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临床专科疾病 > 感染性疾病 > 正文:158-5 副球孢子菌病(南美芽生菌病)
    

副球孢子菌病(南美芽生菌病)

副球孢子菌病(南美芽生菌病)治疗方法 医学论坛 评论

由巴西副球孢子菌引起的皮肤粘膜,淋巴结和内脏器官的进行性真菌病。

球孢子菌病仅在中南美洲散在流行,以20~50岁男性常见,尤其多见于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及巴西的咖啡工人。尽管副球孢子菌病不是一个很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有时也发生于包括艾滋病病人在内的免疫受损患者。

巴西副球孢子菌在自然界的特定场所还不清楚,推测是以真菌形式存在于泥土中,人体通过吸入孢子感染。孢子在肺内37℃时转变成侵袭型酵母菌,可经血流及淋巴向其他部位播散。

症状和体征

皮肤粘膜感染最常发生在脸部,特别是鼻和口的皮肤粘膜边缘,整个缓慢扩展的颗粒状溃疡底部的点状病损区内,可见大量酵母菌。区域性淋巴结肿大,坏死,然后坏死物经皮肤排出。淋巴系统感染主要包括无痛性颈,锁骨上或腋下淋巴结肿大。内脏感染以主要引起肝,脾,腹淋巴结肿大的灶性病变为特征,有时可伴有腹痛。混合型感染包括上述三种类型的联合。

诊断,预后和治疗

虽然在标本中发现形成特征性多芽体的大型(常>15μm)酵母菌可提供强有力的拟诊依据,但需经真菌培养才能确诊。

典型临床感染一般表现为慢性进行性病程,但通常不致死。唑类药均有很好的疗效。一般以口服伊曲康唑为首选。两性霉素B静脉注射也能根治感染,常用于十分严重的病人。磺胺类药由于价廉也被某些国家广为使用,它能抑制真菌生长,改善病变但不能治愈。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2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