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急性女阴溃疡 中医治疗诊断方法/治疗方药方剂
    

急性女阴溃疡

  
疾病名称(英文) acute vulvae ulcer
拚音 JIXINGNUYINKUIYANG
别名 中医:阴疮,阴肿,阴蚀惑,蚌疸,阴痒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杆菌性皮肤病,妇科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急性女阴溃疡系一种发生于青年妇女、少女及幼女的非性病、非接触传染性的阴部良性溃疡。一般发病急剧,易于复发,溃疡剧痛是其特点。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本病在临床上酷似软下疳,其分泌物中含有革兰氏阴性粗大杆菌。此菌为腐物寄生菌,可见于正常妇女的生殖器下段,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则该菌可获得致病性而造成发病。一些急性传染性疾患如伤风麻疹、流感等也促成本病的发生,亦有人认为本病与结核菌感染有密切关系。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本病多发于贫血、瘦弱年轻女性,其中有不少是未婚者。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病理 表皮呈不同程度的缺损,深达乳头下层。缺损部组织高度坏死,并有大量的白细胞浸润,血管及淋巴管扩张、水肿,溃疡周围的胶原纤维排列不整,其中也有白细胞浸润,在坏死组织间可见到粗大杆菌。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女阴为肝经所属,由于郁怒损伤肝脾,肝郁不达则化火,脾失健运则湿盛,湿热下注而使本病发生;或阴部感受毒邪,日久肝肾阴虚,毒蕴肌肤,阻滞经络而发病。
1.湿热证候:溃疡表面附有大量脓性分泌物,疼痛剧烈,常伴有发烧、全身不适等症状。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
辨析:①辨证:溃疡红肿、热痛,表面有大量脓性分泌物,脓色灰黄,周围xin红等为本型特点。②病机:湿热下注,兼感毒邪。
2.阴虚证侯:溃疡反复发作,缠绵不愈,腰酸腿软,手足心热,口燥咽干,易怒,舌质红,少苔,脉沉细。
辨析:①辨证:溃疡呈不整形,数目多,反复发作,难以愈合,舌红,少苔,脉沉细为特点。②病机:肝肾阴虚,兼感毒邪。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1.皮损溃疡、剧痛、急性经过,并伴有全身不适、疲乏、发热、白带增多、阴部灼热、瘙痒、易于复发等特点。 2.泛发于女阴各部,而以小阴唇内外侧、阴道前庭、尿道附近、前后联合处为多,少数亦可见于外部皮肤。 3.常同时并发下肢结节性红斑及滤泡性口腔炎。 4.分泌物中可查见粗大杆菌。 5.此病愈后可见萎缩性疤痕。
发病 发病较急,且易反复发作,常并发其它疾病。是非接触传染性的疾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1.症状:发病前先轻重不等的前驱症。如:全身不适,疲乏,体温升高,白带增多,继之阴部灼热、瘙痒,溃疡迅速形成。
2.体征:阴部灼热,瘙痒,剧痛,溃疡等。
3.临床分型:可分三型。
(1)下疳型(性病型):本病常见好发于大小阴唇的内侧,病程较短。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深浅不一,边缘不整,有穿凿现象,性质柔软,边缘炎性浸润明显,基底有脓液纤维性苔,表面附有多量脓液。如扁豆至指盖大小不等,可一面治愈,一面新发,数目单发或数个并存。
(2)坏疽型:多对称地发于小阴唇内侧,数目少,红肿显著,溃疡边缘不整,锐利穿凿,表面附有多量浓液或污黄青黑的覆盖物。除去后可见基底柔软不平,自觉剧痛。
(3)粟粒型:本型较少见,多发于小阴唇内侧,数目多。溃疡有豆粒大,多为圆形或不整形,大小往往始终不变,少有融合。溃疡凹陷较深,周缘有炎性红晕,表面有少量脓液,基底有黄色脓苔。自觉症轻微,易愈合。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软下疳、Behcet综合征、阴部疱疹、幼儿女阴阴道炎、女阴炎等鉴别。
1.软下疳:有性接触史,分泌物中可查见软下疳杆菌,愈后不复发。
2.白塞氏综合征:除阴部有溃疡外,可伴有眼部症状如虹膜结状体炎,前房蓄脓,视网膀炎或脉络膜炎等,经过缓慢,常反复发作。
3.女阴炎:多为糜烂,一般不形成溃疡,有继发感染时可有浅表性溃疡,疼痛不剧。
4.阴部疱疹:为多数聚集水疱,不形成溃疡,有痒感,不疼痛,男女皆可发病。
5.女阴白喉(女阴伪膜病):本病亦多见于少女,可原发亦可继发于咽白喉,有急性及慢性两型。急性者多呈溃疡型,但有伪膜明显。表面分泌物以LOFFLER染色可查见白喉杆菌,注射白喉抗毒素有良好效果。
6.糖尿病性溃疡:多先发生糜烂而后形成溃疡,伴有糖尿病。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一、全身治疗
1.卧床休息,注意营养,保持局部清洁,解除思想顾虑,鼓励治愈信心。
2.口服大剂量复合维生素B,每次2片,每日3次;维生素C,每次0.2g,每日3次;注射青霉素红霉素、卡那毒素等。坏疽型患者需全身使用皮质激素和抗生素(一般首选青霉素),必要时注射丙种球蛋白。溃疡严重者,可静脉点滴青霉素或红霉素、卡那霉素等。
二、局部治疗
1.外用1:6000高锰酸钾坐浴,每次20分钟,然后涂上复方新霉素软膏。或红霉素软膏四环素软膏等。
2.坐浴后用5%硝酸银擦创面,再贴复方硝酸银软膏。或先用5%碳酸液涂溃疡面,再撒布碘仿粉,最后用温和的软膏(如红霉素软膏)保持创面。
3.物理方法:氦-氖激光照射局部,每日1次,每次10~15分钟。

中医治疗 一、辨证选方
1.湿热
治法:健脾除湿,清热解毒。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5g,黄柏15g,生山栀10g,生地10g,当归10g,鱼腥草30g,车前子(包)10g,萆薢30g,白花蛇舌草10g,土茯苓10g,黄芩10g,元胡15g,甘草6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2.阴虚
治法:滋补肝肾,清热解毒。
方药:滋补肝肾汤加减:北沙参15g,麦冬10g,当归10g,熟地10g,陈皮10g,首乌藤15g,川断10g,女贞子15g,旱莲草10g,苦参1Og,公英15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二、外治法
1.蛇床子、甘参煎水坐浴后,外用冰硼散撒布。或外用阴蚀黄连膏,后期可用黄连甘乳膏。
2.腐烂者,先以苦参汤薰洗,再用青八宝、青黛膏外敷。
3.腐脱新生者,可用生肌散、青黛膏外敷。
三、专方验方
1.肌蚀黄连膏:乳香粉10g,青黛面10g,黄连膏80g。功用:清热解毒,生肌止痛。治疗:女阴溃疡。
2.黄连甘乳膏;黄连粉10g,乳香粉10g,炉甘石粉20g,凡士林70g。功用:解毒收敛,止痛生肌。治疗:女阴溃疡。
3.苦参汤:苦参60g,蛇床子30g,白及15g,银花30g,菊花60g,黄柏15g,地肤子15g,大菖蒲9g。功用:祛风除湿,杀虫止痒。治疗阴蚀。用法:水煎去渣,1剂洗2~3次。
4.青八宝(经验方):飞甘石30g,煅石膏30g,轻粉4.5g,青黛4.5g共研细末和匀即成。功用:提脓祛腐;治疗阴蚀。用法:将药粉均匀地掺于患处。
5.青黛散(经验方):青黛60g,石膏120g,滑石120g,黄柏60g各研细末和匀。功用:收湿止痒,清热解毒。用法:干掺或麻油调敷患外,每日1次。
6.青黛膏:青黛散75g,凡士林300g。先将凡士林烊化冷却,再将药粉徐徐调入即成,用时外敷患处,每日1次。
中药 龙胆泻肝丸滋补肝肾丸抗炎灵片、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除湿丸等。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一、在治疗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要解除病人的思想负担,鼓励病人的治愈信心。
2.溃疡期间,禁用刺激性强的药膏,要使用比较温和的药膏外涂。
3.此病常并发阿弗他性口腔炎和结节性红斑,故治疗时要及时足量,并配合中药如银花、菊花等煎水含嗽,以防并发他症。
二、西药外用配合中药内服
内服中药龙胆泻肝汤、滋补肝肾丸或甘草泻心汤加减,或内服中成药如:龙胆泻肝丸、除湿丸、抗炎灵片(每次6片,每日3次)、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滋补肝肾丸等。清热解毒,滋补肝肾。增加机体免疫力,祛除毒邪。
配合外用西药:1:6000高锰酸钾或3%硼酸液外洗,后涂抗生素软膏保护创面。
三、西药内服配合中药外用
西药内服:抗生素(青霉素、红霉素等),维生素(B族、C等)以及少量糖皮质激素,联合用药。
配合中药外洗、外敷金黄散、青黛散混合使用,很多疼痛消失,溃疡愈合,治疗痊愈。通过实践,中西药综合疗法,不仅可缩短疗程,而且止痛效果明显,局部用药亦简便可行。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类似于中医文献中的"阴疮"、"阴肿"、"阴蚀"、"狐惑"。以《外科正宗·阴疮论》中说:"妇人阴疮,乃七情郁火伤损肝脾,湿热下注所致。其形不一,总由由邪火所化也。…阴户忽然肿突作痛,因劳伤血分,湿火下流"。《外科证冶全书》中说:"阴肿(一名蚌疸),阴户忽视肿而疼痛,…如饼如鸡冠,或溃烂。…阴痒(一名阴蚀)……微则痒,甚则痛,或外生疙瘩,或脓水淋漓"。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