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数据库 >> 正文:上消化道出血 中医治疗方法/实验室检查
    

上消化道出血

一般描述:  
消化道出血系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道、、十二指肠、胰、胆道或胃空肠吻合
术后的上段空肠等部位病变引起的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大量出血时往往有
周围循环衰竭
症状描述:  
轻度:症状轻,脉搏、血压无变化,血红蛋白基本正常,估计出血量在500ml以下。
中度:头晕心悸、尿少、倦怠无力明显,脉搏比平时增速36%以上或达到100次/分,
血压比平时略低或收缩压低于100mmHg,血红蛋白比平时低2-3g或男子低于10
g,女子低于8g,估计失血量在1000ml以上。
重度:症状较重,神志恍惚、冷汗、尿少,脉搏比平时增快50%以上,或>120次/分
,血压明显低于平时或收缩压在80mmHg以下,血红蛋白低于一半或男子低于7g,女
子低于6g,估计失血量在1500ml以上。
体症描述:  
贫血及周围循环障碍,出血量少时可见皮肤及粘膜、指甲、口唇等颜色苍白;出血量多时可
心率快、心音低钝、心尖部可闻及柔和的收缩期杂音、血压下降、气促、四肢湿冷、烦躁、
反应迟钝、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发病原因:  
消化道出血中以消化性溃疡胃癌最常见,其它病因有药物性胃炎,急性胃粘膜病变,贲门
粘膜撕裂综合征,胃的良、恶性肿瘤等。
诊断要点:  
上消化道大出血标准:有溃疡病、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病史,突然发生
呕血或大量柏油样便伴循环功能不全者。
临床症状与失血的速度和量有关,失血量在1000ml以上,早期可出现躁动不安等精神
症状,续而出现头晕、乏力、眼花、面色及口唇苍白、四肢厥冷、心悸、恶心、少尿等失血
休克症状。
病人有胃脘痛腹痛、消瘦、肝大而质硬等原发病的病征、往往心率在120次/分,收缩
压低于12kPa或尿量每小时小于30ml。
实验室检查: 
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t):RBC、Hb、Ht的
下降与失血量呈正相关。
网织红细胞计数及白细胞计数:出血后24小时内出现网织红细胞升高。急性出血后白细胞
增高。
肾功能检查:出血后血中尿素氮及肌酐升高造成氮质血症。
大便隐血试验:常规隐血试验阳性而免疫试验则阴性。
纤维内镜检查:阳性。
选择性动脉造影:对血管畸形病变、慢性及隐源性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定位精确。
X线钡餐检查:出血停止3天后谨慎进行。
放射性核素扫描:对Meckel憩室诊断意义较大。
疾病辨析:  
咯血。
鼻衄
便血
下消化道出血。
治疗方法:  
胃热壅盛
证候:吐血色红或紫暗,常夹有食物残渣,大便色黑,胃脘胀痛或灼痛,口干口臭,渴喜冷
饮,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胃泄热止血。
主方:泻心汤加减
用法:
加减:恶心呕吐加代赭石竹茹以胃和降逆;胃脘隐痛加花蕊石化瘀止血;口渴舌红加沙参
石斛生地以养阴液。
肝火犯胃
证候:吐血色红或紫暗,口苦胁痛,心烦易怒,大便色黑如柏油状,胃脘胀痛或灼痛,小便
色黄,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泻肝清热,降逆止血。
主方:龙胆泻肝汤汤加减
用法:
加减:便血重可加三七粉以增强止血化瘀之力。
脾胃虚弱
证候:吐血或大便色黑反复发作不止,心悸,气促,面色苍白无华,神疲乏力,舌淡苔白,
脉细弱。
治法:益气健脾,温中止血。
主方:黄土汤加减
用法:
加减:口干加蒲公英、焦栀子以济附子之热。
气虚血溢
证候:吐血缠绵不止,时轻时重,血色暗淡,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舌质淡,脉
细弱。
阴虚火旺
证候:吐血色红量多,脘腹痛,面色潮红,潮热,盗汗,咽干,心烦不寐,耳鸣,大便黑。
舌红少苔,脉细数。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评论加载中...
    网 名: (必填项)
    评论内容:
    经论书籍: 《经络全书》 《四圣心源》 《内经评文》 《灵枢悬解》 《素问悬解》 更多>>
    伤寒金匮: 《伤寒说意》 《伤寒心法要诀》 《伤寒悬解》 《伤寒寻源》 《伤寒医诀串解》 更多>>
    诊治书籍: 《脉诀刊误》 《脉诀乳海》 《脉理求真》 《脉确》 《脉象统类》 更多>>
    本草书籍: 《本草崇原》 《本草从新》 《本草撮要》 《本草分经》 《本草纲目》 更多>>
    方言书籍: 《洪氏集验方》 《华佗神方》 《回生集》 《本草分经》 《急救便方》 更多>>
    内科书籍: 《中国医籍考》 《中风论》 《重订灵兰要览》 《重订广温热论》 《止园医话》 更多>>
    妇科书籍: 《产宝》 《产鉴》 《妇科秘方》 《妇科秘书》 《妇科问答》 更多>>
    儿科书籍: 《保婴撮要》 《保幼新编》 《慈幼便览》 《慈幼新书》 《达生编》 更多>>
    外科书籍: 《金疮秘传禁方》 《救伤秘旨》 《立斋外科发挥》 《伤科补要》 《伤科大成》 更多>>
    五官书籍: 《白喉全生集》 《白喉条辨》 《包氏喉证家宝》 《喉科秘诀》 《喉科指掌》 更多>>
    针灸书籍: 《针经指南》 《针灸大全》 《针灸甲乙经》 《针灸聚英》 《针灸神书》 更多>>
    医论书籍: 《思考中医》 《四圣悬枢》 《塘医话》 《推求师意》 《外经微言》 更多>>
    医案书籍: 《马培之医案》 《奇症汇》 《三家医案合刻》 《邵兰荪医案》 《孙文垣医案》 更多>>
    综合书籍: 《急救广生集》 《景岳全书》 《明医杂着》 《明医指掌》 《儒门事亲》 更多>>
    养生书籍: 《食疗方》 《寿世传真》 《寿世青编》 《心医集》 《服食导饵》 更多>>
    其它书籍: 《本草问答》 《疯门全书》 《厘正按摩要术》 《医暇卮言》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1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