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全在线
搜索更多精品课程:
热 门:外科内科学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皮肤性病学骨科学全科医学医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急诊医学传染病学医学影像药 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毒理学生物技术制药生药学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方剂学卫生毒理学检 验:理化检验 临床检验基础护 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 社区护理五官护理护理学内科护理护理管理学中 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针灸学刺法灸法学口 腔: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复口腔组织病理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医学生物学分析化学医用化学其 它:人体解剖学卫生统计学人体寄生虫学仪器分析健康评估流行病学临床麻醉学社会心理学康复医学法医学核医学危重病学中国医史学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其它 > 社会心理学 > 正文:社会心理学电子教材:第二章 社会化
    

社会心理学-电子教材:第二章 社会化

社会心理学:电子教材 第二章 社会化:第二章社会化第一节社会化的概念社会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人组成的有机整体。新生婴儿并不是生来就能适应周围环境的,他对外界一无所知,必须得到他人及整个社会的帮助;另一方面,每个得到社会帮助的婴儿又同时构成了对社会秩序的威胁,他的生物潜能既广泛又不确定,因此,任何社会都不会任其自由成长。所以,无论从个人还是从社会方面来说,这个个体都必须被转变为一个能够有效地参与社会

第二章 社会化

 

第一节社会化的概念

 

社会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人组成的有机整体。新生婴儿并不是生来就能适应周围 环境的, 他对外界一无所知 , 必须得到他人及整个社会的帮助 ; 另一方面 ,每个得到社 会帮助的婴儿又同时构成了对社会秩序的威胁 , 他的生物潜能既广泛又不确定 , 因 此 , 任何社会都不会任其自由成长。所以 , 无论从个人还是从社会方面来说 , 这个个 体都必须被转变为一个能够有效地参与社会 , 能够为社会所接受的人。这个从自然 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就是社会化 O

 

一、社会化 (socialization) 的定义

 

社会化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中心课题 , 也是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共 同关心的问题。社会化过程 , 就是使人的行为表现符合他所属的社会文化规范的过 程。比如 , 进食是人类的共同行为 , 但是吃什么及怎样吃 , 却要符合社会文化的规范。 中国人用筷子吃饭 , 西方人用刀叉进食 ; 长江以北的人以面食为主 , 长江以南的人以 大米为主食等。

德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弗罗姆 (E Fromm) 在《精神分析个性学及其在理解文 化中的应用》一书中把 " 社会化 " 定义为 :" 社会化诱导社会的成员去做那些要想使社 会正常延续就必须做的事 ", 是" 使社会和文化得以延续的手段 " 。前苏联社会心理学 家安德列耶娃认为 , 社会化是一个两方面的过程 , 一方面是个体通过加入社会环境、 社会关系系统的途径掌握社会经验的过程 ; 另一方面是个体对社会关系系统的积极 再现的过程。可以看出 , 社会化的任务一是使个体知道社会或群体对他有哪些期待 ,

规定了哪些行为规范 ; 二是使个体逐步具备实现这些期待的条件 , 自觉地以社会或群 体的行为规范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综上所述 , 社会化是指 : 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 , 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 , 形 成适合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 , 掌握该社会公认的行为方式 , 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 员的过程。关于社会化 ,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1. 社会化是个体学习社会角色与道德规范的过程。人从母胎分娩出来 , 就处在 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之中。任何时代的社会都会使用种种方法对他施加影响 , 使 其成为一个符合该社会要求的成员 , 使他懂得什么是正确的 , 是被社会所提倡与鼓励 的 ; 什么是错误的 , 是被社会所禁止与反对的。与此同时 ,个人也随时随地对当前的 社会环境以其自身的独特方式做出种种反应 , 反作用于环境 , 从而表现出了人的主观 能动性。所以 , 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就是一系列的社会化的过程 , 是一个学习社会角色


与道德规范的过程 O

2. 只有通过社会化才能使自然人变为社会人。儿童要能健康成长 , 成为一个符 合社会要求的成员 , 不仅需要得到身体上的照顾 , 还需要与社会成员进行交往 , 发生 感情上的联系 , 否则 , 社会化就会受到损害。印度的狼孩、美国的安娜等与社会隔离 (social isolation) 的典型例子表明 , 脱离了正常的社会生活环境 , 人的心理活动是不可 能正常发展的。

3. 社会控制是个体转化的手段。社会化是使社会和文化得以继承的手段 , 它诱 使儿童和社会成员去做那些能够使社会正常运转而必须做的事情。如 : 父母为教育 子女而对他们进行指导与控制 ; 人们通过语言学习和形成人格而实现相互作用。各 个社会除了制定道德方面的强制性规定以外 , 还采取各自的措施以确保对道德秩序 的支持。凡是体现了这些规范的行为 , 往往受到嘉奖 ; 凡是违反了这些规范的行为 , 则可能受到惩罚。维护和加强社会规范的手段还包括宗教、法令等社会形式 , 以及在 亲属关系、职业关系及其他社区关系中起作用的非正规的控制与约束力。通过灌输 与强制、奖励与惩罚、诱导、训练、参与等方式引导社会新成员遵守更大范围的社会规 范或群体规范。

4. 社会化贯穿于人的一生。人自出生就已经在接受社会环境对他施加的影响 了 ,以后经过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成年期 , 一直到老年期 , 他无时无刻 不在接受社会影响 , 不断地进行社会化。处在成长阶段的青少年要学习知识 , 掌握社 会规范 ,形成一定的行为方式 , 做一个好学生、好青年 ; 成年以后 , 要开创新的事业 , 组 织家庭 , 教育子女等 ; 退休以后还必须继续适应自己社会角色的变化 , 承担作为一个 公民的义务。所以说 , 社会化是通过人的整个一生完成的。

 

二、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人的社会化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两条途径实现的。社会教化作为一种外 在力量, 对个体内化是不可缺少的。没有社会教化 , 就没有个体内化 ; 而没有个体内 化 , 社会教化也就毫无意义。

1. 社会教化。社会教化 , 即广义的教育。它是指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构及其执 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的机构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大众传 播媒介 ,以及法庭、监狱和劳动教养所等 ; 社会化的执行者 , 是指这些机构的组织者及 其成员。社会教化可以分为两大类 : 一是有系统的正规的教育 , 如各级学校对学生的 教育 , 以及监狱和劳动教养所对违法犯罪者的改造和教育 ; 二是非系统的、非正规的 教育 ,如社会风俗、群体亚文化、传播媒介对人的影响和教育。后者往往在无形之中 发生作用 ,起潜移默化的影响。

2. 个体内化。个体内化是指人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 , 接受社会教化 , 将社 会目标、价值观、规范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其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反应模式的 过程。它是个体的内部心理结构同外部社会文化环境相互作用 , 并对后者主动加以


第二章社会化


-21 ·


 

选择和适应的过程的。

社会心理学家从不同的方面研究实现个体内化的机制 , 这主要包括:(1) 观察学 习 , 又称" 模仿学习 " 。这是 60 年代后班杜拉等提出的 , 他们认为个体通过对榜样的 观察和模仿 ,可以学习到许多社会行为。 (2) 认知加工。即个体通过感知、记忆、想 像、表象、思维等认知活动 , 将外部世界的信念内部化。 (3) 角色扮演。个人通过角色 扮演了解社会对该角色的期望 , 并形成与此期望相一致的行为模式。 (4) 主观认同 ,

又称 "自居作用 " 。弗洛伊德曾以此说明社会道德的内化 , 儿童认同谁 ,或以何人自

居 , 就会以他作为自己仿效的榜样。 (5) 自我强化。指个体在某项活动中达到了自己

的目标 , 就会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 并增加了日后依此行为模式行动的可能性。这些机 制相互关联 , 共同实现着个体的社会化。

 

第二节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支配和影响个体行为发展的因素很多。心理学家研究人类行为的制约或影响因 素时 , 主要有" 本能论 " 和 "环境论 "两大取向 O 人的社会化有赖于生物学因素和社会 因素的交互作用。当个体在社会生活环境中遇见他想要接触或避免的事物时 , 他才 出现了某种心理的需要。人格或个性发展也会受到基因模式和特定的社会生活环境 的影响。

 

一、社会化的生物学基础

 

遗传是指父母的生理、心理特征经过受精作用传递给子女的一种生理变化的过 程。遗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个体的生理特征以及行为的生物学倾向。在生理方 面 , 遗传决定个体的身高、体型、肤色、血型等 ; 在心理方面 ,遗传的决定作用不如生理 那样明显 ,但一般认为个人的智力、知觉、动作等行为特征均与遗传有密切关系。遗 传还决定人的性别、是单胎还是多胎等。但是遗传并非是注定而不可改变的。即使 是基因 , 仍然可以被环境和教养的效应改变。例如 , 人的身高基本上是一种由遗传决 定的特征 , 但是通过有效的环境因素 , 尤其是营养和训练 , 则可以影响实际的身体生 长过程的。

关于遗传对个体成长的影响 , 人们在智力方面做了较多的研究。有的学者收集 前人的 52 项重要研究结果 , 经分析归纳了不同血缘关系者智力相关情况。研究结果 表明 , 遗传关系越接近 , 则智力水平越相似 ; 虽然遗传关系相接近 , 若成长环境不同 , 则其智力相似性也会有所降低 O

遗传因素是人社会化的潜在基础和自然前提。人的心理活动 , 是人类整体最为 突出的特征。在社会化过程当中 , 变化最大的也是这种心理特征 , 包括情感的体验、


24


 

-22 ·


社会心理学


 

认知的发展 , 还有个性与人格、需要与动机、态度与兴趣等。从生物学的意义上讲 , 正 是由于有一种由上代为下代提供的有利于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特殊遗传素质 , 才为 人的社会化奠定了生物学上的基础。但是 , 只有这种生物学的基础 , 人是不能完成社 会化的。

据科学记载 , 到 20 世纪50 年代末 , 已知有30 个小孩由熊、、狼等野兽在野地 哺育长大 ,其行为与野兽相近 , 用四肢走路 ,不会说话 , 食生肉 ,用舌头舔饮生水 , 他们 中有的再重返社会生活时已难以适应。如 1920 年在印度发现的狼孩卡玛 , 经过孤儿 院近10 年的教养才学会用手拿东西吃 , 用杯子喝水 , 直到17 岁死去那年其智力才相 当于 4岁儿童的水平。由此可见 , 环境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 果仅仅具备了人的遗传素质 , 没有适当的社会条件 , 个人的社会化将无法实现。


 

二、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除了生物学因素 , 影响人的社会化的更为重要的因素是人生存于其间的整个社 会文化环境 , 包括文化、家庭、学校、同辈群体、职业背景和大众传播媒介等。

1. 文化因素。文化是指在某种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 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它不仅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精神财富 , 而且包括社 会的政治、经济、宗教、道德、法律、风俗习惯、传统、生活态度、行为准则以及相应的物 质表现形式等。文化对人的作用直接表现在 : 通过文化传承 , 了解前人的生活经验 ;

向个人传递本群体或民族的行为价值准则 ; 使个人能够顺利地与他人及群体建立社 会联系。这一切都决定了文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化因素。

疼痛反应可以反映文化因素的作用。疼痛是一种生理现象 , 但是美国学者选择 87 名犹太人、意大利人、爱尔兰人、美国人 4个种族组的住院病人研究疼痛反应中的 文化因素情况。研究发现 : 犹太人与意大利人夸大疼痛 , 抱怨并毫无顾忌地呻吟、呜 咽、哭叫 , 他们对于自己的这种外显表露并不感到难堪 , 而呼喊是希望得到医生与家 属的同情与帮助。而爱尔兰人与美国人则不然 , 他们能忍受极大的疼痛 , 认为抱怨、 呻吟、呼喊无助于减轻疼痛 , 即使是疼痛难忍 , 宁可到单独的房间内去哭叫 , 也尽量不 在他人在场时表现出痛苦的感受 , 不是尽力博得他人的怜悯。

2. 家庭因素。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 , 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化因素。这 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 : ①童年期是人一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o 童年时期的智力水平、 个性特征、社会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对后来的社会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②儿童在 童年时期对家庭在生理和心理上的依赖是一生中最强烈的时期。这一时期儿童的绝 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父母是个体社会化过程的第一任教师 , 他们对儿童 有着足够的权威和支配作用。③家庭是社会结构中的一个基本单位 , 包括种族、阶 级、宗教、经济状况、地区等在内的各种社会关系通过家庭这个中介反射到儿童身上 , 而对他日后的社会化发生强烈的影响。

家庭中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很多 , 其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家庭气氛尤为重要。


第二章社会化


-23 ·


 

所谓 "教养方式 "是指父母在抚育子女时所采用的教育、训练、哺育等一整套手段 和方法。它有两层含义 : 一是教养态度 , 二是教养行为。教养态度是指父母在教育、 哺育子女方面所持的知识、信念、情绪及行为倾向 ; 教养行为是指父母在教育、哺育子 女时所采取的实际行动。国内外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很多研究 , 有学者将父母教养 方式划分为 4 种类型。①宠爱型 , 又称 " 溺爱娇纵型 " 。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 , 惟恐子 女受到任何挫折。据研究发现 , 幼时受父母溺爱者 , 长大后在人格上多表现为依赖性 强 , 遇事退缩 , 缺乏同情 ,情绪不稳定 , 自制能力和自信心差 , 易受别人意见的左右。 ②放任型 , 又称 " 放任自流型" 。父母的态度与宠爱型相反 , 对子女的行为完全放任 , 很少管教约束。采取这种方式不能使子女养成是非观念 , 子女缺乏教养 , 因而以后很 难适应集体生活。③专制型 , 又称 " 家长专制型" 。父母对子女管教非常严格。父母 们多在幼年经历过艰难后来又有成就 , 因而对子女的前途甚为关心。他们望子成龙 心切 , 有长期的教育计划 , 但对子女的能力、兴趣缺乏充分了解 , 常用命令、指责等手 段强迫孩子服从。在这类家庭长大的孩子多表现为诚实、礼貌、细心、负责任 , 但在其 他方面却表现羞怯、自卑、敏感、对人屈从。④民主型 , 又称 " 启发引导型" 。父母能充 分理解孩子的要求和兴趣 , 尊重其意见 , 适度满足其要求 , 并引导孩子独立做出自己

的选择和决定。在这类家庭长大的孩子多表现为自立、自信 , 能主动解决自己的困 难 , 情绪稳定 ,易理解他人。

赖特克 (Radke) 对专制式和民主式家庭教养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 , 发现在专制 式教养方式中成长的孩子爱吵闹、缺少合作精神、没有人缘、不会体谅别人、情绪不稳 定、放肆、没有上进心、对赏罚漠不关心 ; 相反 , 在民主型家庭长大的孩子更富有同情 心、有人缘、能体谅别人、情绪稳定、能昕取别人的意见、有上进心、不和别人的孩子吵 架。苏里温(I.Solyom) 发现 , 父母教养方式与精神病、情绪障碍的关系密切 , 父母教 养方式不当 , 如缺乏对子女的关心、理解、信任和鼓励 , 对子女缺乏关注、爱心和肯定 等 ,是子女患精神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我国的研究表明 , 家庭使用民主教育方式与赞 许表扬方式越少、使用批评体罚的方式越多 , 子女的异常程度越大 ; 反之 ,则子女的行 为异常程度降低。国内外的不少研究证实 , 父母对子女表现过多的否认、拒绝、贬低 行为和对子女有明显的惩罚行为 , 是导致子女出现精神症状的原因之一。飞

关于家庭气氛因素 , 包括父母的文化水平、精神状态、家庭婚姻状况等 , 这些因素 对儿童的社会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曾经轰动南京的 "马超事件 "充分说明了父 母的文化水平和精神状态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南京铁路工人马超由于个人生活受

过挫折 , 患有强迫症 , 他害怕孩子受人欺负 , 将 3个孩子一直关在家中。 1989 年 3月 , 当人们发现时 , 其大女儿已19 岁 , 二女儿 15 岁 ,儿子 11 岁 , 但是他们的智力年龄 经测试分别只有 5 岁、 3岁和 1 岁 O

破裂家庭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也很大。破裂家庭的构成有两种情况 : 一为父母 (或其中一人 ) 死亡 , 一为父母离婚。无论何种情况 , 对子女的影响均是不良的。单以 父或母去世的家庭对子女的影响而言 , 据研究发现 , 父或母去世时间的早晚对子女的 人格发展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婴幼儿时丧母者对以后人格发展比丧父者的影响要


 

-24 ·


社会心理学


 

大 , 但在儿童期丧父者比丧母者的影响要大。从少年犯罪的统计调查结果看 , 少年罪 犯出现率最高的是从出生至 4 岁间丧母或丧父的人 , 其犯罪率高出一般人 2 倍以上 ,与 10~14 岁丧父或丧母者比较 , 则高出近 4 倍。

家庭中子女的出生顺序也是影响个人社会化的原因。据研究 , 在多子女家庭中 , 有出生越晚智力发展也越高的趋势。在社会适应方面 , 长子 ( 女 )的适应也比较困难 , 其次是独生子女。有研究者调查小学六年级一个班学生 45 人的人际关系 , 结果发现 在团体中社会地位最低、又最不受人欢迎的 8 个儿童中有 3个是独生子女。

3. 学校因素。在现代社会中 , 学校是将儿童从家庭引向社会的第一座桥梁 ; 学 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社会成员 ( 不仅是儿童 )系统传授价值观念、社会规 范、生活技能和科学知识的专门机构。当儿童进入学龄期以后 , 学校的影响就逐渐取 代家庭而上升到首要地位 , 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学校通过教材、教学、教师人 格、教育方式、考试与考核、各种学生组织及各种活动等对学生的社会化发生影响 , 其

中教师的作用 , 如教师的威信和期待作用尤为重要。

首先 , 学校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化机构 , 其首要作用是在较长的时间内对学生进 行系统的教育。除了传播各种知识、技能外 , 学校提供的信息、概念和各种活动对培 养学生的政治意识、政治态度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O

其次 , 学校的重要作用还表现在它具有独特、完整的结构 , 有其独立的地位、亚文 化、价值标准、规范等 , 是社会的雏形。儿童在这里进入了 " 社会结构", 接受学校纪律 的约束 , 学习各种规范 , 参加学习上的竞争 , 扮演着学生、同学、朋友等社会角色 , 并在 课堂里和其他公共场合进行着各种社会互动。所有这些 , 都为他们将来进入成人世 界奠定了基础。

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习知识 , 还学习大量 " 无形的课程" 。例如 , 由于学生在课堂 上的活动大多是当着众人的面进行的 , 所以他必须逐渐适应许多人在场的情境。另 外 , 学生在课堂上会受到各种形式的评价 , 如老师的评分评语、自己的判断、同学的评 价等。这些评价对儿童了解某些规范、发展自我和人格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4. 同辈群体。同辈群体是由地位、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 同的人组成的一种关系亲密的非正式群体。同辈群体是一个独特的、极其重要的社 会化因素 , 尤其在学龄期儿童进入青春期后 , 同辈群体的影响日趋重要 , 甚至在某些 方面远远超过父母、家庭其他成员及教师的影响。这是由同辈群体和这一时期青少 年个体身心变化的特点所决定的。

同辈群体在青少年的社会化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 , 原因是 : ①同辈群体是一种非 正式群体 , 是由个人自由选择的 , 往往容易使其成员产生较高的心理认同感。②同辈 群体有自己的价值标准 , 有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榜样 , 自己的语言、交往方式、消费方 式乃至发式和服装 , 构成了独特的亚文化群体。③同辈群体的社会化极少带有强制 的性质 , 它往往是在其成员对个人的社交、安全、尊严、优越感的满足之中自然而然地 实现的。由于同辈群体成员的年龄、兴趣、爱好相近 , 成员间的地位平等 , 他们可以相 互倾吐不愿向成年人暴露的思想、看法、情感 , 有共同的语言。同时 , 每个成员在群体


第二章社会化


-25


 

中可自由充分地表现自己 , 这些都使儿童在心理上得到极大的满足。

进入青春期的个体 , 在身体和心理上都会发生急剧变化。首先 , 他们的自我意识 增强 , 有了" 成人感 ", 要求独立行事和摆脱成年人的控制和支配。但另一方面他们又 缺乏对社会人生的实际了解 , 缺少良好的自我评价能力 O 其次 , 他们的情感日益丰 富 , 渴求友谊和理解。但他们不能再像幼年那样以向父母撒娇耍赖的方式表露自己 的情感。发展了的自我意识迫使他们羞于向家长倾心交谈 , 内心有了封闭性。同时 , 他们为了维护自己脆弱的自尊 , 怕遭他人的拒绝 , 因而与他人的交往反而少了 O 这些 都使他们时有莫名的孤独、忧伤 , 甚至多愁善感。再次 , 他们的性意识萌发 , 却又缺乏 必要的理智上的准备。在现代社会中 , 人们性成熟的年龄普遍提前。而人们就业却 需要更长时间的学习和训练 , 只有就业获得经济独立才可承担家庭的责任。这样成 熟的前倾和结婚的高龄化又构成进入青春期后个体的又一矛盾。这一时期个体身心 的急剧变化 , 使得他们处于各种冲突中 , 是心理上的" 断乳 " 和动荡时期 , 而同辈群体 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活动天地和适合他们 J 心理适应及发展的小环境。同辈群体的 特征与青春期的身心发展特点的契合 , 决定了其在社会化中的特殊影响。

在我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下 , 城市儿童的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 所以他们的社会 化是在没有兄弟姐妹的家庭中开始的。和非独生子女相比 , 由于他们扮演的社会角 色相应减少 , 缺乏对不同角色及其行为规范的体验过程 , 因而他们对社会规范的适应 能力也就减弱。再加上独门独户的居住环境 , 使儿童游戏、交往的场所以及自由交往 的机会都减少了。如果父母的教育不当 , 还容易使儿童形成不良的个性特征。独生 子女在家庭内缺乏同龄伙伴作为合适的模仿对象 , 会造成精神生活的贫乏。同辈群 体却能弥补家庭的这种不足 , 为儿童的社会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氛围。同辈群体 对儿童的社会化的影响或作用主要表现在 : 能使儿童摆脱 " 自我中心 " 化的倾向 , 发展

良好的社会行为 ; 有助于儿童形成自己独特的行为模式 ; 帮助儿童形成和确立其社会 角色和性别角色 ; 有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 ;能促进儿童良好情感的发

 

展。

 

同辈群体对儿童青少年社会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 主要取决于群体内的价值取 向。例如 , 一些好学上进的中学生结合成的同辈群体 , 其成员话题大多是学习、成绩、 报考什么样的大学。这种价值上的认同既促进他们在学习上的竞争 , 又可相互启发 , 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相反 , 一些染有不良习气的同辈群体 , 奉行人生一世吃喝玩 乐的信念。了占有恶习的少年儿童尽管会受到家长、老师等的指责 , 但由于在这些群体 中获得了精神支柱 , 并相互感染 , 结果越陷越深。当前 , 青少年吸毒、团伙犯罪等倾向 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

5. 职业背景。对于进入现代社会的成年人来说 , 职业及工作是家庭之外的主要 活动和社会背景 , 是其自我发展、表现个人能力及获得成就感的一个重要场所 , 也是 身份的一个源泉。因此 , 职业背景是成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许多学者研究发现 , 在人们的工作条件、工作经验和他们所持的态度及价值观之 间存在着某种函数关系 , 如 : 在工作中体验到的自由度越大、工作越复杂和越具挑战


 

-26 ·


社会心理学


 

性 , 则工作人员越可能给予个人自由和自我定向以高度评价 ; 反之 , 则越可能重视遵 从性。 R.M.坎特指出 , 个人在组织中的态度和行为与工作情景结构中所处的位置 有关。如 :处在向上流动机会很少的工作情景中的人员 , 倾向于限制自己的抱负 , 试 图在工作之外的活动中寻求满足 , 创造频繁的伙伴交往 ; 而处在权力低的组织情景中 的人员 , 可能变得更小气、更霸道 ; 女口果一个人在工作群体中处于少数人的地位的话 , 则很难受到他人重视 , 较为孤立并可能受到非正式群体的排斥 O

6. 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是现代社会传递社会信息的主要载体 , 具体包 括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图书、电影等。它作为面向大众的信息沟通的各种方式 , 可 以同时、迅速地向人们提供有关社会事件和社会变革的信息 , 提供各种不同的社会角 色模式和流行的价值观 , 促使人们接受社会所公认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 对个体社会 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加拿大的传播学家指出 ,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每一种新媒 介的出现 , 在导致人的一项新的延伸的同时 , 又会改变人的各种感官的平衡状态 , 造 成心理和社会的影响。这种影响在现代社会尤为明显 , 人们一天的活动时间几乎都 是在大众媒介中度过的。有人统计过 , 即使在 20 世纪初 , 一个城市居民的休闲时间 还有70% 是用于面对面的人际交往的 , 而今天的 70% 的休闲时间是用于和大众媒介 交往 ,这使得人类社会的交往由直接接触转变为间接接触。

大众传播媒介在现代社会生活及人的社会化中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 , 其中影响

力最大的传播工具要算电视和国际互联网了。电视与计算机网络的普及 , 极大地拓 展了人们的视野和生活的空间 , 迅速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大众传播媒介信息已 经成为处于人一一机关系中的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 对人的社会化产生了比真 实的" 感性世界 " 更深刻、更广泛的影响。近三十年来 , 电视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日益 增大。据学者统计 , 美国人从 3~16 岁期间坐在电视机前的时间超过了在学校的时

间。美国学生在高中毕业前 , 看电视的时间总计可达 24000 小时 , 而上课的时间只有 12000 小时。

电视对儿童的社会化有着积极作用 , 具体表现在 : 它能开阔视野 , 增长知识 , 如" 唐老鸭 " 、 " 一休" 等电视形象无疑对儿童增强国际意识、了解世界起了很大作用 ; 生 动活泼的电视节目向儿童灌输各种道德观念 , 提高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 ; 电视已成为 儿童的 "第二学校 ", 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手段 , 通过电视可以向儿童传授各种知 识 , 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

然而 , 电视对社会化 , 尤其是儿童的社会化也有其消极作用。有研究证实 , 电视 缩短了儿童的注意力的间隔时间 , 限制了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 并影响了他们对问题 的思考 ,从而影响了儿童学习潜力的发展。有些学者认为 , 电视节目中表现的暴力行 为直接影响到儿童的侵犯行为。心理学家班杜拉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1966 年 , 美国 曾放映过一部《末日飞行》的电视片。这部电视片描写了一个人在飞机上藏炸弹来敲

诈一家航空公司的故事。敲诈者用电话通知这家公司 , 如果给他一笔钱 , 他就告诉航 空公司这颗炸弹藏在什么地方。结果 , 播出后 ,美国航空公司一周内就接到了许多类 似的电话。以后加拿大、澳大利亚、西欧等地相继播放《末日飞行》 , 都遇到了同样的


第二章社会化


-27 ·


 

麻烦, 出现了一股敲诈风。由此可见 , 大众传播起什么样的作用 , 不在于传播形式本 身 , 而在于传播的内容以及对观众的引导是否得当。

 

第三节社会化的内容

 

社会化贯穿人的一生 , 它涉及人生的所有方面 , 包括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基本知 识、技能、行为方式、生活习惯 , 以至于各种思想观念。其主要作用有 : ①教导生活技 能。一是衣食技能 , 即维持生存的能力 , 这是人第一步的社会化 ; 二是职业技能 , 即谋 求生存的本领。②传递社会文化。它的核心内容包括价值观念体系和社会规范体 系。③完善自我观念。④培养社会角色。根据社会化的内容 , 可以将社会化分为政 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民族社会化、法律社会化、职业社会化和性别角色社会化等。 本节仅介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三种类型。

 

一、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逐步接受被现有的政治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信念和规 范 , 形成特定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过程。其目的是将个人培养和训练成为遵守 政府规定 , 服从国家法律 , 行使正当权力 , 承担应尽的义务 , 促进政治稳定的合格公 民。而个体在政治社会化的同时 , 经过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 , 整合社会的各种政治观 点 , 分析各种政治关系 , 形成自己独特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并反作用于社会政治。

政治社会化是一般社会化的核心 , 因为在一切医学招聘网社会关系中经济关系是基本的关 系 , 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社会化了的个人 , 总是赞成或反对某一种政治制 度。政治社会化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及其政治制度的稳定、巩固与发展 , 关系到公民 政治参与能力的高低。可以说 , 任何一个国家都十分重视培养自己国家的公民 , 使他 们忠于自己的社会制度。在我国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进行政治社会化 , 提高全民 族的政治文化素质 , 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 , 也是现代社会人的全面发展 所不可或缺的。

国家意识或爱国情操的培养是公民的政治态度与政治意识发展的重要部分。心 理学家赫斯与托尼曾对 12000 名美国小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 发现儿童的国家意识依 三个连续阶段渐次发展。①国家象征期。早期儿童以国旗、国歌或国家领袖为具体 的国家象征。儿童对国家的依恋或热爱 , 表现在尊敬国家象征的言行之中。升国旗、 唱国歌与悬挂领袖肖像是培养儿童国家意识的途径。②抽象国家观念期。中期儿童 以有关国家、政治群体的抽象观念作为爱国的根据。儿童通过他们自己或家庭所享 有的公民权利、履行的社会责任 , 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来培养国家意识。③国际组织系 统期。随着年龄增长 , 儿童逐渐知道世界由许多国家组成 , 他们所在的国家是国际关


 

-28 ·


社会心理学


 

系中的一员。国家既然不是孤立存在的 , 对她的忠诚也就是对自己的国家在国际舞 台上所扮演角色的忠诚。因此 , 儿童的爱国观念扩展到自己所在国家在国际中所承 担的职责中 , 不再局限于自己所在的国家中了。

 

二、道德社会化

 

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 和。道德社会化 , 就是使人们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逐渐内化 , 形 成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 O

美国学者 R ·赫什等人提出 , 人的道德性一般表现为三个方面 : ①关心他人 ,愿意 帮助和保护他人。这种关心是自觉自愿、发自内心的。②能够正确地进行道德判断。 社会中的道德准则时常是相互冲突的 , 对道德问题作出的不同判断会导致不同的行 为。③行动。即在个人关心他人和做出正确判断的基础上采取的行动。个人的行为 能够根据社会标准来进行 , 就是实现了道德社会化。

 

三、性别角色社会化

 

" 角色 " 一词本是戏剧术语 , 原指演员在戏剧舞台上按照剧本的规定所扮演的某 一特定人物。引入到社会学中的 " 社会角色 ", 是指社会群体对处于某一特定地位上 的个人所规定的一套行为模式 O

男女两性的差异不仅表现为不同的生理特征 , 还表现为不同的社会特征。在不 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中 , 人们对不同性别的人有着不同的角色期待。性别角色是由 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于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 , 包括男女两性所持的 不同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个人学习自己所属文化所规定的性别角色的 过程即为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性别角色社会化基本是随文化而异的。人类学家 M ·米德30 年代曾对新几内 亚的三个部落进行观察。她发现在叫阿拉佩什的部落中 , 男女都有一种一般人看来 是属于女性特征的个性 , 他们性格温和 , 待人热情 , 强烈反对侵犯、竞争和占有欲 , 男 女都照看孩子。与此相反 , 邻近的一个叫蒙杜古莫的部落是一个有吃人肉习性的部 落 ,部落里的男女凶暴并富有攻击性 , 女人们很少表现出母亲的特征 , 她们害怕怀孕 ,

不喜欢带孩子。第三个部落 , 是昌布里部落。这个部落里的男女性别角色差异明显 , 但与通常的性别角色行为截然相反。女人专横跋息、不戴饰物、精力旺盛、是家庭经 济的主要支柱 ; 男人却喜爱艺术、喜欢饶舌、富于情感 ,并照顾孩子。由此米德提出 , 男女的人格特征与生理特征没有必然联系。性别角色特征不是天生注定的 , 而是通 过各种文化中的性别行为模式的学习、模仿和认同后形成的。

心理学家大卫·巴卡思则提出以 " 能动性" 和 " 合群性 " 来解释性别角色社会化。 他认为," 能动性 " 和 " 合群性" 这两种基本形式能代表所有的生存形态。" 能动性 " 将


第二章社会化


-29 ·


 

有机体描述为一个在自我保护、自作主张和自我扩张中表现自己的个体。 " 合群性"

则指在与更大的集团关系中、在与别人的合作产生的感情中 , 表现自己的单个有机 体 J "合群性 "是女性的特征 ," 能动性呗!j 成了男性的特征。性别角色的分化就是迫 使男孩子培养能动性品质 , 鼓励女孩子培养合群性品质。这种角色提出一个全面发 展、成熟的个性品质。

目前 , 无论在西方社会 , 还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社会 , 都有一种性别角色的刻 板成见 ,认为男性和女性都各应有该性别的心理特点。欧伯格等对 12~76 岁男女调 查的结果发现 , 人们认为理想的男性特点是 : 支配感、进取心、自主性、自信心以及自 我表现 ;而理想女性的特点是 : 谦卑、急人所难、温顺依从 O 在社会上的人才市场上或 者家庭生活中 , 我们也可以看到传统性别角色观念的影响。

 

第四节社会化的历程

 

社会化是一个人形成适应于其社会和文化的人格的过程。从广义上说 , 由于社 会是不断发展的 , 个人为了适应社会生活 , 就必须不断学习 O 因此 , 社会化是人的一 生发展的历程。从狭义上说 , 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学习阶段是青少年时期 , 人的社会化 主要是指未成年人的教化过程 , 即青少年社会化过程。

 

一、人生社会化发展的阶段

 

根据人的生命发展周期和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 , 有学者把社会化分为基本社会 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和再社会化。前两者指个体出生到成年的社会化的初步 完成阶段 , 是未成年人的教化过程 , 是为今后将扮演的角色过渡打基础的 , 又称 " 初级 社会化 "; 后两者指成年期后的社会化阶段 , 主要是角色学习和角色扮演 , 直接涉及到 社会的稳定 o

1. 基本社会化。基本社会化指个体在童年期的社会化 , 主要是让个体学习生活 知识、语言 , 培养其他认识能力 , 掌握行为规范 , 建立感情联系 , 确立道德及价值判断 的标准。

   2. 预期社会化。预期社会化指个体在学校里进行的社会化 , 学习将要承担的社

会角色 , 为进入社会做各种准备。

3. 发展社会化。发展社会化指个体在成年期以后的社会化 , 是在个体实现了基 本的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社会生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 个体将随环境和自身状 况的变化 , 接受新的期待和要求 , 承担新的责任、义务和角色。

   4. 再社会化。再社会化是个体在成年期后一种较为特殊的社会化形式。它是

指改变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 建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 确立新的生


 

-30 ·


社会心理学


 

活目标的过程。当社会文化生活、个体的生活环境或所担任的社会角色发生急剧的 变化时, 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情况 , 个体需要对生活习惯、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做出重 大调整 ,进行新的学习。例如 , 迁居到异国他乡生活 , 就需要学习当地的语言 , 了解当 地风俗习惯等。再社会化有两种不同性质和基本形式 , 一是主动的再社会化或非强 制性的再社会化 , 即个体自觉主动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 如上述提到的移居他乡生 活 , 还有新兵入伍、出家为僧等 ; 一是强制性的再社会化 , 即个体被强制的再社会化 , 如我国改革开放大潮中出现的观念和行为更新、对战犯和犯罪分子的改造等。对罪 犯的改造和教育是最典型的强制性再社会化。

 

二、社会化过程

 

关于社会化过程 , 当前主要有四大理论派别 , 即精神分析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社 会学习理论和正常成熟理论。精神分析理论从本能与动机的趋向着手 , 由弗洛伊德 首创 , 当代以埃里克森为代表 ; 认知发展理论是主要从认识发展的角度来研究个 ' 性的 形成 , 以皮亚杰为首 , 当代以柯尔伯格为代表 ;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环境作用对行为的 影响 , 以华生为首 , 当代以班杜拉为代表 ; 正常成熟论则强调先天遗传的生物因素的

  影响。通过学习这些理论 , 可以加深对社会化过程的理解。

( 一 ) 精神分析理论

1. 弗洛伊德的观点。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S.Freud) 指出 ,人格是由 " 本

我 " 、 " 自我" 、 " 超我" 三个部分组成的整体。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 ,其成分 是与生俱来的 , 自我与超我是由本我逐渐分化来的。本我包括一些本能性的冲动 , 其 中又以性的冲动和侵犯冲动为主。本我受 " 惟乐原则" 支配 , 它所支配的行为不受道 德规范的约束 , 甚至是在潜意识之中的。自我是在本我发展过程中与周围的现实世 界相互接触 , 从而在适应现实环境中形成的。它受 " 现实原则" 支配。自我介于本我 与超我之间 , 其主要功能有 : ①获得基本需要的满足 , 以维持个体的生命 ; ②调节本我 的需要 ,以符合现实环境的条件 ; ③管理不为超我所接受的冲动 ; ④调节本我与超我 的冲突。超我是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将社会规范、道德标准、价值判断等内化的结 果 , 即平常所说的 " 良心 "、 "理性 "。本我追求享乐 ; 自我受到现实环境的限制 ; 超我则 评价是非善恶 , 其主要功能有 : ①管制社会所不容的原始冲动 ; ②诱导自我使其能以 合乎社会规范的目标代替较低的现实目标 ; ③使个人向理想人格发展 O 弗洛伊德认 为 , 超我形成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 , 社会化过程就是促使人格的三个部分平衡发展。 一旦平衡被打破 , 就会产生精神病或心理变态。婴幼儿期的生活经验是构成个人人 格的主要因素 , 也是社会化的最重要阶段。童年期的社会化奠定了个人一生发展的 基础。

精神分析理论比较完整地解释了人格结构和人格发展 , 它对心理学的贡献是 : 确 认以往生活经验对以后行为的影响 , 因而重视行为的历史原因 ; 重视潜意识的过程 , 加深了对人类行为深层原因的探讨 ,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的范围 O


2. 德的理 t 心发展 个矛盾口 |

   (1)

得墓本

与父母 人信任 就会形

(2J

性 , 避 开、关、 做他们 能力 ,劳 , 则 j

(3i

加活动 他的父 答 , 对千 父母鸡

展拘

求各

自卑 常获 童 受到


 

-32 ·


社会心理学


 

包括恋爱、友谊。如果无法建立这些关系 , 个人则陷入痛苦的孤独之中。

(7)中年期或壮年期 (65 岁以前), 显示创造力感的阶段。该时期有了职业与家

庭、社会角色实现 , 事业发展到顶峰 , 其社会化的关键是获得成就感或创造力感 , 避免 自我关注。" 创造力感 " 是指个人不仅关心自己现有的小家庭 , 并且关心整个社会与 国家。如果个人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 关心家庭和后代 , 造福于社会 , 则他会以 报国为荣。反之 , 那些未能成功地获得这种创造力感的人会陷入一种自我专注的状 态 , 以利己为荣。

(8) 老年期 (65 岁起), 达到完善的阶段。完美元憾感与悲观绝望感的矛盾。老 年人退休后享受家居生活 , 自主休闲与工作。一个有信任、自主、首创、勤奋、统一、亲 密与创造力等健全人格的人 , 进入老年期回顾一生的历程会感到满意、欣慰。反之 , 如果感到一生搓陀、悔恨 , 则会陷入悲观失望的境地。

埃里克森从人格发展入手 , 卓有成效地分析了人在社会化的各个阶段的基本矛 盾和内心冲突 , 对社会化理论主要有如下发展 : 他认为人格的发展持续于人的一生 , 而不是弗洛伊德所认为的童年期的经验就决定了人的一生 ; 注意了主体的自我作用 与社会文化的影响 ; 对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提出了一个具体的心理社会问题 , 对学 校教育中学生人格的培养、对精神病的预防与治疗都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然而 , 埃里 克森未能从根本上超脱弗洛伊德本能论的观点 , 同时他的立论多从经验观察而得 , 缺

  乏客观的科学实验根据。

( 二 ) 认知发展理论

  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J-Raget) 提出的" 认知发展

论 " 主要从认知的发展角度来研究人的社会化 , 他强调个体在认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 认知结构 ,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同化和顺应两种功能。同化是把环境因素加以过滤 和改变而纳入现有的认知结构之中 ; 顺应则是在现有认知结构不能同化客体时 , 改变 或调整原有的结构而去吸收、掌握新的经验。这样 , 认识的发展就表现为主体和环境 积极互动的过程。因此 , 社会化不能理解为规范和价值从上一代向下一代简单地传 递 , 个体本身也是他所在社会的道德法则的积极加工者。皮亚杰特别强调儿童的道 德发展 , 他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和其认识发展水平是平行的 , 即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 随着他认知结构的变化和认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皮亚杰把人的认知发展水平划分 为四个阶段 , 即 :①感知运动阶段 ; ②前操作阶段 ; ③具体操作阶段 ; ④形式操作阶段 O 在具体操作阶段以前 , 儿童的思维活动不能脱离眼前的现实。到了具体操作阶段 , 特 别是到了形式操作阶段以后 , 儿童就能超越眼前具体的现实而进行想像 , 进行抽象的 和逻辑的推理了。他认为 , 儿童的道德判断要经历两个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 , 儿童 根据行为的现实后果来判断是非 , 道德判断服从权威 , 以成年人的观点为标准 ; 在第 二阶段 , 儿童根据行为者的意图来判断行为的是非 , 并且以自己的观点为道德判断的 标准。举个例子来说 , 处于第一阶段的儿童 , 看到一个男孩子为了帮助妈妈做事打破 子15 只杯子 , 而另一个男孩子企图偷吃果汁时打破了 1 只杯子的时候 , 他会认为第 一个孩子更坏 , 即他们判断是非只考虑后果 ; 而处于第二阶段的儿童则会结合行为者


第二章社会化


-33 ·


 

的意图 , 认为第二个孩子更坏。

2.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 (L Kohlberg) 把儿童的 道德发展过程分为前习俗、习俗、后习俗三种水平 , 每种水平再分为两个阶段 , 共六个 阶段。

他设计了一些两难问题来测定儿童的道德判断水平。例如 , 一个名为海因的人 , 其妻病危 , 但握有特效药的医生索价太高 , 海因家境清贫无力支付 , 为救其妻窃取了 特效药。柯尔伯格真正关心的不是对这个故事的回答 " 是" 或 " 否 ", 而是支持回答的 推理 , 即 " 该偷 " 或 " 不该偷 " 的理由是什么 O

(1) 前习俗水平。处于这一水平的儿童 , 对是非的判断取决于 : 行为的后果 , 或服

从权威、成人意见。阶段 1 是服从与惩罚 O 道德判断建立在对外力的屈从或逃避惩 罚的基础上。例如 , 认为海因应该偷药 ,"否则他的妻子会死去 "; 认为海因不该偷药 , " 否则他会受到惩罚 , 坐牢房 " 。阶段 2是天真的利己主义。判断行为的好坏 , 以能否 符合自己的利益、能否导致自己的满足为根据。例如 " 海因该不该偷药 , 取决于他是 否爱他妻子 " 。

(2) 习俗水平。判断是非能注意家庭与社会的期望。阶段 3 是" 好孩子 " 定向。 按照善良人的形象来行事 , 注重别人的评价 , 希望在自己和别人心中都是一个 " 好孩 子 " 例如 ,认为海因不应该偷药 ," 因为好孩子是不偷东西的 "; 认为海因该偷药 ," 因 为好孩子是帮助人的 " 。阶段 4 是遵守法律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例如 , 认为 "如果 找到一个充分的理由就去违反法律 , 那社会就只有混乱 " 。

(3) 后习俗水平。个人考虑可能超越社会法律及秩序的需要 , 而进入更高层次。

阶段 5 是社会制度和良心的定向 O 认为个人权益和社会集体的福利同样重要 , 社会 个别成员的权益仍需要维护。在这一阶段 , 回答者有一些个人价值优先法律的模糊 想法例如。一个 16 岁的孩子说 :" 在我们心目中 , 海因有权利这样做 , 但从法律的 观点看 , 他却是错误的。到底他是错还是对 , 我很难说。 " 阶段 6是普遍原则定向 , 把 对人类尊严的公正与尊敬的原则作为道德判断的根据。例如 , 认为" 纵然海因没有为 妻子而偷窃的法律权利 , 但他有一个更高尚的权利 , 因为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 , 我们 有责任挽救任何人 " 。

柯尔伯格指出 , 这六个阶段依照次序进展 , 不能超越 , 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达到 最高水平。他认为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除成熟因素外 , 还依赖于智力的发展和社会 经验的获得。

( 三 ) 社会学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 (A Bandura) 认为 , 儿童的许多行为并不是按照强化一一

惩罚方式学到的 , 而是通过观察一一模仿学会的。观察学习有四个过程 : ①注意过 程 3 某一形式只有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时 , 人们才会去效仿。电视之所以在生活中有 巨大影响 , 关键在于电视的形式和内容成功地引起人们的普遍注意。②保持过程。 经过 , 段时间的反复模仿学习 , 人们必须采用符号的形式记住动作的某些方面。③ 行为再现过程。必须具有一定的运动技能 , 才能重复再现模仿的动作。例如 , 一男孩


 

-34 ·


社会心理学


 

观察其父亲用锯子 , 但他力不胜任 , 观察只获得一个新的反应模式 , 只有到一定年龄 才能再现这些动作。④强化和动机过程。人们能够通过观察获得新知识 , 但不一定 对这些模式进行操作 , 操作是由强化一一奖励和惩罚控制的。例如 , 某一男孩昕到别 人讲的脏话 , 学会一些新词 , 但他是否重复将取决于他是受到别人的赞赏还是惩罚 O 班杜拉还指出 , 对模仿的操作除了受到强化的影响 , 还受到个体的自我调整的控制 , 即人们为了达到目的 , 除了强化的作用外 , 人们还会自己奖励自己 , 对成绩的满足和 不满是人们努力的动因 O 这种以个体内在的行为标准和期望结果来解释人们的目的 的行为被称为 " 自我调整 " 。

社会学习论者把模仿的概念引进社会化研究。他们强调强化和惩罚对儿童实际 操作再现某种模仿行为的影响 , 而不是对儿童学习某种行为的影响 , 把社会化的过程

看做有机体和环境的 " 交互作用 " 的过程。该理论强调人对变化的环境的反应能力 , 强调了社会环境、文化因素、榜样等的作用。

( 四 ) 正常成熟理论

该理论是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 (A.Gesell) 等提出 O 他们认为人的社会化 并不单纯是由社会规范、社会压力等外部力量塑造的 , 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成熟 过程。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成熟与学习 , 但成熟是发展的主导因素。格塞尔 并未完全否定环境的作用 , 他提出儿童需要一个好的环境以保证其天赋的顺利实现 , 不过 , 当" 环境因素支持、改变和控制 " 成长时 ," 它并不导致发展的根本进步 ", 这些进 步来自内部。格塞尔认为儿童的发展是 " 按阶段和自然的程序成熟的。坐先于站 ; 喃 喃自语先于说话 ; 先说假话 , 后说真话 ;先画圆圈 , 后画方形 ;先利己然后利他 ; 先依靠 别人然后依靠自己。所有他的能力包括道德都受成长规律支配 "。

正常成熟论过分推崇遗传因素而受到人们的批评 , 主要集中于他提出的年龄常 模的方式 , 认为他的常模包含太多的一致性 , 人们无法知道在任何特定年龄到底可以 期待有多少差异。他的常模又是以美国中等阶级儿童为基础的 , 不能适用于其他文 化背景。

 

三、社会化的结果

 

   社会化的结果 , 就个体方面而言 , 是人格和自我意识的形成 ; 就社会方面而言 , 是

社会角色的被承担和扮演。

(一 ) 社会化与人格 (personality) 的形成

人格有时又译为 " 个性" 。该词来源于拉丁语"persona"( 面具), 原意是指希腊罗

马时代戏剧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 , 他表现剧中人物的身份。在心理学中 , 人格是指 一个人从整体上表现出来的心理面貌 , 包括需要、气质、性格、能力等。它是关于人的 行为、思想、情感、态度、信仰、价值、动机等独特的动力组织。其中社会价值起着核心 的调节作用。当个体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时 , 会表现出独特的、显著的、持久而一贯 的特点。人格的独特性决定了各人的人格有所不同。


第二章社会化


-35 ·


 

人格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独特心身组织。在社会化中 , 遗传的素质仅 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某种可能性 ,而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取决于个体所加 人的社会生活 , 取决于个体经历的社会化过程。社会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宏观的社 会文化层次上和微观的个体生活情景的层次上。

人的社会化是以一定的社会文化为内容 , 把一个自然人教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但是 , 通过社会化塑造出来的社会成员并非完全一样 , 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和个性。通过文化、学校教育和传播媒介等完成的社会化 , 一方面使生活在同一民 族、同一阶级、同一时代的人的个性中有某些共同的特征 , 即在个性当中都内在地包 含 f 民族性、阶级性、时代性等共性的一面。但是社会化又不可能造就完全相同的个 性或人格内所以 , 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共性和独特个性的有机统一过程。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 (F Ailport) 的 " 人格特质理论 " 在人格研究中也有很大的 影响他把人格构成的基本单元看做人格特质 , 认为人格的结构主要是由特质表现 出来的。例如 , 一个男子歧视妇女 , 而且是他的一贯行为 , 那么" 歧视妇女 " 就是他的 一个人格特质。这名男子在社会生活中会遇到许多与女人有关的刺激 , 如妻子、女同 事、女员工的提薪要求等 , 这些刺激可以变成功能上等价的反应 , 表现为夸大男性体 格或智力上的优越 , 发表对女性敌对的谈话 , 批评妇女解放、拒绝女职工升职的要求

  等

( 二 ) 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是沟通和衔接个人和社会的桥梁 , 是指个人在社会团体中被赋予的特

定身份 , 以及该身份所应发挥的功能。每一个人都要充当一定的角色 , 如做父母、做 子女、做教师、做学生、做医生、做患者等等。

1 社会角色概述。社会角色是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

的行为模式。它包括行为规范和行为期待两方面。首先 , 社会对处于特定地位的人 , 都做出了权利与义务两方面的规定。一方面 , 这种角色有权要求别人进行某种活动 ; 另一方面 ,别人有权要求这种角色进行某些活动 , 表现出某种行为。例如 , 作为一个 护 t 的角色 , 她有权要求病人服从她的安排 , 如治疗、卧床等 ; 另一方面 , 病人及家属 也有权要求她承担护士角色应有的义务 , 送药、打针、换药都要认真负责 , 要关心爱护 病人其次 , 社会也通过行为期待或角色期望 , 希望他按照这套行为规范行事。如教 师应该为人师表 , 医生应该救死扶伤 , 干部要勤政爱民、不谋私利等等。如果他不能 满足人们的期望 , 他所承担的角色就是不称职的。

社会角色是人的多种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的反映 , 或者说 , 社会中的人是他所扮 演的各种角色的总和。一方面 , 在社会生活中 , 每一个人都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如 一个女医生 , 在家要承担妻子、母亲、女儿、姐姐等角色 ; 在医院也可能同时承担着儿 科医生、科室主任、医学会成员、工会会员等角色 ; 在社会公共场所 , 她还要承担乘客、 顾客、游客等角色 ; 在国家政治生活中 , 她要承担选举人与被选举人等角色。这些都 是她的多种社会属性的反映。另一方面 , 任何一种社会角色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 人的 多种社会角色是其多种社会关系的反映。如这位女医生在医院要同病人、病人家属、


 

-36 ·


社会心理学


 

护士、药剂师、检验人员、其他科室医生、医院领导等多种角色打交道 , 这样一组相互 依存的角色是医院所存在的多种社会关系的反映。

2. 角色学习和角色扮演。角色行为过程包括角色学习和角色扮演。角色学习 既包括形成角色观念 , 如角色地位观念、角色义务观念、角色行为观念和角色形象观 念 , 又包括学习角色技能 , 如该角色所必备的知识、智慧、能力和经验等。当一个人具 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 , 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 , 就是社会角 色的扮演。角色学习是角色扮演的基础和前提 ; 角色学习是通过角色扮演而进行的 , 在角色扮演中个体逐步地形成、培养角色观念和学习角色技能。

角色扮演是角色的实现 , 通常要经过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三个阶段。 角色期待 ,是指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模式的期望和要求。元论是承担父母、子女等 家庭角色 ,还是承担医生、护士等职业角色 , 都会感到社会对这些角色的期待。角色 领悟 , 又称 " 角色认知 ", 是指角色扮演者对其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认识和理解。如 果说角色期待是一种社会观念或外在力量 , 那么角色领悟则是一种个人内心的观念 或内在的力量。由于每个人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价值观念以及所处环境的不同 , 导致对同一社会角色的理解不同 , 甚至截然相反 , 而形成了千差万别的角色行为。角 色实践 , 也叫 "角色行为 ",是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 , 是角色领悟的发展。由于受到主 客观多方面条件的制约 , 在实际中角色实践与角色领悟可能不完全一致 , 而产生一些 偏差 , 即 " 角色差距" 。在角色扮演过程中 , 角色扮演者必须加强角色学习和角色整 合 ,缩短或消除其角色差距。

3. 角色失调。由于每个个体都处在复杂的社会联系中 , 扮演角色的过程不可能 都是一帆风顺的。不仅会出现角色差距 , 而且常常会产生矛盾 , 遇到障碍 , 甚至遭到 失败 , 即角色扮演的失调现象。常见的角色失调表现有 :

(1) 角色紧张。当一个人同时进行多重角色扮演时 , 面对各种不同的角色要求 , 个人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发生矛盾 , 就会产生角色紧张。避免办法是合理安排生 活和工作 , 适当取舍、授权他人等。

(2) 角色冲突。在社会角色扮演中 , 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或 抵触 , 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 就产生了角色冲突。角色之间 , 如夫妻双方因经 济收入、子女教育等问题发生尖锐对立时所产生的角色冲突 , 还有医患之间、上下级 之间等关系处理不当 , 也会发生角色冲突。而当一个人承担了多种角色 , 由于角色紧 张或者角色规范相互矛盾也会引起他自身内部的角色冲突。如 : 当家庭中出现婆媳 之争时 , 儿子左右为难。要想摆脱角色冲突 , 就必须正确处理角色关系。一方面通过 角色学习、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而努力提高角色扮演者处理各种不协调角色期望的能 力 ;另一方面 , 要努力协调统一角色互动对象对角色的各种期望 , 使他们对某一角色 采取合作的态度和行为。

(3) 角色不清。由于社会的迅猛发展 , 人们常感到许多角色的行为规范超出了他 们过去习以为常的范围 , 不知道这些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如 对当代大学生应有什么形象和是否可以结婚的讨论 , 反映了大众或大学生对角色行


第二章社会化


-37 ·


 

为标准的不清楚。

(4) 角色中断。它是指一个人所承担的前后相继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的矛盾。 如我国实行干部制度和企业制度改革后 , 一些同志从领导岗位退下来 , 甚至下岗 ,不 能很快适应新的角色 , 往往处在角色中断的境地。解决角色中断的办法是 , 角色承担 者正确地设计人生 , 了解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地要相继承担的那些角色的特点 , 为未 来的新角色做些准备工作。家庭和社会也应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5) 角色失败。它是指由于多种原因而使角色扮演者无法成功地扮演其角色 , 从 而出现严重的角色失调现象。例如夫妻用离婚来停止夫妻角色的扮演、学生经常考 试不及格而中途退学等。角色失败通常是件坏事 , 会给个人或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甚 至恶劣后果。但如果处理得当 , 如角色承担者及时调换所扮演的角色 , 也可以转变为 好事。

 

第五节逆反心理与青少年个体社会化

 

一、逆反心理的含义

 

逆反心理是指客观环境要求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所产生的一种强烈的反抗心 态 c 它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对客观事物表现出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的情绪体验或行 为倾向。

逆反心理主要有两种表现 : 一是一般社会成员反抗权威、反抗现实的心理倾向。 如惟上是反、惟制度是反、惟先进是反等等。作为社会心理现象 , 它具有鲜明的针对 性、自发性、从性等特点。它往往与社会腐败、经济利益分配不公、政治民主不落 实、教育方法不当、个人思想认知偏差等多种因素有关。二是青少年成长中为求自我 独立对父母或师长所表现出来的反抗心态。如你让他向东 , 他偏向西 ; 你让他做 , 他 偏不做 ; 你不让他做 ,他偏要做 o 具有鲜明的年龄阶段性、半成熟和半幼稚的特征。

逆反的实质是表现个性、突出自我 , 心理学界称为对态度变化的 " 心理上的抗 拒 " 【当个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感觉到在某些方面享有的自由被剥夺时 , 自身激发出一 种抗拒心理 , 目的是想确保行动的自由 o 而且这种自由对个人来说越重要 , 则心理上

的抗拒越大。也就是说 , 当个人发现外界压力或元视其自我时 , 为了保护或突出自 我 , 产生了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与阻碍自我的外界作对的心理状态 , 并在内心筑起一道 吩感染层" 。所以 , 一定独立意向的盲目性和突出自我是逆反心理的两个本质特征。

产生心理上抵抗的另一个主观因素是由于人们好奇心的驱使。如有些文学作 品 , 本身有不少缺点 , 宣传者的目的是想让大家否定它们 , 于是提出了种种禁止的办

法 , 但宣传往往起了相反的作用。尤其是青年人 , 他们单纯、幼稚 , 错误地认为凡是被


-38


社会心理学


 

否定、被禁止的东西 , 内容肯定是新奇的、独特的、有魅力的 , 于是千方百计想要拥有 它、了解它。

 

二、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机制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现象。目前我国青少年人数占全 国总人口的 1/5 左右 , 年龄从 11~19 岁不等。他们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均处在一个 从未成熟到成熟、从未定型到定型的急剧变化并且相当敏感的特殊时期。随着生理 机能的变化 , 青少年在认知、情感及个性特征等方面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 认知能力 发展显著 , 情感更加丰富 , 个性发展则比较紊乱 , 易兴奋、激动、对抗。青少年逆反心 理主要表现在 : 对正面宣传作反向思维、对榜样及先进人物持否定态度、对不良社会 行为的认同、对思想教育的蔑视、对纪律约束的对抗、对知识的逃避等。

青少年逆反心理是一系列心理活动过程的结果。其心理机制的过程是 : 首先 , 是 教育 ( 广义的 )的内容及相关的信息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引起受教育者的注意 ; 其次 ,是受教育者接触并理解教育的内容 , 并将所理解的信息及形成的观点和态度与自己 原有的队知结构 ( 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知识修养 )和态度观念加以比较 ; 最后 ,经 过比较、分析 , 做出接受或抵制的态度反应。如果受教育者经过比较分析之后 , 确认 与原来的认知相悖 , 就产生抵制 , 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因此 , 逆反心理是一种特殊的 反对态度 , 是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逆向心理倾向。

 

三、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原因

 

逆反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 1.主观原因。

(1) 青少年时期由于大脑的发育成熟并趋于健全 , 脑机能越来越发达 , 思维的判

断、分析作用越来越明显 , 思维范围越来越广泛和丰富。特别是思维方式已经越出了 童年期简单和单一思维的正向思维 , 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面发 展。尤其在接触社会文化和教育过程中青少年渐渐学会并掌握了逆向思维的方法。 正是思维的发展和逆向思维的形成、掌握 , 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和可 能。

(2) 青少年时期由于性发育逐渐成熟 , 导致性别意识、性意识逐渐强化和建立 , 处 于心理上的 " 断乳", 进而形成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意识。自我意识的觉 醒 , 使他们认为自己已长大成人 , 理应自己管理自己、决定自己。而成人的老师与家 长在较多场合中忽视了青少年极为敏感的心理需要 , 苦口婆心的教育反使青少年自 尊心受挫折 ,进而有意无意地回避、反感甚至背离。

(3) 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尽管有了极大的飞跃 , 但又是不平衡的 , 甚至是 矛盾的。由于阅历和经验不足 , 造成其认识的不坚定性和易动摇性 ; 由于看问题偏差


第二章社会化


-39 ·


 

太大 , 从而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把老师与家长的教育往往看成 管、卡、压 , 是和自己过不去 , 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 , 进而把自己放到对立面上。青 少年通过自己的示威活动引起成年人和社会对其存在和要求的重视 , 使自尊心和成 人感获得变相的满足。

   2. 客观原因。社会化过国家医学考试网程的各种社会因素 , 如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播

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的不良影响均是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客观原因。

(1)家庭不良因素。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密切关系。专

制型、放任型的父母以及残缺家庭 , 由于在教育手段、方法及自身素质等方面存在的 问题 , 往往导致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家长简单粗暴或命令式、专断式等 , 以及期 望值过高、要求过严等 , 都无形地在孩子的心理上造成一种压力 O 当这种压力不断积 蓄、沉淀 , 青少年又找不到良策排解时 , 便在情感上产生抵触 , 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在 现代社会里 , 由于社会文化的变迁 , 使父母在文化知识的占有关系上不再是孩子心目

中的绝对权威。父母已不再是孩子最主要的知识传播者 , 如在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的掌握方面 ,成年人在青少年世界的权威地位受到削弱 ; 青少年在接受新事物的意识 与能力方面往往比他们的父母强 ; 由于知识更新节奏加快、社会文化急剧变迁 , 家庭 中出现了 " 反向社会化 " 现象 , 晚辈反过来向长辈传授社会变化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 规范 , 传统的受教育者对施教者反过来施加影响。社会文化的变迁 , 带来两代人之间 价值观念的差异 , 关系不协调。文化变迁使得亲子之间的角色扮演与角色期待之间 发生冲突。

(2) 学校不良因素。学校是青少年成长和社会化的主要环境 , 学校教育的失利是 促成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教师的教育指导思想偏离 , 教学内容 陈旧 , 教学方法满堂灌和填鸭式 , 使学生对教育产生反感 , 加之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 学率 , 学生和教师的压力都很大 , 无形中产生了对立情绪 ; 部分教师不尊重学生 , 一味 强调师道尊严 , 导致学生因对教育者本身的排斥 , 进而对教育产生逆反心理 ; 教师对 学生的性格、能力、成绩等方面不能客观评价 , 过于注重分数 , 对学生一点小错就揪住 不放 , 使学生在情感上与教师对立、背离 , 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3) 同辈群体不良因素。青少年在追求成人感的过程中遇到成人的消极对待 , 不

得不把交往的触角伸向同龄人中间 , 通过与同辈群体交往来满足自我需要 , 转化内心 旺盛的心理能量。据日本调查 ,15~19 岁的男子在烦恼时的交谈对象 57% 是朋友 , 11%是兄弟姐妹 ; 女子69% 是朋友 ,13% 是兄弟姐妹。同辈群体中不良的价值观和 行为倾向对置身于其中的一些青少年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 如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的不 良英雄观、出风头、唱反调等使一些本来正常的青少年被潜移默化了 , 再加上青少年 自身心理的不稳定和模仿性 , 容易促使其逆反心理的形成。

(4) 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文化的不良因素。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及大众传播事 业的发展 , 大众传播媒介对青少年的影响日益扩大 , 由于媒介在信息选择、制作上忽 视了对青少年群体的关照 , 使一些成人文化中不良的、世俗的因素或用来警示人们的 内容被青少年负面地接受了。现代西方哲学和资产阶级错误思潮、国内外一些时尚


-40 ·


社会心理学


 

新奇现象 , 如摇滚文化、嬉皮士等 , 也影响我国青少年的反文化心态和反文化意识的 形成。

 

四、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引导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一种心理失衡现象。大多数青年都将经历社 会化一逆反社会化一再社会化的反复后 , 才能真正实现对自我的健全认知和找到应 有的社会角色位置。青少年逆反心理除了有消极的一面外 , 也具有积极的一面。它 表现了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和独立 ' 性的增强 ; 表现了青少年开始尝试着从成人的 角度审视社会 , 以自己的道德判断标准分析社会现象 , 表现出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忧 国忧民的使命感。青少年逆反心理中存在着打破常规、反对束缚的可贵精神 , 也可以 从另一个角度帮助成人反思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

作为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一种心理失衡现象 , 应采取积极的态度 , 结合青少年 的身心特点 ,从正面加以引导和矫治。包括 : ①尊重青少年的意愿。如给他们自主 权 ,使他们能在自由的空间环境中完善个性。谈话要亲切 , 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意 见 ; 不强迫他们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②以平等的身份沟通 , 与青少年做朋友 , 关 心爱护他们 , 取得相互理解 , 建立信任感。③注意教育方式 , 特别是批评的方式与场 合 , 减少粗暴地训斥 , 提高批评的技巧 , 在和谐的氛围中启发教育。④推行全面素质 教育 , 提倡完善的自我教育 , 经常反思自己 , 发挥主观能动性 , 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 为 将来服务社会做准备。

 

第六节老年人的社会化

 

老龄问题世界大会将 60 岁明确为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 会 , 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与老年人的社会化问题是值得关注的新课题。

 

一、老年人社会化的含义

 

社会化是贯穿人的一生的过程 , 老年人退休后 , 角色转换了 , 但并没有结束自身 的社会化过程。老年期的继续社会化是人生社会化历程的最后一个阶段 , 是老年人 随着环境和自身状况的变化而不断地学习新的角色规范 , 接受新的角色期待和要求 , 承担新的责任、义务和角色的过程。

埃里克森把人的社会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65 岁以上老年人的人格发展是完满无 憾感与悲观失望的矛盾。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哈维哈斯特 (Havighurst) 把人的一生分 为六个阶段 , 各阶段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的任务。如青年时期要学习知识和社会规范 ,


第二章社会化


-41


 

形成一定的行为方式和人格 ; 成年人要增强社会责任心 , 教育子女 , 奉养父母 , 开创事 业等。他认为 , 老年期 (60 岁以上 )社会化的任务主要是 : 能适应体力与健康的逐渐 衰退 ;能适应退休生活和经济收入的减少 ; 能忍受丧偶之痛并适应丧偶后的生活 ; 能

与年龄相近的老年人建立愉快而亲密的关系。老年人的社会化内容还有 : 接受新生 事物 , 改变旧观念 , 缩短代际之间的差距 ; 学会科学地、合理地和健康地安排休闲时 间 ; 建立起新的生活规律 , 养成与之相适应的良好的生活习 ' 惯 ;适当地承担公民的社 会义务等。

 

二、影响老年社会化的生理心理因素

 

人到老年体内各器官及细胞功能开始蜕变 ,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减退 , 出现了生理 机能老化和心理机能老化的现象。老年人的心理变化与脑组织的变化以及机体的老 化有密切联系。从人类的身体机能看 , 青年期是体能发展的高峰 , 成年期体能的效率 就开始下降。身体机能下降最明显的是视力与听力 ,50 岁以上者多半在阅读时需戴

花镜 ,60 岁以上者多半会有昕力减退现象。因脑细胞脱落引起大脑的重量减轻 ,60

岁与 20 岁相比大约减少了 5% 左右 , 到 80 岁则减少8% 左右。与之同时发生的脑退 化现象还有脑电图慢波化等。脑的老化在心理上的明显反应是记忆力减退、思维敏 捷度减弱。老视、白内障引起的视力减退 , 对高频声音感觉丧失引起昕觉范围缩小 ,

昧蕾数逐步减少引起味觉敏感程度降低 , 以及痛觉、触觉等感知觉的衰退 , 均使老年 人与外界环境交往的效率、心理活动能力减退。如老人耳背现象 , 听不清楚周围的声 响犹如与世隔绝 , 容易产生孤独感、焦躁感 , 甚至还会猜疑 :" 是不是在说我坏话 ?" 伴 随生理变化 , 老年人的心理变化与衰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O

1. 思维记忆方面。如有些老年患者就诊时总希望将自己的病情前因后果一字 不漏地向医务人员讲述 , 点滴症状都想从医务人员口中找到答案。由于感知能力降 低 ,注意力转移比较缓慢 , 很难从对疾病的关注上转移开来。

2. 情感方面。老年人情绪上往往自尊感与自卑感共存、空虚感与孤独感共生。 他们见多识广、阅历丰富 , 总希望周围的人尊重他、顺从他。当入住病房时 , 离开了原 有的环境 , 常表现烦躁不安 , 孤独易怒 , 与周围环境很难协调。有些老年人情感脆弱 , 极易产生种种消极及忧伤失望情绪 , 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 , 缺乏战胜疾病的信心与意 志。特别是家庭元温暖、无子女或子女不孝 , 经济拮据 , 则孤独忧伤、情绪低落甚至绝 望。

3. 性格方面。老年人性格变化总趋势是倾向于内心世界 , 沉静、多思、孤僻。心 惶学家把老年人的性格归结为五类 : ①成熟型。老人充满了完满元憾感 , 有继续为社 卷服务的热情 , 好交往。②依赖型。老人满足于现状 , 过得比较安乐 , 一旦得不到家 庭和社会的帮助 , 不易生存。③自我防御型。老人不服老 , 常以强烈的防御心理抗衡

老和老年期自尊的丧失 , 如以双倍的努力来达到与年轻人同样效果。他们以自我 闭、缩小社会交往范围来躲避社会上某些轻视老人、歧视老人的不良风气。④愤怒


 

-42 ·


社会心理学


 

型。他们对社会上的一切变化都看不惯 , 尤其是对一些不尽人意的现象 , 满腹牢骚。 常无端生恨 , 自制力差 , 情绪波动 , 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⑤颓废型。老人对生活前 景失去信心 , 自我悔恨或有负罪感 , 他们孤独、自卑、郁闷、沮丧、失望 ,甚至绝望 , 一旦 受到刺激容易导致不幸 O

在上述五种性格类型中 , 前三种以各自的形式适应社会、适应衰老 , 而后两种则 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 , 给自己的生活带来麻烦。

大量的事实表明 , 老年人的生理衰老并不必然使其智能显著下降。不少老年人 能顺利完成大学的学业。歌德老年时完成了《浮士德》 ; 雨果69 岁完成了著名歌剧 《帕西法尔》 , 其激情不减当年 ; 老练的外交家、政治家 , 他们都以丰富的经验和睿智受 到欢迎。美国的里根 70 岁才入主白宫当总统 , 表现出相当的智力水平。古罗马演说 家西塞禄说得更透彻 :" 伟大的事业并非体力与敏捷 , 而是由深思熟虑和权威学识 , 以 及成熟的智慧所完成 , 而这些不但不是老年人所缺少的 , 恰恰是他们最丰富的。 "

上海的一项调查显示 , 老年人产生衰老感的触发因素中 , 除了身体衰弱 (38.9%) 的生理因素外 , 在各种社会因素中 , 离退休(215%) 是最主要的原因 , 其次是老伴的 亡故 (11.8%) 。美国的调查也显示 , 对老年人性格变化影响最大的是丧偶和退休。

 

三、老年人的角色转换与心理变化

 

在临床上常见到某些刚刚退休的老人 , 就诊时主诉症状多而复杂 , 而阳性体征 少 , 实验室检查阳性率低 , 常表现为精神状况差、情绪低落 , 这被称为 " 离退休综合 症 ", 主要是角色转型对老年人的心理影响。

离退休对老年人来说是重大的人生转折 , 如何重新进行社会身份定位和自我角 色定位 ,是老年人社会化面临的首要问题。人在一生中不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 从幼 年向成年来看是呈发展型的 , 因为个人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伴随着权利的增加而 不断加大 ;但是进入老年期以后 , 这种角色转型就成为一种衰退性的变化 , 他们从工 作角色转变为供养角色、从决策角色转变为平民角色 , 这一连串的角色转型意味着许 多老年人原先已经建立起来的生活方式及生活规律已经难以延续。权利丧失、权威 降低、地位下降、人际交往减少等社会因素 , 不断地对老年人发出不良刺激而促使其 产生衰老、孤独、空虚、焦虑等许多消极心理 , 甚至悲观失望的情绪。

许多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角色是工作角色。进入老年期以后 , 由于角色变动 剧烈 , 老年人难免对角色转换感到不适应 , 甚至角色失调。如 : 留恋旧角色 , 不理解新 角色 ,甚至不愿意接受新角色 ; 退出了旧角色 , 寻找不到合适的新角色 , 出现了角色中 断或角色断层 ; 以旧角色行为来演绎新角色 , 造成角色冲突。这些都会不同程度地引 起老年人心理波动。又如老年人由于退休角色的变化而带来收入减少 , 容易产生经 济危机感 ; 由在职时的一官半职转变为离、退休后的一般平民百姓 , 容易产生失落感 ;

由父母角色转变为祖父母角色 , 容易产生衰老感等等。因角色转换 , 一时不能适应新 角色 , 引起种种心理失调 , 进而诱发各种疾病。疾病缠身又产生消极悲观心理 ,形成


第二章社会化


-43 ·


 

恶性循环。


 

四、社会环境因素的对老年人社会化的积极作用


 

和个人早期的社会化一样 , 老年人社会化的场所或途径主要是家庭、学校、同辈 群体和大众传播媒介。老年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环节进行继续社会化 , 加强角色学 习和掌握 , 加快心理适应 , 保持心理年轻。

1. 同辈群体能为老年人提供有益经验 , 帮助尽快熟悉新角色的行为规范。老年 人在未离、退休之前 , 如有意识地向已经离、退休的老年朋友咨询 ,了解他们如何安排 离、退休生活 , 如何克服心理不适感 , 如何把握新的角色行为和角色准则等经验及教 训 ,就能帮助他做好离、退休的心理准备 , 并对未来生活有一个大致的估计。

2. 家庭的温暖、理解与帮助。老年人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 包括种花、 养鱼、观鸟等 , 也可以调节性情 , 激发生活情趣。老年人在行将离开工作岗位或刚退 休回到家庭之际 , 配偶及子女应尽量多地与老人沟通交流 , 了解老人的烦恼、心理波 动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 给予理解、支持 , 可以帮助老年人尽量缩短心理适应期 , 尽快 找到新角色的感觉 , 从而能够安然地接受愉快、休闲的晚年生活。面对家庭变故 , 如 老年丧偶或晚辈的亡故 , 这时 , 亲人的关爱、亲情的满足 , 可以解脱老人的悲伤。

3. 老年文体活动或老年大学学习 , 充实晚年生活的内容。老年人参加健身、旅 游、读书、休闲等文体活动 , 也是老年人退休后的职业取向。多参加一些集体文体活 动 ,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既可以从同辈群体的交往中获得情感上的帮助和支援 ,学 习其他老年人角色扮演和角色行为的经验 , 又可以使自己的晚年生活尽可能地多一 些色彩、多一些信心 , 振奋精神。许多老年人在各类老年学校里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 识 , 这对老年人克服消极心理 , 正确面对未来的人生有积极的作用 O

4. 大众传播媒介 , 帮助不断更新。报纸、广播、电视、图书、杂志等媒介为老年人 提供了关心和了解国家大事、社会新闻、经济热点、政治改革、世界动态的窗口 , 学习 和掌握一些老年人衣食住行和养生保健的方法 , 从而使老年人不断地接受新思想、新 知识 , 始终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5. 社会发展活动与创造性活动有益于老年健康。老年人退休了 , 但事业并没有 结束 , 应继续追求自己的事业 , 参加与过去职业相关的技术协会 , 利用各种机会把自 己的经验和技能贡献给人类。积极从事一些社会公益活动 , 争取为社会做出新的贡 献 , 使自我价值继续得到体现 , 从中获得他人的尊重 , 有利于保持积极向上、乐观的心 态。老年人从事绘画、书法和写作等创造性活动 , 可以陶冶情操 , 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


 

思考题


 

1. 什么叫社会化 ? 基本途径是什么 ? 社会文化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社会化的 ?


 

-44 ·


社会心理学


 

2. 社会化包括哪些内容 ? 如何实现道德社会化 ?

3. 你心目中理想的性别角色是什么 ?

4. 关于人的社会化历程的划分标准 , 你比较倾向于哪种观点 ? 试列举理由。 5. 怎样看待角色扮演与角色失调 ?

7. 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与青少年社会化有何关系 ?

8. 结合老年人的社会化问题 , 谈谈应该如何对待求医的老年患者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