的描述(2)书中的冷僻字与通假字(3)鲜为人知的学术内容(4)卷子中的差错。在排除张大昌后,王先生又通过四方面的考证,认为《辅行诀》最初确实是出自陶弘景之手,但在流传过程中已被后人改动。王先生是基于相信《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为敦煌写卷的前提下排除张大昌的,现已明确《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不是敦煌写卷,因而王先生排出张大昌的四条理由均不成立了。下面重点分析张大昌作伪的情况,第一、张大昌有作伪的能力。这一条王雪苔先生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校注考证》一书中已说得很清楚。在张大昌“追记本”序中写道:“我自十八岁后才研究医学,家里蓄书很多,《内》、《难》、《伤寒》、《外台》、《千金》、《肘后》、《圣济》等,及宋元诸家所著作,应有尽有,大都我也涉读了几遍。”。此外,从他的书《经法述义》亦可看出。第二、张大昌有作伪的前科,即伪造为大小勾陈、螣蛇汤,如以《金匮要略》厚朴三物汤去甘草伪造小螣蛇汤;以《金匮要略》厚朴七物汤伪造大螣蛇汤;以《金匮要略》生甘草汤伪造小勾陈汤;以《伤寒论》理中汤加桂心黄连伪造大勾陈汤。此外,从本书对《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版本考证一章中可知,甲辰本可作为张大昌作伪的证据。
第三、张大昌对《辅行诀》的来历及被毁的说法前后矛盾,漏洞百出。而且拿不出任何有力的证据来证明《辅行诀》是敦煌卷子。(见第?章版本考证)另外,据张大昌所说《辅行诀》除原卷子外,尚有张偓南抄的副本,文革中,《辅行诀》原卷子及张偓南抄的副本均被抄走。但据王先生说:当年在张大昌家曾见过张偓南先生手迹和清人所绘十八罗汉渡海图,那么,在文革时为何《辅行诀》被当四旧抄走,而真正的四旧-清人所绘十八罗汉渡海图以及张偓南的手迹却能保存完好?既然张偓南的手迹能保存,为何张偓南所抄《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副本却被抄走?这就说明“文革中,《辅行诀》原卷子及张偓南抄的副本均被抄走”是张大昌编造的谎言。第四、张大昌对《辅行诀》的修改是随心所欲的,如果不是他作伪,如何能这样。张大昌东改西拼,随意增减的例子有:如《辅行诀》甲本中的“大补肺汤”有“脉虚而数”之语,乙本为“脉虚而速”,据王雪苔《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校注考证》一书考证为“脉虚而駃:‘駃’字,甲本作‘数’,乙本作‘速’。据张大昌回忆,‘数’、‘速’皆其所改,卷子本作‘駃’,系快字的古体。”从这里可知,张大昌就是《辅行诀》的作伪者,以此例言之,既然“原卷子”写作‘駃’,为何张大昌改为“数”或“速”?“駃”“数”“速”完全是张大昌的随意编造,古人对“脉”的描述,只有“数”,而无“駃”“快”“速”,《说文马部》“駃,駃騠,马父骡子也。” 《玉篇》“駃騠,马也,生七日超其母。” 至《广韵》《集韵》《正韵》时,始有快之意。《说文》快,喜也,《说文》速,疾也。《尔雅?释诂》数,疾也。《疏》皆谓急疾也。从文字考证可知,駃作快之意是在在唐以后,唐以前表示“快速”的字是速、疾、数,而在医学术语中,表示脉博快速的词是“数”,如“脉数”,“数脉”等。如中医二十八脉,浮、沉、迟、数、滑、涩、 虚、实、长、短、洪、微、紧、缓、弦、芤(音抠)、革、牢、濡、 弱、散、细、伏、动、促、结,代、大。在脉象的描述中也无速、快之语。因此,在陶弘景之时是不可能用“駃”字来描述脉象的。其实是在描述脉象上,“数”字最古,张大昌将“数”改为“駃”,故弄玄虚,以为“駃”是古字,反而弄巧成拙,露出了作伪的破绽。因为张海洲抄本的底本是经张大昌修改过的,其中的冷僻字、通假字完全可由张大昌作伪。


又如小阳旦汤方证中,有“不可令流漓,则病不除也”之语,据王雪苔《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校注考证》一书考证“不可令流漓,则病不除也:甲本作‘不可大汗,汗之则病不除也’依张大昌意见,据乙本改。” “淋漓”一词出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第12条桂枝汤小注:“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前面第?章第?节已经说过,甲本是按所谓原卷子抄写的,据王子旭在1976年1月18日 “见到陶弘景书情况” 的材料所说,王子旭只是照原稿抄写,有不清之处,即随时问张大昌,因此,他不可能随意更改原文,即使有错,最多是写错别字或是漏抄。另外,张海洲转抄时,也未有更改,张海洲在证明材料上也写得很清楚:“我本不业医,所以抄录无力增删,全依原貌”。假若所谓“原卷子”小阳旦汤方证中是“不可令流漓,则病不除也”,那么,王子旭抄写和张海洲转抄时,绝不会写成“不可大汗,汗之则病不除也”,因为,王子旭在一九六四年抄写《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才十四岁,才刚刚学医,张海洲也不懂医,他们是不可能改动原文的,这只能是张大昌按自己的意思随意改动。像这类例子在王雪苔《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校注考证》一书中还有很多,不一列举。
结论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是张大昌伪造的,作伪者的思路主要是《针灸甲乙经》序中的“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

-------------------
我建议你一心一意做你的中医,提高业务水平。那些《伤寒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成书年代考证,不是中医临床医生关心的范围,考证的工作留给医史学家来做,ok?

-------------------
楼主辛苦了。

-------------------
医史文献的研究是中医研究的重要领域,《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作者及成书年代考证的课题很有必要,感谢罗先生的努力工作!

-------------------
如果真是张大昌先生作伪,那么在王子旭先生按所谓的“原件”抄写时间1964年,当时张先生也才30几岁呀,当时张先生有这个作伪能力吗?

-------------------
溯本求源考证医史文献确实很有必要,黄帝内经至今不还是个迷吗?古语云:“真作假時真亦假,假作真時假亦真”只要《辅行诀臟腑用药发要》讲述的理论方药经得起临床的考验,那就是好东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无论出自何人之手笔,都是功不可没的。

-------------------
罗鸿声先生对《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作者、成书年代的考证做了很多很有价值的考证。我也研究过他的考证,其中有些较有说服力,有些考证却很有问题,甚至有些考证只要简单到用百度搜索一下就知道有问题。奇怪的是网上却没有什么异议。因为我近来的研究重点不在于这方面,所以也没有精力讨论这些问题。相关人士倒可以根据罗先生的考证梳理出一些东西。

我认为张大昌作伪的可能性不大,就算是伪书,也另有其人。近十年敦煌文献辩伪学的研究表明,近代很多敦煌文献的伪本是有所本的,很多就是以真本敦煌文献为蓝本伪造。我查过,在1918年前后确实是敦煌文书作伪的高峰期(《辅行诀》也出现在此时期),当时北京城里伪作蜂拥而出,1910—1931年间就有不少伪作混入当时的北京图书馆。在文物出土地点附近兜售伪作是作伪者的惯常手法,今天也还很常见。
[ 此帖被汤一笑在2011-03-31 10:31重新编辑 www.med126.com/sanji/]

-------------------
我觉得单就其中汤液经法图对中医的贡献,就值得大家去学习一番。

-------------------
简单说说,对于原卷子已经毁失的翻记文献,以一些词句的出现时间来考证说服力不大(有可靠的影印本又不同),因为历史中消失的中医药文献太多,可能比现存文献多千百倍;还有就是个人眼界所及和参考书的版本问题(我们今天看到的医药书除近年考古出土外,大多都不是原始版本,很多后人改动过的。应该多参考几个版本,比如《神农本草经》);某朝代出现的词语也可能不是首创,而是有所本。另一个方面,张大昌先生改变过词句是肯定的,他毕竟不是文献学家,不懂原始文献的重要性,如果他是作伪者他就会考虑这些问题。张大昌也明说过“我意在便俗的缘故”。在受到王雪苔等先生的批评教育后,张大昌先生在有关回忆时又想在行文上尽量“复古”应该也是有的。罗先生对十四岁的王子旭“抄写中有不清之处随时问老师”的理解也有问题,可以想象王子旭会问什么,张大昌会怎么回答(他当时肯定是不管什么原始性的,只要王子旭好理解、好写就行),尤其对一些疑难字词、药物名称。比如干、熟地黄的问题就不难解释。对于所谓《甲辰本》,张大昌先生(?)除订正了一些东西外,还增加了金石药部分(有关人士记忆中原卷子尾部有“玉石药”等25字),这或许是张大昌为传授医学的再创作部分——原意或是在内部小圈子内传授使用,后来才流出社会,其再创作的能力当然难免让人怀疑,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表明他深入钻研过这本书——说明他很珍视此书。

倒是从此书内容方面的推论的东西比较可信。所以我的有关推论都基本集中在书的内容方面。除个别铁证如山的情况外,考证的结果一般就是可能或很可能。绝对之论不要轻易下,毕竟世界存在无限可能。
[ 此帖被汤一笑在2011-04-02 10:45重新编辑 www.med126.com]

-------------------
汤先生说得有道理,关于对辅行诀内容的考证,我主要是锁定"五脏虚实辫证"、”五脏虚实补泻““五行互含“”外感天行“”六极理论“”内经条文“等几方面进行了考证,慢慢与大家讨论。

-------------------
注意了一下楼主的网名。
楼主应该就是罗先生吧?

-------------------
回汤先生,我是罗鸿声,我看了先生的有关文章,受益很大,希望与先生共同学习。

-------------------
失敬 失敬!

共同努力。

-------------------
罗先生辛苦了!考证太重要了。

-------------------
各位老师都在,学习了!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刚买,还没来得及学习,里面的内容对临床指导意义大吗?
还请有经验者指教!谢谢了啊

-------------------
真假的问题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现行的这个本子对临床的意义到底大不大?如果疗效卓著,纵是假的也无妨,如果疗效平平纵是真本又如何?

-------------------
引用第15楼天之君子于2011-03-31 16:47发表的  :
真假的问题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现行的这个本子对临床的意义到底大不大?如果疗效卓著,纵是假的也无妨,如果疗效平平纵是真本又如何? 700)this.width=700;" >


这个才重要.

-------------------
 还是汤先生的考据功夫实在!汤先生8楼的回复很正确!罗根本是在抬杠!根本不是考据!

-------------------
好久没看到姜老师的帖子了 ,结果此次就冒了一个泡

-------------------
汤先生的观点我赞同!在论坛的朋友中,汤先生是从文献方面对辅行诀研究最有水平的。从临床角度对辅行诀有研究的当属遗风。希望二位多发文章,启迪后学。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