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医学部 复旦大学医学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 中国医科大学 武汉大学医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 山东大学医学院 查看110所医学院校
全国|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湖北|江苏|安徽|山东|上海|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吉林|广东|河南|四川|重庆|辽宁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医学考研 > 政策咨讯 > 考试大纲 > 正文:2018中医考研临床综合大纲概述:中医基础理论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医综合考试大纲考查内容

更新时间:2017/9/19 医学考研论坛 在线题库 评论

2018中医考研临床综合大纲概述:中医基础理论

一、中医基础理论

(一)绪论
1.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
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金元四大家、温病学派的主要贡献。
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机体自身的整体性,内外环境的统一性,以及在中医学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方面的体现。
(2)辨证论治:证的概念,辨证与论治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含义及运用。

(二)精气、阴阳、五行
1.精气学说
(1)精气的基本概念。
(2)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源,精气的运动与变化,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3)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对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对整体概念构建的影响。
2.阴阳学说
(1)阴阳的概念及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的含义及其在自然界、人体生理病理上的体现。
(3)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3.五行学说
(1)五行的概念。
(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的特性,事物五行属性的推演与归类,五行的生克、制化和乘侮。
(3)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自然界的变化与脏腑形体官窍的联系,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与传变,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医学全.在.线.提供. www.med126.com

(三)藏象
1.藏象的概念
2.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及主要特点。
3.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心、肝、脾、肺、肾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4.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生理功能。
5.奇恒之腑的共同生理特点,脑、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6.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区别。
7.五脏与志、液、体、窍、时的关系。
8.脏腑之间关系:脏与脏之间的关系,脏与腑之间的关系,六腑之间的关系。

(四)精气血津液
1.精
(1)人体之精的概念。
(2)人体之精的生成。
(3)人体之精的功能。
2.气
(1)气的概念。
(2)气的生成。
(3)气的生理功能。
(4)气机、气化的概念。
(5)气的升降出入及其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体现。
(6)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概念、组成、分布与主要功能。
3.血
(1)血的概念。
(2)血的生成。
(3)血的功能
(4)血的运行。
4.津液
(1)津液的概念。
(2)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3)津液的功能。
5.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精和气的关系:精气互生互化。
(2)精和血的关系:精血互生互化。
(3)气和血的关系: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母。
(4)气和津液的关系:气能生津,气能行(化)津,气能摄津,津能载气。
(5)血和津液的关系:津血同源。

(五)经络
1.经络的概念与经络系统的组成。
2.十二经脉的名称、循环走向与交接规律、分布规律、属络表里关系、流注次序。
3.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4.奇经八脉的概念、循行部位及生理功能。
5.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的概念及生理功能。
6.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应用。

(六)体质
1.体质的概念。
2.体质学说的应用。

(七)病因与发病
1.病因
(1)中医学病因分类。
(2)六yin的概念及其致病的共同特点。
(3)六yin各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征。
(4)疠气的概念及致病特点。
(5)七情内伤的概念及致病特点。
(6)饮食失宜的致病特点及病理表现。
(7)劳逸损伤的致病特点及病理表现。
(8)痰饮、淤血、结石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其致病特点。
2.发病
(1)邪正与发病。
(2)内外环境与发病的关系。
(3)发病的类型。

(八)病机
1.病机的概念。
2.邪正盛衰病机
(1)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虚实变化: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真虚假实,真实假虚;由实转虚;因虚致实;虚实夹杂等病机的概念、特点、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2)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转归:正胜邪退,邪胜正衰,邪正相持,正虚邪恋,邪去正不复。
3.阴阳失调病机
(1)阴阳失调病机的概念。
(2)阴阳失调病机的内容: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亡失等病机的概念、特点、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4.气血失常病机
(1)气血失常病机的概念。
(2)气血失常病机的内容
气的失常:气虚、气机失调(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
血的失常:血虚、血瘀、血热、出血。
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气血不荣经脉等病机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5.津液代谢失常病机
(1)津液代谢失常病机的概念。
(2)津液代谢失常病机的内容:津液不足,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津液与气血的功能失调,津停气阻、气随液脱、津枯血燥、津亏血瘀等病机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6.内生“五邪”病机
(1)内生“五邪”病机的含义。
(2)内生“五邪”病机的内容:风气内动(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血燥生风)、寒从中生、湿浊内生、津伤化燥、火热内生等病机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7.经络病机
(1)经络病机的概念。
(2)经络病机的内容:经络气血偏盛偏衰、经络气血逆乱、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经络气血衰竭等的概念及病理表现。
8.脏腑病机
(1)脏腑病机的概念。
(2)五脏的明阳气血失调:心阳心气的失调、心阴心血的失调,肺气的失调、肺阴的失调,脾阳脾气的失调、脾阴的失调,肝气肝阳的失调、肝阴肝血的失调,肾的精气不足、肾的阴阳失调等病机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3)六腑功能失调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4)奇恒之腑功能失调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九)防治原则
1.预防
(1)未病先防。
(2)既病防变。
2.治则
(1)治则的概念、治则与治法的关系。
(2)治病求本的含义及意义。
(3)正治与反治的含义及其适应范围医学全.在.线.提供. www.med126.com
(4)标和本的含义,治标与治本的运用及其适应范围:急则冶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
(5)扶正与祛邪的概念、适应范围及其应用原则和方法。
(6)调整阴阳:调整阴阳的概念和原则,损其偏盛、补其偏衰的基本方法及其适应范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阳中求阴”,“阴中求阳”等法则的含义及应用。
(7)调整脏腑生理功能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8)调理气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9)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概念及其运用。

点击查看:2018年考研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大纲

2018年全国医学院校招生简章

2018年医学考研考试大纲汇总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